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只是看起来很聪明


文:雾满拦江

 

01

 

曾给大家留过一道题——此前三十年,在哪个领域,创新意识最强烈,创新力量最强?

 

说的是创新。

 

解答这道题,需要的只是一点点逻辑力量。

 

先要问问自己:促动一个人创新的最强势力量是什么?

 

是生命之中熊熊燃烧的使命感吗?

 

——可能是有这个因素,但,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考量,最能促动一个人原始动力的,始终是最低成本与最高获得的性价比。

 

付出一点点,捞到盆钵满。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讲几个好玩的故事啦。

 

02

 

几年前,书画市场一夜之间走俏。

 

许多朋友捂住瘪瘪的钱袋,光脚板杀入这个市场,寄万一的希望寻找捡漏机会,以期获得扭转命运的契机。

 

——不止一两条这样的消息,在电视里连轴播出:某位书画发烧友,逛展览时,看到幅仿名家的习作,标价只有几千元,虽然知道不是真迹,但心里喜欢,还是斥资买下。

 

喜欢才会任性,没有道理好讲。

 

买回家,请几个专业人士品鉴一下。就见专业人士的小眯眯眼,霎时间鼓成牛眼:不得了,这绝非仿作,而是幅真品!

 

本以为买回来幅伪作,却不意竟是真品。

 

真品出手,卖个几十万、或几百万上千万,寻常事耳。

 

这个就叫捡漏。

 

这样的消息多了,底层人士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于是大家纷纷赤脚杀入书画市场,渴望也能碰到这样一个机会。

 

但是他们碰不到。

 

永远碰不到。

 

他们不知道,在有些捡漏新闻之后,或有一番尖端水准的智力运作。

 

03

 

讲个故事——重复一遍,只是讲个故事。

 

一位商人,于私密场合,见到位掌配资源的人物,请求道:能不能帮咱点忙,让我拿到某个项目……

 

资源掌配者失笑:我不白白帮人家的忙。

 

商人大喜:这是张银行卡,卡上有……

 

资源掌配者:抱歉,我不收人家的钱。

 

商人:……呃?

 

资源掌配者:我是一个有洁癖的人,最是厌恶名利场上的肮脏交易。我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心灵享受,钟情于山水书画之间,你懂得。

 

商人:……呃,我懂了。

 

于是商人四方求索,花重金买来幅正对资源掌配者脾胃的名家画作。再搞个书画展览,把这幅画作,打上仿作标签,开出个低低的售价。然后请对方来观看——这幅名画,只卖给资源掌控者,如果有其它人想买,抱歉,就说已经售出了……

 

资源掌控者来到,花一点点小钱,买下这幅画作。回去找几个专家,确证实际上是幅真迹。

 

消息传开,人人羡慕这位幸运的书画爱好者。而资源掌控者大模大样的将名画托付拍卖行,再由商人斥巨资购回。于是一大票钱,就这样于公众的眼皮之下,合情合理的转移了——你不能因为人家有个公务身份,就不让人家喜欢名画,不让人家捡漏,不让人家割爱出让了,是吧?

 

一切就发生在公众视线之下。

 

这是不是创新?

 

04

 

有些人对地产商这个行 业,印象不是太好。

 

可能是地产商太有钱了吧?

 

当大家看到地产商不讲信用遭到惩罚时,就会拍手称快。

 

比如说,时常有新闻,一家地产商,把一幢标价300万的公寓房,出售给客户。先收了10万的订金——可万万没想到,奸诈的地产商,在收了人家订金后,竟然又把房子,转手卖给了另一家。

 

无耻啊,先交了订金的客户,怒了,起诉到法院。

 

法院也被地产商的无耻惊到了,当即法槌一敲:地产商惘顾信义,不讲诚信,必须给予严惩。

 

地产商吓坏了,央求庭外和解,承诺以原楼房价格双倍的赔偿款,客户得到600万元,多少弥补了点精神损害与心灵痛苦,这场官司于此告结。

 

这个消息,让许多朋友拍手称快:好,好,早就该有个人出来,给这些奸诈地产商一个教训了,让他们再敢把楼房价格抬这么高……

 

奔走称快的普罗大众,真的不知道这个故事后面,可能还有个故事。

 

05

 

双倍赔偿金的故事之前,或有可能出现过这么个故事。

 

地产商在一个私密场合,见到位资源掌控者,请求道:能不能把最抢手的那块地,给咱呢?

