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 肺热病
 3    肺热病


    肺热病由风热犯肺,邪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表现。相当于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3.1   诊断依据

    3.1.1   以身热,咳嗽,咯吐黄痰或白黏痰或痰中带血,胸痛为主症,或伴气急。

    3.1.2   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1.3   冬春两季较多见,具有起病急,转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3.1.4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如正常或偏低者则以病毒感染为主。

    3.1.5   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性、湿性啰音。

    3.1.6   痰直接涂片或检查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3.1.7   胸部X线透视或X线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3.2   证候分类

    3.2.1   风热犯肺:  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3.2.2   痰热壅肺:  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或痰黄带血,胸闷胸痛,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或脉滑数。

    3.2.3   肺胃热盛:  身热,午后为甚,心烦懊   , 口渴多饮,咳嗽痰黄, 腹满便秘。舌苔黄或灰黑而燥,脉滑数。

    3.2.4   热闭心包:  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痉厥或四肢厥冷。舌绛少津,舌苔黄,脉弦数或沉数。

    3.2.5   气阴两虚:  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黏,自汗神倦,纳少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3.2.6   邪陷正脱:  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紫绀,烦躁不安,身热骤降,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舌淡紫,脉细无力,或脉微欲绝。

    3.3   治疗方案

    3.3.1   辨证施治

    3.3.1.1   风热犯肺证: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如桑菊饮加减。

    3.3.1.2   痰热壅肺证:  清热宣肺,方如麻杏石甘汤加减。

    3.3.1.3   肺胃热盛证:  清肺透邪,清胃通腑,方如梔子豉汤合麻杏石甘汤、承气汤加减。

    3.3.1.4   热闭心包证:  清营泄热,清心开窍,方如清营汤或用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神犀丹。

    3.3.1.5   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方如竹叶石膏汤加减。

    3.3.1.6   邪陷正脱证:  回阳,救阴,固脱,方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3.3.2   其他疗法

    3.3.2.1   中成药:  风热犯肺证可选用银翘散等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肺胃热盛证可选用牛黄解毒丸等清热解毒、通腑泄热类中成药;热闭心包证可选用牛黄镇惊丸、万氏牛黄清心丸等清心开窍、化痰镇惊类中成药;气阴两虚证可选用生脉饮等益气养阴类中成药。

    3.3.2.2   针刺:  退热选大椎、曲池、合谷等穴;祛痰选列缺、丰隆等穴。

    3.4   注意事项

    3.4.1   并发症处理

    3.4.1.1   肺脓肿:  对病程超过1周,有不规则发热,咯脓性痰与臭痰,X线摄片检查见大片炎症阴影,内有空洞及液平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高者,应考虑并发肺脓肿可能,除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外,应当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生素积极抗炎。

    3.4.1.2   胸膜炎:  经治疗后发热不退或退而复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肺部出现呼吸音降低,浊音增著,语颤减弱等体征,胸部X线摄片提示胸腔积液者,应及早胸穿抽液以明确诊断,根据积液性质确定治疗方案。

    3.4.1.3   休克:  经治疗后症情加重,临床表现血压下降,肢冷汗出, 脉疾速等则为邪陷正脱危重(感染性休克)者,应积极抗休克,如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物质、控制感染等中西医治疗。

    3.4.2   肺热病年老患者出现高热的,慎用退热剂, 应予物理降温及支持疗法以防虚脱及电解质紊乱。

    3.4.3   对于年老体弱或素有宿痰咳喘的肺热病者,除加强观察,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外,经常复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血电解质等。

    3.4.4   肺热病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消渴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给予吸氧、控制静脉输液滴速,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以防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发生。

    3.4.5   个人调摄:  多饮水,饮食宜清淡,防寒保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3.5   疗效评定

    3.5.1   治愈:  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线摄片等检查恢复正常。

    3.5.2   好转:  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所改善,X线摄片检查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收。

    3.5.3   未愈:  病情未见好转。

    3.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6条,第1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1条,第4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断学咳嗽症鉴别诊断
温病辩证论治归纳(三)暑温
补肺气歌决
舌诊脉象简表—寒证(1)
中医学家秦伯末讲解四诊法——望诊_中医四诊法,中医学家秦伯末,中医望诊_中医讲堂
辨小儿急惊分表里、识六淫积滞定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