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而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以呕血及/或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文献概称为。吐血”或。呕血”,。便血。.
  [临床表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岣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失血的速度、出血前机体的健康情况,有无其它疾患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常突然起病。其主要症状有程度不同的贫血.便血及/或吐血.少量出血或缓慢中量出血,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昏.急性大出血,则可发生休克的表现,如心悸、冷汗,口渴、恶心.上腹不适、畏寒,烦躁,昏厥等.体检时面色苍白,皮肤湿凉,心率加速、血压下降.由于原发病的不同.还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及体征.如溃疡病出血.常有饥饿性上腹部疼痛及反酸史.出血前疼痛加重,出血后疼痛消失;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常有肝硬化的症状及体征.以突然大量呕吐鲜红色血液,出血后脾缩小为特点;胆道出血多有胆绞痛及黄疽等病史;胃病史较短,伴食欲不振,贫血,消瘦.尤其40岁以上男性.须警惕胃癌的可能.呕出血液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可呈鲜红或暗红色.亦可呈咖啡色或黑色. ’
  [诊断要点]
  ①多有消化道炎症,溃疡,憩室,息肉.肝病.或消化道肿瘤等病史.
  ②有程度不同的贫血、便血及/或吐血等表现.当出血量>500毫升时。可有出血性休克表现.
  ③呕吐物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④有条件做急诊胃镜、放射性核素显象,选择性动脉造影、血尿素氮与肌酐浓度的比价测定,及X线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出血的原因和出血的部位.
  ⑤吐血与咳血的鉴别:见附表.
  [病机分析]
  吐血是血从胃中经口吐出或呕出,故其病主要责之于胃。临床上由胃中积热. 肝郁化火,脉络瘀阻,逆乘于胃,阳络损伤所致者,颇为多见.但亦可因脾气虚损.或气衰血脱.血失统摄而致吐血。或因他脏影响.导致胃络受伤而引起吐血.
  1。饮食所伤,胃中积热:由于平素嗜食肥甘,饮酒过多,以致湿热郁结于胃,湿热郁久化火.灼伤胃络;或平素嗜食辛辣之品,燥热蕴结.胃火内炽,扰动血络而外溢,血随胃气上逆而成吐血之症。暴饮暴食,胃络受伤.亦可造致吐血。

┏━━┳━━━━━━━━━━━━┳━━━━━━━━━━━━┓
┃   ┃ 吐 血         ┃ 咳 血         ┃
┣━━╋━━━━━━━━━━━━╋━━━━━━━━━━━━┫
┃病  ┃常有胃病或肝病史    ┃常有支气管,肺或心脏病 ┃
┃史  ┃            ┃史           ┃
┣━━╋━━━━━━━━━━━━╋━━━━━━━━━━━━┫
┃症 ┃呕血前常有上腹不适,恶  ┃咳血前常有咳嗽.喉痒,  ┃
┃状 ┃心.头昏         ┃胸闷           ┃
┣━━╋━━━━━━━━━━━━╋━━━━━━━━━━━━┫
┃形 ┃呕出           ┃咳出          ┃
┃式 ┃             ┃            ┃
┣━━╋━━━━━━━━━━━━╋━━━━━━━━━━━━┫
┃血 ┃暗红色或咖啡色,混有食  ┃鲜红色.混有泡沫和痰   ┃
┃色 ┃物残渣及胃液,呈酸性   ┃涎。呈碱性        ┃
┣━━╋━━━━━━━━━━━━╋━━━━━━━━━━━━┫
┃大 ┃呕血后大便常多呈黑色   ┃咳血后不伴有黑便(除大  ┃
┃便 ┃             ┃量咳血被咽下外)     ┃
┗━━┻━━━━━━━━━━━━┻━━━━━━━━━━━━┛
  2.肝郁化火,横逆犯胃:暴怒伤肝.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犯胃.损伤胃络,或素为胃热之躯,复因肝火扰动.气逆血奔而致吐血.
