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现在我们出门,可以不带钥匙、不带钱包,但不能不带手机,也很少把手机落下,因为它几乎就不会离开我们的手心,除了睡觉的时候。
“手机”早已成为现代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就连孩子也早早地用上了“手机”,因为要上网课,想不用都不行。
01.
“网瘾”少年何其多
和玩“弹珠”“跳皮筋”长大的上一辈不同,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他们小小年纪就拿着手机和小伙伴“水群”,大人们早就习以为常,实在是离不开,家长说不用,但教学怎么办?
总不能不上课吧,所以孩子使用手机的频率很高,这就造成一个必然的后果--拿起来就放不下。
刚刚过去的11月3日,在贵州毕节就有这样一名男孩,因为父亲回家就看到孩子在床上玩手机,当时就一股火气上涌,平时因为孩子玩手机影响学习的事,父亲说了不知多少遍,可儿子自控能力太差,
父亲当场就抢过手机摔在地上,并让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砸。而吓懵了的孩子只能默默捡来砖头,一下一下的轻击残破的手机,做最后的告别。
看来这个孩子的父亲,是真的气狠了才会做出这种不理智的行为,但只要有孩子的家长,相信都会理解他的做法,因为现在孩子电子产品成瘾、网络成瘾、游戏成瘾已成趋势。
有关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超过三小时以上,使用时间在1-3小时的青少年占比为40%。家长对此痛心疾首,知道不是好现象却束手无策,逼得没办法才出此下策。
02.
网络成瘾是不是“病”?
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网络购物等都属于网络成瘾的范畴,但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界定和诊断网络成瘾比较困难。在国际公认的疾病诊断及分类标准中,目前尚未将网络成瘾正式定义为一种疾病。
但是小七预测,随着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对心身健康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受广泛,迟早会被归类到疾病范畴。
比如国家卫健委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就明确指出,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等问题。
为什么原本乖巧听话的小宝宝、发愤图强加班熬夜的年轻人,还有热爱生活广场舞大爷大妈们,好好的就网络成瘾了呢?
按照心理学理论来分析,背后涉及下面几种机制:
①认知行为
由于自身原因难以建立现实人际关系,从而更倾向于虚拟环境,在其中获得满足。
比如平时不善言辞、不善交际的人,在学校单位甚至家庭里没有好大存在感,一旦发现自己在网上发帖引起了关注,或者游戏打得好获得了认同和满足,那这个人肯定就更愿意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②神经心理
每个人都喜欢追求愉悦,逃避痛苦,这是人的天性,而网络的使用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获得愉悦和满足,
这种感受可以促使这个人持续地使用网络,一旦成瘾形成,这种感受就会转化为一种习惯状态,从而把上网变成一个固定行为。
③补偿理论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学习好=娃儿就乖的单一评价系统,这也就导致许多年轻人需要在网络线上活动中找寻“精神补偿”,通过参与网络活动找寻自尊与自我身份认同。
在网络成瘾的人群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在解决的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家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着钱、费了劲儿,最后生了一肚子的气,把火发泄到“手机”上。
可这是手机的问题吗?
把“手机”物理毁灭就能解决问题了?
错!那不但不能让孩子有丝毫的好转,反而会加深亲子间的矛盾,破坏家庭关系。
究其原因,就是家长们用错了方法。
03.
网瘾即心瘾,都与精神有关
华西医院曾对某大学30000+名大一新生做了身心健康状态调查,结果显示有44.46%的同学可能存在网络成瘾的问题,其中轻度网络成瘾占比为37.93%,中度网络成瘾为6.33%、重度网络成瘾为0.20%。
同时,心理专家们根据这些同学网络成瘾的严重程度划分了四个等级(无、轻、中、重度成瘾),发现
没有网瘾问题的组,抑郁的患病率仅为1.01%;
而轻度网瘾的组,抑郁的患病率增加到4.85%,
在中度及重度网瘾组中直接飙升到了24.8%及58.73%,
表明网络成瘾和这些精神病理征的关系非常紧密。
所以,想要纠正孩子的成瘾性,更靠谱的做法是从精神心理层面入手,关注可能存在的抑郁、强迫、焦虑等共患精神障碍,及时求治。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