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 针眼
 1    针眼


    针眼是因感受外邪,以致胞睑边缘或胞睑内面有形如麦粒的疖肿,红肿疼痛。相当于“麦粒肿”。

    1.1   诊断依据

    1.1.1   初起胞睑痒痛,睑缘微肿,按之有小硬结,形如麦粒起尖,压痛明显。

    1.1.2   局部红肿疼痛加剧,逐渐成脓,起于睑缘,在睑弦部出现脓点。发于睑内者,睑内面出现脓点,溃破或切开排脓后,症情随之缓解。

    1.1.3   严重针眼,胞睑漫肿,皮色暗红,可伴有恶寒发热,耳前常有臖核;发于眦部,每易累及白睛而浮肿,状若鱼胞。

    1.1.4   本病有反复发作和多发倾向。

    1.2   证候分类

    1.2.1   风热外袭:  针眼初起, 痒痛微作,局部硬结, 微红微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1.2.2   热毒蕴结:  胞睑红肿疼痛,有黄白色脓点,或见白睛壅肿,口渴便秘。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数。

    1.2.3   热毒内陷:  胞睑肿痛增剧,伴见头痛,高热,嗜睡。局部皮色暗红不鲜,脓出不畅。舌红绛,舌苔黄糙,脉洪数。

    1.2.4   脾虚湿热:  针眼屡发,面色少华,多见于小孩,偏食,便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1.3   治疗方案

    1.3.1   辨证施治

    1.3.1.1   风热外袭证:  疏风清热,方如银翘散加减。

    1.3.1.2   热毒蕴结证:  清热解毒,方如黄连解毒汤加减。

    1.3.1.3   热毒内陷证:  托毒排脓,方如托里消毒散加减。

    1.3.1.4   脾虚湿热证:  健脾化湿,方如六君子汤合二妙丸加减。

    1.3.2   其他疗法

    1.3.2.1   中成药:  根据病情可选用六神丸,儿童酌量。

    1.3.2.2   针灸:  针刺睛明、攒竹、合谷、外关、三阴交等穴位。

    1.3.2.3   针挑法: 在肺俞或膏肓俞皮肤面,找到一点或数点红点,消毒后,用毫针挑破,挤出黏液或血水。

    1.3.2.4   热敷:  初期或未成脓者,可用内服中药的药渣,趁热薰眼患处。

    1.3.2.5   局部滴眼:  抗感染眼液。

    1.3.2.6   手术:  一旦针眼成脓,作消毒后,切开排脓。

    1.4   注意事项

    1.4.1   切忌挤压,以免挤压成疔而疔疮走黄。

    1.4.2   发病期间,忌食蛋类、辛辣和海鲜之品。

    1.4.3   反复发作或多发倾向者,询问睡眠情况,检查屈光不正情况及血糖。

    1.5   疗效评定

    1.5.1   治愈:  红肿消散或脓出收口。

    1.5.2   好转:  红肿缩小,症状减轻。

    1.5.3   未愈:  症状未改善,或溃后疮口不敛。

    1.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17 条,第1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5条,第2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睑腺炎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麦粒肿
针眼(麦粒肿​)
阳和汤在临床上应用的体会
案例分享|国医大师洪广祥治疗肺痈验案一则
肺病证 >>肺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