  3.劳倦所伤,脾虚不摄:劳倦过度.脾胃受损,或久病脾虚胃弱,或因素有脾胃虚寒.而又饮冷.以致寒郁中宫,皆可致脾气虚弱.则不能统血.血液外溢,而为吐血之症。
  [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①急救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症之一.据近年国内外资料报导.上消化道出血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为最多,其次是肝硬变并发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再次为慢性胃炎、胃癌和胃粘膜脱垂等。因其多起病急速. 出血量大,病因比较复杂,病位多,证候类别多,若救治不及时.常可导致昏厥、虚脱等危候。故本症首先应当采取急救措施。除了西医的扩容,止血,急诊胃镜下止血,肝硬变所致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用三腔管压迫止血等十法外.在。急则治标。原则的指导下,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常用的急救止血方药峋研究特别活跃.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常用方药:
  (1)大黄醇提片或生大黄粉,每次3克.一日三次。 (上海香山医院经验)
  (2)血宁冲剂(大黄、黄芩,黄连),每次1袋,一日3"--4次.(成都中医学院经验)
  (3)紫地合剂(紫珠草、地稔草等),每次50毫升,一日四次。 (广州中医学院附院经验)
  (4)云南白药, l克,一日四次;或三七粉3克,一日四次.
  (5)重度吐血,出现厥脱秆,配合参麦注射液,或生脉针10"---30毫升加入509b萄萄糖液40毫升静脉注射,每15—30分钟一次,连续3-5次。无条件者可用红人参15克,煎汤频服.
  ②辨证施治
  (1)胃中积热
  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紫黯或呈咖啡色,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如漆,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治疗原则为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选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常用方药:生大黄,黄芩、川黄连、侧柏叶、炒栀子、蒲公英。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生枇杷叶和胃降逆。舌干红,苔少.口渴喜冷.加鲜生地、鲜芦根、藕节。麦冬,石斛.清养胃阴.出血量多成块.加三七粉、茜草,丹皮.
  (2)肝火犯胃
  吐血鲜红或紫黯,大便色黑如漆.口苦目赤,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有黄疽.右上腹部疼痛.或见蜘蛛痣,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原则为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方药: 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丹皮、赤白芍、醋制大黄,川楝子、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根。如吐血不止,兼见胸脘满闷,口渴不欲饮者,可合用花蕊石3克.一日三次.或三七末3克.一日三次调服以化瘀止血。
  (3)脾失统摄
  吐血缠绵不止.时发时愈.血色暗淡,大便漆黑稀溏,面色苍白.唇甲淡白. 神疲乏力,心悸头晕,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温中止血.方用归脾汤加减.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黄芪、当归益气生血,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补血养心,木香理气醒脾。加仙鹤草、白芨,乌贼骨、炮姜炭以收温经固涩止血之效。偏阳虚者用黄土汤加减。方中灶心黄土温中和胃止血,白术、附子温阳健脾. 阿胶,地黄滋阴养血止血,佐以黄芩苦寒坚阴.甘草甘缓调中,常加炮姜。仙鹤草、白芨粉以加强止血作用。此外.尚可选用南京市中医院的溃疡止血一号(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侧柏炭lo克、煅乌贼骨12克、煅龙骨、牡蛎各15克)煎剂,每日一.剂,久煎二次分服,同时服溃疡止血粉f白芨,三七,乌贼骨研末,一日三次,每次5一10克)。此二方有益气摄血,收敛止血的作用。曾观察80例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痊愈79例,占98%.
  (4)气随血脱
  吐血盈碗倾盆,大便溏.色黑量多,甚则紫红,伴见面色苍白,心悸眩晕,烦躁口干,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神志恍惚或昏迷,舌淡,脉细数无力或微细欲绝。亟宜益气摄血,回阳固脱,用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加减。人参益气固脱,参、附益气回阳固脱,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固脱。病情危急者,宜迅速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10~3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每隔15----30分钟一次,连续3—5次;或用参附注射液10—20毫升加入509b葡萄糖溶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并配合输血、输液等,以抢救厥脱。症状稳定后再视其不同情况分别予以治疗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巧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灰心龙独...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和日常护理
血证中医辩证治疗秘方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二节血证
用代赭石治疗血症的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