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空阐秘-------先天罗经十二支
        青囊云:先天罗经十二支,八干四维辅地支。 当知罗经创建时先有十二支的。罗经的创建来源于观天侧地的历法建立。有人说每个文明都有历法,没错,没有历法先民无法更好的生活在地球上,但是中华文明的历法是最特殊,最优秀的历法,因为他符合宇宙真理,自然天道,天地人三合,故而能通天绝地,推测万物。作为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医山星命卜等五术更是独立其他文明之中为护佑中华文明的延续保驾护航,所以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不断的文明。6 d/ x$ 
        那些无知的人会说:干支阴阳和天星扯不上关系,没用。八卦五行和天星没关系没用等等荒谬论断。对他们的无知,我只能嗤之以鼻,而对那些认真想探索中华文明继承先贤之绝学的人,我则尽可能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能有一些帮助,那也就十分欣慰了。  p/ J! R! d/ O* [  L% v8 I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预测方式,但是唯有中华术数体系内涵是最简单最容易也是最神奇的。为什么?因为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了河图洛书文明,了解天地规矩从而推演建立了东方独特的术数预测体系。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步步重现先贤是如何建立干支历法的。
 
    1.        定宇宙规则& ?9 \1 V# M" W& H6 c, `6 S
      玄学所有规则来自于《方圆图》,即河图。此为天地准,宇宙普世真理,万古不变。此方圆图远早于黄帝时代,是黄帝口中的”上古真人“所传。或许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荒诞,但是任何历史在时间长河中都会慢慢变成传说,传说再变成神话的。神话传说保留了先民的历史,我们不应弃之若履而是应该探索其内涵。东方文明是先验文明,是已知宇宙真理大道,然后天人合一来知道人道生存生活,称为玄学。而西方文明是实验文明,从实验中获取象,数,然后提炼出理论称为科学。玄学从来不是科学,科学也不是玄学,但两种方式孰高孰低自然分晓。可怜由于近代自信全失,开始拜倒在西方文明之下,匍匐不已,可悲可叹。当然这也是天道循环的必然现象,,好在现今又要到了东方兴盛的天运到来了,必然会有人,事,物相应出现重新阐明玄学。
     
外圆为空间的循环往复运动代表时间,内方为四方对待表示空间。方圆图就是宇宙时空。
2.        定太极

玄学所有术语并非只是玄之又玄的哲学概念而已,他是有清晰定义的。在西方方圆规则是神圣几何学的内容。所谓易有太极,此太极就是方圆的圆心。
 
 3.        定天心十道
天心即太极,天心十道就是破开阴阳的规则,神话就是盘古开天辟地劈开混沌,在文字没有发明的时代,先圣以此故事传播文明给当时的人。上下分阴阳,上为阳,下为阴;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

4.        定四象限
依据天心十道定义四象限:阳上之阳为老阳;阳上之阴为少阴;阴上之阴为老阴;阴上之阳为少阳。
 
 5.        定义四分点,
        用子午卯酉为表示四分点,并且定义四方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四分点是唯一的黄赤道共通的点无需换算,中分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捷法。
 
 6.        定义四维点
 
 7.        立天齐表木测量24节气
        依据以上神圣几何学的划分,圆周被分成八等分。然后立天齐表木在太极点,面南背背观察测量太阳运动,故术数中图全部是上南下北。测量之法记录在《周髀算经》里:表高设定为八尺分四段八等分,日晷影也分四段八等分。太阳运动结合北斗四游,定义出地支十二宫配24节气。参见天机文章《地學仁孝必讀》書中【斗綱三合圖】【三統三合圖】的天文驗證心得。
        
 测得24节气配圆周
 
 根据日晷影画八卦为坤,震,离,兑,乾,巽,坎,艮。此为先天八卦由来。
  
 8. 加入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支成地支十二宫配24节气
 
        由此可见古人称为“中气”的都居地支十二宫之中正位,“节气”的都是十二宫的初度。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对于现在流行的争论:子时是0点到2点还是23点到1点自然不言而喻了。地支十二宫是依据太阳运动结合北斗运行而定义的,这里我们看得中华历法从来就和北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十二宫的概念并非自黄帝时代起,因为其他文明也有十二宫的流传,而且古书还记录十二宫的另一种名字:摄提格        单阏        执徐        大荒落        敦牂        协洽        涒滩        作噩        阉茂        大渊献        困敦        赤奋若,这种拗口的名字很有可能是外来语,古代不同的文明都有同样的内容表明有一个共同的文明源头。远古文明只有口传读音没有文字,到了黄帝时代,基于中华文字的创造,中华的先贤们建立了十二宫配十二地支这个具有中华特色的体系。之所以唯有中华有24节气,其他文明只有十二的概念,因为先贤首先建立了阴阳的两分法,因此十二宫两分为24节气。这样可以配合四面以六为节。这就是原始罗盘,故玄空云:先天罗经十二支也。

9.        依据五星之岁星和北斗的天象关系关系把地支十二宫纳入28宿十二次舍体系

周天划分十二宫为十二次舍,此为以木星运行周期为定。《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岁阴岁阳的一段话,其实这段话应该是那时抄录自上古历法书中的内容编撰而成。依据这段文字,我列表如下:
 
