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梦到徽州(二十六):传奇的斗山街

斗山街牌坊

来徽州几次,皆因行程之故没去新安江画廊。这次悠闲,补上。

吃完早餐,时间尚早,与云端商量,去斗山街逛逛。

沿中和街一直往前,过钟楼再走不远,左侧便有一个半圆形拱门,上书“斗山街”三个隶书大字。这中间的“山”字是篆体,远看像个“凶”。

我后来听同学说了个趣事。他在徽州古城逛到斗山街,见中间那个字像“凶”,同行朋友又说,此是凶,非久留之地。结果只在巷门口拍了张照,走了。我大笑,你错过了徽州最富的一条街,下次有机会再来,一定要进去沾沾富贵气。

进了斗山街巷口,与原来一样,古朴清寂,没有丝毫商业痕迹,陡墙窄巷,苑囿了一段岁月,如一轴画卷偶尔经过的游客,也是轻声细语,生怕惊扰了高墙里的人。

在外行走的人,对一处地方喜不喜欢,是刹那间的,像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一见钟情,或就此别过。

斗山街,是第一眼就投缘的那种。

如果说徽州府是徽商的聚集地,那斗山街就是聚集地的腹地。所以斗山街又称作“徽商故里”。坊间称之为“徽州最富的一条街”。

为什么徽商喜欢选在斗山街居住?

有缘故。

歙县被誉为“五峰拱秀、六水回澜”。所谓五峰,指的是问政山、乌聊山、飞布山、西干山和紫阳山。

乌聊山位于古徽州城中部,斜贯全城,依山势分为长青山和斗山两段,将古徽州城分为两片,西片为古徽州府城,东片为歙县县城。斗山街就建在斗山脚下。

斗山街是徽商富贾及达官贵人居住最多的一条街。原因与风水相关。

一说斗山七丘相连,状如北斗七星排列,因而得名。北斗星自古就寓意理想、希望、祝福与吉祥。隐喻此藏龙卧虎之宝地。

一说斗山与西干山对望,西干山上长庆塔形似毛笔,斗山状如笔斗,因而得名斗山。有笔有斗,文气昌盛。徽商本来就贾而好儒,这自然是块风水宝地。

明清时期,徽商扎堆选斗山街为居住地。所以巷内的古民居、古巷、古牌坊、古雕等,基本为明清时期建筑。

老师领小朋友走过巷口

七八个游客进来,打破了寂静,听口音是江浙人,吴侬软语与徽派建筑相得益彰,毫不违和。

忽然响起一阵噪杂的童音,巷口那边走来一队幼儿园小朋友,由两个年轻女教师带领着,嘻嘻哈哈、叽叽喳喳走过了牌坊。这突如其来的一队人马,仿佛将凝固的岁月掀开了一角,沧桑古巷顿时有了新鲜活力。

这种巧遇极其偶然,似乎有了某种契合,于是像小朋友一样笑了起来。一直目送她们走出了巷口,才继续往斗山街深处走去。

小朋友穿过巷口

路口正对面,是十三号,叶氏贞节木门坊。

这是木质贞节牌楼,双柱单间三楼,贞节坊与门楼合二为一。上题:旌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门。

江莱甫是元朝人,字芳卿,徽州府城斗山街人。元至治二年(1322),娶妻叶德,时16虚岁。江莱甫喜读《易经》,作诗,自号草窗。元朝官员翰林侍讲学士虞集非常赏识他,曾多次推荐他出仕。江莱甫皆以疾辞谢。

虞集是元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自幼聪颖,三岁即知读书。外公国子祭酒杨文仲口授他《论语》《孟子》《左传》及欧阳修、苏轼等名家文章,虞集听毕即能成诵。虞集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得到这样一位学者兼官员的赏识与推荐,江莱甫都不为所动,反而写信给虞集道:“祁皇际中天之运,尚容洗耳者流;赤帝握太紫之符,不屈茹芝之侣。士各有志,无容相强”。江莱甫死后,士民私谥“文贞”。

叶氏贞节木门坊

江莱甫之妻叶氏,就是坊间传说曾救助过朱元璋的女子。

元末,抗元农民领袖朱元璋与元兵作战时,因深入腹地,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为躲避元兵追剿,他藏匿于叶氏窗下的瓦砾废墟堆中。

一天傍晚,叶氏在楼上关窗时,看见下面荆棘丛中有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几天都不挪动。叶氏推测这人一定是义军,于是每到夜深,叶氏就将饭菜放入竹篮,用绳索从窗口吊下。那人一见吃的,狼吞虎咽,连连道谢。七天后,元兵撤走,朱元璋才钻出废墟。

朱元璋成了明朝开国皇帝后,念念不忘徽州的这位救命恩人,下诏召叶氏进宫为妃,共享荣华富贵。但叶氏恪守贞节,宁死不从,坚持在家侍奉年迈婆婆。朱元璋也非常感动,下旨为叶氏建造了这座木质贞节门坊。

木牌坊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牌楼横额依稀可见“旌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门”。

坊与门楼合二为一

坊间传说真实与否不得而知。但叶德贞孝众所周知,确有其事。

江莱甫去世后,没有子嗣,江家便从侄儿中选了一个孩子江昭过继。元朝末年,兵连祸结,战事不断。叶氏带着婆婆和孩子去到山中避乱。山里环境安静,叶氏侍奉婆婆,养育孩子,一家生活安定。

洪武二十四年(1391)旌表建坊。叶氏下山,依然回到徽州府城斗山街家中,奉养婆婆直至离世。

墙花意象画

叶氏木坊民居墙上也有墙花。风化蚕食的肌理,刻在褪色却斑斓的墙面上,如一帧帧独特的意象画,可解读出无数图案。

古人大概不曾想到,为使建筑材料更具粘性而加入糯米浆建造的砖墙,却被蚕食了米浆,若干年后有了这样的效果。

叶氏或许是见过墙花的,热爱生活的她也一定很喜欢。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无梦到徽州(二十五):新南街寻馃

视频推荐:深山藏土楼

跬步之行:01: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古城,一座蕴藏着徽派文化的郡城
看不尽的徽州(8):渔梁古街,时间在这里凝固
【徽州风情】行走斗山街
徽州人的“留守”(散文)
徽州牌坊—歙县县城牌坊汇总
徽州牌坊大全(歙县城里崇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