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精品图鉴

越王州句複合劍,战国早期(西元前448--412年) ,剑作斜宽从厚格式,双刃呈弧形,中起脊线,刃薄而锋利,剑格作倒凹字形,两面均铸造有鸟书铭文,剑圆茎有两凸箍,箍上凸铸线状勾连云纹,并镶有绿松石为饰,本剑系迄今发现之越王州句剑中,唯一用复合金属技术铸造的一件。

云雷纹有翼剑(云雷纹双耳形格铜剑),西周中晚期(西元前927--771年),云雷纹有翼剑(云雷纹双耳形格铜剑) ,首茎中空直通,茎上有两凸箍和一小翼,剑身基部为圆角,两刃前聚,有脊,自茎至剑身中部均饰雷纹,或斜角云纹,此器乍见时易误为矛,但对照有关出土文物,可知实是一种富地方特色(南方越文化)之短剑。

银斑纹戈,戈作狭援阔胡式,援略狭短,中脊凸起,全戈戈体饰满不规则银斑,呈自然状分布,除薄薄一层蓝锈外,加上黑色银斑,此为戈名之由来。

菱形暗格纹矛,'菱形暗格纹矛'与'菱形暗格纹剑',外型与一般常见之东周青铜兵器大同小异,然因矛身(剑身)饰满'菱形暗格纹'故为珍贵,所谓'菱形暗格纹',简言之,即金属表面存有菱形纹路,然金属实体为平面,此种纹路仅可观之而无法碰触,像似溶入金属一般。

西周晋公戈,三角形锋,不起脊,有明显刃缘,中胡,有一小穿,二长穿,方内,一长穿.全体覆深褐色锈,有黄褐土斑。

鎏金菱片剑,鎏金工艺至西汉才臻于鼎盛,代表作如满期城汉墓所出之长信宫灯等,战国时期金器件不是很多,常见的有带钩和车马饰,有时也施于兵器,如信阳楚墓所出之削。本剑剑身饰满金菱片纹,菱片上下左右,一横一竖有规则性排列,取自两从上下左右四片菱片观之,状似风车转动,动感十足,变化而有序,此种'菱片纹饰'从未出现也未见前例。

鲁阳戈,戈作条状长胡式,援体略呈上扬,中起脊线,而内缘有折线,长胡三穿,上授末一穿,内后部铸有铭文:鲁阳

透雕兽首圆銎斧,斧作狭长条形,弧刃,銎呈管状,有绹纹箍一道,下有穿孔,銎顶上作透雕兽首形,有眼,有耳,张口吐舌,舌即斧体,另端作龙形攀附中间兽上,状作吐舌,舌端未又作兽首吐舌,整体构思奇特,造形维妙维肖,工艺技术高超,充分展现草原方格。

鎏金凸目纹(饰)短剑,专家认为此类为'蝴蝶展翼'的青铜短剑,为北方胡人之集团制品特色,所谓'蝴蝶展翼'是指其手握部分之形态而言,本剑剑把手未端作为銎柄式,而此种青铜短剑中的銎柄形式,确是早期辽西双曲刃短剑所流行,又查剑柄部铸出到T字形和菱格形的勾连纹和回纹,故将其年代大约定在春秋中晚期左右。

错金鸠冒(帽)鹤嘴斧,鹤嘴斧属北方民族文物,早期形态尚待考,铜鹤嘴斧就已有发现年代上限到春秋初年,时至战国晚期已为铁鹤嘴斧所取代,本器物上有銎,一端为扁刃,一端为鹤嘴形,中体宽厚,斧銎上有一生动卧鸠,目\翼\身\尾及管壁皆错金.然错金艺术却是北方民族所未见,故这件物器可能是接受中原文化之产物,或可能是中原文化受北方文化影响之产物。

翼虎纹剑,战国时期,四川地区除蜀族外,巴族兵器也有很大发展,两者风格基本相似.通称'巴蜀兵器'由于战国是巴蜀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因此,这时期的巴蜀青铜兵器数量\形制及装饰上极为丰富,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与独特之艺术风格,巴蜀剑特色在于:扁茎无格,剑身为柳叶形,与西周时期流生行于陕西扁茎柳形剑相似,可能两者有关。

获取更多兵器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gswor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博·云课堂】第二十六讲:“宝剑锋从磨砺出”之院藏一级文物“青铜短剑”
【考古随笔】“吴王夫差剑”八问
青铜短剑:让古代刺客艳羡的“神器”
吴王夫差剑赏析
研究 | 从《吴越春秋阁》藏品谈青铜兵器的发展轨迹
中国西南青铜剑的来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