 

资源掌控者:当然可以,给谁不是给,你说是不是?

 

地产商:对对对……

 

资源掌控者:可是你需要给我一个理由。

 

地产商:理由当然有,600万如何?

 

资源掌控者:OK

 

地产商:我立即拿钱给你……

 

资源掌控者:等等,我是个光明磊落之人,生平不欺暗室。男子汉,大丈夫,话有不可对人说,事无不可背人做。你必须在大庭广众之下,以法律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把钱给我。

 

地产商:……呃,这样怎么的好吗?

 

资源掌控者:君子爱财,劳之有道。我厌憎幕后交易,爱护名誉一如爱护眼珠。

 

地产商:……那这事……好吧。

 

于是地产商秘密安排,先收10万订金,把一幢楼房预售给对方的亲戚。而后再将楼房卖给第三家。亲戚于是向法院起诉,指控地产商违约,法庭之上,地产商请求和解,承诺赔付双倍楼房价,于是600万的款子,就在众人的关注之下,在法律的严厉要求下,顺顺利利的进入资源者囊中。

 

这是不是创新?

 

06

 

创新这种事,更类似于在一间黑屋子里,去捉一只黑猫。

 

——不要让自己沦为那只总被人戏弄的猫,徒然以爆表的道德感渲泄悲情与愤怒。

 

你要成为那个捉猫的人。

 

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而不是看起来似乎精明,实则蠢到夜夜痛哭。

 

这两个故事中,真正的黑猫在哪里?

 

——在这个特定领域里,最低成本的付出,与数额巨大的收益,构成了空前的利益诱导。

 

如果说创新也有性价比,再也没有比这个性价比更大的。其它的任何一个领域或行业,创新都意味着空前惨烈的付出,而且收益还不确定。

 

在这个领域里,最突出的呈现了什么叫创新,如何创新,创新的思维机制,又是什么。

 

07

 

这两个故事,有着共同的思维模式。

 

——第一个,现实面前的绝对冷静,无情绪干扰。

 

此前新闻多次报道,入狱的公务人士,在反思自我认知时,都说自己被一瞬间的贪欲,如原子弹般轰击着他们的大脑,让他们丧失了基本智力。

 

沦为情绪的俘虏,智力就会陷入泥治,不太靠谱了。

 

所以,人类是天生具有创新能力的物种,但情绪是智力的大敌。要想获得足够的智力支持,就必须克制情绪,保持头脑冷静。

 

——清除限制,无论这个限制是什么。

 

有些限制是千真万确存在的。但,更多时候,是人为自我思维的固化。

 

只要有丝毫限制存在,思维就会遭到抑制。摒弃限制,大脑才会进入敏锐的思维状态,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

 

——克制情绪,取消限制后,再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新的定义,实际上就是要寻找的答案。

 

我们可以演绎一下前述当事人,他们的思维是如何走过这三步的:

 

当他们看到钱时,眼睛一亮,脑子一热,然后迅速的恢复冷静。于此完成第一步。

 

而后,取消非经济学限制,单纯的将问题视为经济行为。

 

第三步,重新定义——请问,现实中金钱有几种转移方式?

