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以咽部异物阻塞感为主要症状。其状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贴棉絮,或如虫扰,或如丝如发,或如痰阻,或如球如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痛不痒,不碍饮食及呼吸。
(2)多于情志不舒、心情郁闷时症状加重。
(3)咽喉部及食道无异常。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咽部或颈部中线有团块阻塞感、烧灼感、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等。
(2)注意区分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因素,排除咽部、颈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的隐蔽性病变。
(3)注意区分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区分急性传染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二)证候诊断
1.肝气郁滞证:咽喉异物感,或如梅核,或如肿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不碍饮食。或抑郁多疑,胸胁脘腹胀满,心烦郁怒,喜叹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痰气交阻证:咽喉异物感,咽喉多痰,咳吐不爽,或咳嗽痰白。肢倦纳呆,脘腹胀满,嗳气。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气郁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解郁。
推荐方药:加味逍遥散加减。柴胡、薄荷、当归、白芍、丹皮、茯苓、川楝子、山栀、生姜、甘草等。
中成药:加味逍遥散、逍遥颗粒等。
2.痰气交阻证
治法:行气导滞,散结除痰。
推荐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厚朴、生姜、苏叶、茯苓、陈皮、甘草等。
中成药:越鞠丸等。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毫针刺廉泉穴,针尖向上刺至舌根部。或取合谷、内关、天突穴,每日1次。
2.浅针
取长针于咽部浅刺,养阴生肌散或冰硼散吹咽部。
(三)护理
1.慎起居,节饮食,禁烟酒。
2.注意情志护理,针对患者的精神因素,耐心解释,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其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
梅核气病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
主证
0分
3分
6分
9分
异物感
咽部偶有异物感
咽部常有异物感
咽部持续异物感
次证
0分
2分
4分
6分
胸闷
偶有
胸胁胀闷
胸胁脘腹胀满
叹息
偶有
时作
频繁
咯痰
痰少
痰时多时少
痰多
治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消失,积分减少≥95%。
显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减轻,积分减少≥70%,<95%。。
有效:咽部症状和体征减轻,体征积分减少≥30%,<70%。
无效:咽部异物感无明显变化或积分减少<30%。
(二)评价方法
1.记分方法:根据以上中医证候量化表内容,由医生询问及检查患者的情况后填写门诊评分记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评分。
2.疗效评估方法: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根据总分值改变判断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抗疫】治新冠阳康后的咳嗽不止,我有一张屡试屡效方
治阳康后的咳嗽不止我有一张屡试屡效方仲景七味小经方咽痒咳嗽真灵光
咽异感症的中医疗法
梅核气中医辩症分型治疗!
认清梅核气的主要症状 3款食疗法推荐
梅核气的中医病因、治疗和预防调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