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永信|西瓜往事(散文)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西瓜往事(散文)

卢永信

夏秋季节,酷暑难耐。城乡的水果摊店纷纷摆上了又大又圆的西瓜,皮绿瓤红籽黑,切开后,吃上一口,生津止渴,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清润甘甜的味道。看到眼前的一切,不由想起过去故乡的西瓜。

西瓜为夏季之水果类作物,果肉新鲜红嫩,汁甜肉脆,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零食,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消费量也最大。但西瓜的原产地却不在中国。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到“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些足以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植已有悠久的历史。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在《西瓜园》中写到:“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一轮明月下,沙软的土地,翠绿的大西瓜,旁边的葡萄园、苜蓿地,最是西瓜的香甜,多好的景象啊,真是充满着诗情画意,一副最美的月夜水墨画啊!

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一望无际,平坦而辽阔,雨量充沛,水利条件良好。虽然说西瓜种植最好是土质松软的沙土地,但是,肥沃的黄土地也是可以的。当年农业学大寨时,生产队为了促进粮食生产,也种植经济作物。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一队在公路东和北坡地都种植过西瓜,并在西万路边撑起瓜棚卖瓜创收。种植西瓜有个讲究,就是瓜地要每年轮换不能守着一片地种植,原因是有病虫害的烦扰。我记得先是在北坡种植,请了一个技术员,吃住在瓜地,负责西瓜的技术指导。一般这些种瓜的技术员都是来自河南省。我们都叫他瓜客。我那时有十岁左右,有次我们几个孩子去瓜地,到了瓜棚,河南瓜客就杀开一个成熟的大西瓜让我们吃,并说:“把瓜籽吐到一堆,要留种子的”。大热天,我们吃着香甜爽口的大西瓜心里美滋滋的。第二年,改到在公路东种西瓜了,生产队还是请了一个河南的瓜客,吃住在瓜地里,精心的管理者西瓜的田间劳作,我们这一带把种西瓜叫务瓜。记着生产队时基本年年都请河南瓜客来务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没到夏秋季节,生产队都会在公路旁撑起大棚卖西瓜,父亲常常都是每年守着瓜棚,给队里卖西瓜,没到中午饭时,人不能离开,都是母亲做好饭,由我端着大老碗,步行一里路去公路东瓜棚去送饭。到了瓜棚父亲都会给我切一小块西瓜让我解解馋。那时节,河南瓜客把瓜务的好,都是给瓜根上的油渣,比现在的瓜好吃多了。不但糖汁多,水分也大,那时的水果就是比现在的好吃,这是真话!

吃西瓜解渴除暑,在那炎热的夏秋季,吃上一口确实让人神清气爽。切西瓜那也是有学问的,不会吃不会切,那吃起来肯定会很尴尬的。不是西瓜水汁流的到处都是,就是西瓜切的不成型,难看至极。要说切西瓜,南宋大将军文天祥在《西瓜吟》中有这样的描述:“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看看,到底是大将军,既豪迈又细致。西瓜切的周正,吃着也有胃口不是!这正是:

 甘甜美味好水果,

 解渴降暑花一朵。

 多吃西瓜不会错,

 身体健康幸福多。

作者简介: 卢永信,陕西西安人,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各 大网站和微信平台,尤以散文见长,近一两年创作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蝉鸣声声中,想起当年“爬瓜”的日子
乡土丨冯印谱:以粮为纲 缺钱少粮
怀念西瓜
童年趣事-偷西瓜
夏日里的瓜棚
金霞:夏之凉味——西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