 

无非不过是两种,一是交易,二是赠送或赔付。

 

可以看到,第一个当事人采用了第一种方法。第二个当事人则采用了第二种方法——重点说明,如果有谁,看到这篇文章也想学,那么你死定了。因为现实环境中,这两个漏洞根本不存在。

 

所谓漏洞或是障碍,都只在你的脑子里。

 

现在我们把这个思维方法,转向正常人类所在的领域。

 

08

 

举个栗子,测试一下创新思维的应用。

 

美国、芝加哥的海德公园,分布着一些宅子。

 

有个叫奥巴马的美国青年,就居住在这里——很快他就当上了总统,这事大家都知道。

 

话说奥巴马混成了总统,可把他的邻居老比尔乐晕了。

 

老比尔说:上帝啊,你果然没有抛弃俺,俺发财的日子,到来乐。

 

把房子卖掉,换成厚厚的美金,享受一下生活。

 

于是老比尔专门建立了个网站,开价300万美金,要卖掉自己的房子。

 

他在网站上热情的宣传:总统隔壁,超值享受,你值得拥有。300万,只需要300万,你就可以和总统吵架,吃第一夫人亲手做的蛋糕,只此一套,别无分号,欲购从速,瞧一瞧看一看,错过这个村再没下个店……

 

热情的兜售中,就见数万美国人,蜂拥登上老比尔的网站。可是他们并没有开价,而是纷纷吐槽留言:

 

射特,伐克,这幢房子四周净是保护总统的摄像头,隐私彻底暴露。没有隐私就没有自由,负分滚粗。

 

还有联邦特工,揣着手枪啃着汉堡,在房子周围日夜转悠,这地方根本不是人住的!

 

还有记者,狗一样的乱窜,谁买谁脑壳进水。

 

……不是……老比尔傻眼了。这始料未及的事儿,让他顿时沮丧。

 

他的房子,整整一年无人问津。

 

现在请听题——你能不能运用创新思维三步曲,帮帮可怜的老比尔,把这幢房子卖掉?

 

09

 

我们还记得创新思维三步曲:

 

第一步:打掉情绪。

 

第二步:取消限制。

 

第三步,重新定义。

 

现在咱们开始:

 

第一步,打掉情绪,这对我们来说很容易,毕竟我们不是老比尔,房子卖掉卖不掉,不关咱们的事儿。所以这一步可以轻松上手。

 

第二步,取消限制。

 

这幢房子的限制是什么?

 

——是居住!

 

房子是用来住的,居住是房子的限制条件。必须取消这个限制,只是出售一幢建筑物而已。

 

第三步:重新定义。

 

取消了居住的限制,这幢房子就可以定义为:一幢安保措施森严到位、全天二十四小时监视无死角的建筑物,最适用用来干什么呢?

 

10

 

老比尔的房子,在网上挂了一年,也没个人来买。

 

一年后,来了个位黑人青年丹尼尔。他说,他超级祟拜奥巴马,因此他要买下这幢房子,但是——他木有钱!

 

他要求房子降价,并分期付款。

 

老比尔思前想后,感觉这可能是房子脱手的唯一机会,就被迫答应了丹尼尔的条件,大幅降价,最终把房子卖掉。

 

过了段时间,老纟尔故地重游,来看看自己卖掉的房子。

 

看到的情形,让他大吃一惊。

 

11

 

吃惊的老比尔看到,丹尼尔,竟然把买下来的房子,改造成了……

 

——幼儿园!

 

上帝呀,一幢安保措施森严到位、全天二十四小时监视无死角,联邦特工出没的建筑物,岂不是正适宜用做幼儿园吗?

 

12

 

相比于现实条规化的一切,唯有思维破局才是最有价值的。

 

庸人拥有的只有眼下,帝王也不过是传承几世。唯其思想的火炬,才会光耀千秋万代。

 

我们需要对自己负责,对我们的人生使命负责。抓住星星点点时间机会,尽可能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如果能够有效的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客观上也就达成了更大群体质量提升。永远要牢记这三个让我们终生受益的智慧法则:克制情绪,无视限制,重新定义。我们就会获得高价值、富创意的人生。

 

如果你现在面对什么难题,可以试试这个法子。哪怕是最笨拙的尝试,也胜过消极的悲愤与怨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思维
听育儿:一个人思维受限的原因:有一堵看不见的墙┃佳琦
如何空手整合地产商场闲置资源为自己赚钱的运作思维
1109,盘中送温暖
人生所有的限制是思维限制,每个人在不同的框架内
改变不合理认知:怎样进行正向思维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