自汉代以来大家都认为所谓岁阴是个虚星,假想星运行轨迹和实际木星相反,但是不明白这个虚星用处何在?看了上表我想大家就会明白中华先贤的惊人智慧:

a)        木星与帝星运行规律相合,定出每宫所辖28宿。
b)        岁阴就是太岁干支的地支,以此十二支记年其实含有了五行和九星相配,五星有五行五运,北斗为宇宙旺气发源,两者相合将可以帮助计算运气以推万物。关于立年定太岁的原理请参看我的文章玄空阐秘31.
c)        地支十二宫与周天十二次舍通过北斗运行使两个十二宫互相结合起来。例如冬至北斗指地支子宫正中而岁次星纪宫,北斗顺时针运行,岁星逆时针运行,两个十二宫叠加一起互相分割而成24个节点。这24个节点在地为24节气,24山。此为天地相合
d) 这种高明的处理方式遵循河图法则一六共宗,至简至易至神
d) 《说卦传》帝出乎震就是指这种北斗帝星和东方岁星的相合关系,携28宿出乎万物于震木东方,非帝星在东方出现也。所以自东方开始顺时针布十天干,然后依照河图数配先天八卦象就的八卦纳甲,则象数合一了。参见我的文章玄空阐秘30 
e)极大的简化了历法运用时的推算。比如知道今年太岁支是子,那么立刻可以知道木星运行到卯宫,九月晨可见心氐房三宿,无须再计算轨道了,那么对于推命来讲是质的飞跃,在任何环境下都可推算,无须借助计算工具。那些认为干支和星辰没有关系的浅薄论断实在是井底之蛙。

至此可见,当今不少人批判我中华术数文化,认为比不上西方计算机精确,但是他们忘了先贤有云:智者求同,愚者存异。就是说有智慧的人是寻找根本规律,以简御繁,提纲挈领,万变不出其宗,知变守常;而愚蠢的人却追求不厌其繁,追逐千变万化的外在表现,只会迷失在变化的海洋中。西方文明特征就是通过科研尽量搜集大量数据来提炼规律,要知道宇宙最简单但是也可以变得最复杂, 在《五运行大论》中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句话太重要了,他告诉我们怎么从根本把握宇宙变化的各种幻象,不能从数字上去定义而要归纳现象的属性,如果追逐支末那么你将无法懂得宇宙真理,比如西医出现一个病症就定义一个病名,结果是症状越来越多,病越来越难治。而中医从阴阳之像上把万病都归纳成三阴三阳病,然后辨病开方。不过现在所谓中医学者大家提出“辩证治病”就落入了“以数推”的愚者境地了。而中华先贤依据河洛之用10个数和12个数为像数,就可推演天地万物,有像就有数,有数就有像可定,并且可以装在手掌上计算推演,这点是任何其他文明预测体系无法做到的。西方预测体系必须基于超级计算机大量运算,但是除非你的计算机大到和宇宙一样,否则你无法穷尽所有影响得出准确结果。比如论坛网友闻星谈喜,蒋浩之流认为子午卯酉只是数字而已毫无意义,哪及得上计算机计算可以精确到秒,并以此自鸣得意叫嚣我能计算星星运行到秒。但是我问你们,同样是数字,给你一个年月日时,中华术数就能在手掌上起盘预测万事万物,西方文明能吗?2013年12月25日这个数字能等同于癸巳年甲子月乙丑日吗?中华术数能通过心易取任意数字预测万事,西方文明能吗?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那些伟大的中华先贤创立的强大推算工具:五行,八卦,干支。如果你原先不明白这个术数体系的由来,难免产生怀疑动摇,那么现在通过我的层层推演,来拨开封存多时的神秘面纱,理解了这个体系的内涵,还有什么怀疑中华文化的优秀呢?
10.        依岁星十二次分四方28宿
  

 依岁星十二次分列东南西北四方列28星宿如下: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苍龙也叫青龙。古人之青色就是天蓝色,故蓝天也称苍天。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朱雀是火凤凰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古人的白虎不是指老虎而是指狮子。公狮称为金狮,母狮就是白虎。金为白色,花斑老虎跟这挨不上边1 C9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 o7 A: A" N- Y; K
《淮南子。天文训》说:太阴在四中(年支为子午卯酉天元),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四钩(年支为寅申巳亥辰戌丑未人地两元),岁星行二宿。就是说的这个表。观很多对28宿研究文章都从不知晓28宿为何这么分,理从何出,于是一言蔽之:古人迷信也。

现在有一种论调:古代的28宿设定已经随着岁差而不能用了,所以一切术数都不行了。他们不知道一个准则建立以后,其后只要加上个偏移量就能一直使用,根本无需从新设定。这好比公式中有个初始变量,然后不断叠加运算而根本无需改变公式逻辑。我只能说此类无脑人根本是没有基本数理逻辑的修养,不值一驳。
在中华历法中你会看到北斗的重要地位,五星日月运动都必须结合北斗来观察,所以古人云:玄机御衡,以齐七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明武《清源浊流: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序
《青囊奥语》13
从天文到人文(刘明武)
从黄帝文化到皇帝文化
八千里路云和月:从西汉易经与天文历数的碰撞,探析两者间的关系
從黃帝文化到皇帝文化 WOR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