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非《易经》考论 易律夫撰
userphoto

2022.05.11 湖南省

关注

《周易》非《易经》考论

                              易律夫撰

    现通行本《易经》非《周易》,不能用《周易》称谓今通行本《易经》,《易经》与《周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周易》原是卜筮书,早已失传。但《周易》以卜筮迷信愚蠢的方式出现,死灰复燃,混淆了典经《易经》,改变了古《易经》正确的科学发展方向。其目的就是借此混淆中国典经的作用,搅乱中国古文化文明,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

                              (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与自然界斗争的历史,就有作为观察自然界天象变化的“易”行为,以及作为这种实践行为规律总结的古《易经》。“易”、《易经》的历史是久悠的,并承传到今。战国阴阳家儒家《易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更说明《易经》具有世界本体论思想。

   “易”的最初生成是与自然天象有关的,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历史总结。“易”字就字义上讲,总的是不变中的变化。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汉虞翻注《参同契》云“易,字从日下月。”清陈梦雷《周易浅述》云“易之为字,从日从月,阴阳具矣。”这是就自然界天象言的。故今有学者将古《易经》内容进行了电脑程序揺感分析,发现古《易经》呈一年中的四季变化,386爻即386天,是古周历闰年天数,推断出古《易经》即今通行本《易经》是西周史官的官场“日记”(实际是商代)。又有人认为通行本《易经》是古代文字结集即《字典》,这表明古《易经》与中国古文字产生的渊源。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古者包牺氏知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此说把汉字的起源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包牺氏观象成易;二是神农结绳记事;三是黄帝之史仓颉观象而造书契。所以,我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源自八卦的。《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不管通行本《易经》的“日记说”或“字典说”,都是古代中国人民同自然界斗争的历史结晶,是中国早期文化文明的产物。“易”的这种由于观察自然天象而产生古文明的特点,由此又引出了“易”、《易经》所涉及的内容。汉《易纬.乾凿度》云“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清代学者毛奇龄则提出了“易”的五种解说,即“交易”“变易”“反易”“对易”“移易”(见《仲氏易》)。但“易”发展到成为一种典经,内容是固定的。“易”以及后来的《易经》,其内容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包也”(见汉郑玄《易注》《诗谱》)、“易以道化”(《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汉书.律历志》)、残卷《永乐大典》之《易书》则称“正名曰易”。司马迁还认为孔子“正《易传》,继《春秋》。”

    虽然由于古代生产力条件的限制,最初的“易”,是与卜筮有关联的,但总的是以自然、社会的实践实际为基础,所以,古代是卜与史不分的。由于卜筮参与国家治政管理(太卜即是官名,而且地位不低),为决策决断提供相关依据,同时还要总结实践结果。如商卜辞中的“验辞”;又如《周礼.春官.占人》“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因此,卜筮就是一部历史,只不过是由无数小事组合而成的国史。但这种方法也不是常用的,更不是必用的。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载“且夫《易》不可以占验”,《荀子.大略》云“善为《易》者不占”。孔子也认为《易》是“不占而已矣”(见《论语.述而》)。而考之今天《易经》的卜筮迷信现象,很可能与周文王、孔子于《易》的卜占书态度有关。文王“羑里演易”,与商天子不谐,或别有隐情;孔子“不占而已矣”,说明其主张“易”为占卜书,故而孔子很少提到《易》。《论语》提到的“易”后人有疑问,而提到《易经》内容“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也是不得已的事。《易》之所以流入民间,变成卜筮迷信类,其不正常的发展,当与孔子未看到真正的《易经》,或弃逸之有关。到春秋时,卜筮似乎成了一种玩弄权术的游戏。真正的决策决断仍然不是公开的卜筮,而是贤能之人即所谓“智囊团”的“暗箱操作”。所以,三代以前的卜筮记录(越古越好)就实成了人们的历史读物。可从卜辞解释中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并因此而推断主卦人的贤能与否。由于这些卜筮数量杂多,人们便精于选择,这就是古《易经》的由来。古《易经》即今通行本《易经》的成书时间当在商代,商的史官或对《易经》进行过集辑,但其根据是商以前的易卜易筮零散资料。所以,今通行本《易经》有载箕子、帝乙、康侯(当指商时富庶地鄂侯)事的,而无文王事。《易传》载文王事,那更是周以后的事了。

   《易经》的成书当在商或以前,《易经》一名,最早是出现在春秋战国,齐国阴阳家邹衍,或最终公开抛出了古《易经》集成本,此可参见《晋书.束晰传》。《周易》则在殷周之际,或是周文王所作,《易传》是更晚了。所以说,古《易经》是原理原则,《周易》是决策卜筮的社会实践应用,《易传》则是战国的师生教科书。但现代通行本《周易》,本是《易经》,而真正的《周易》,当是汉刘向刘歆《七略别录》《七略》的“卜筮38卷《周易》”,现已失传。《易经》与《周易》的混淆开始于东汉末至魏之间的的三国动乱时期,隋唐混淆尤甚。而《周易》和今天的迷信卜筮,歪曲了古《易经》原理,只是表现了人们欲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虽然卜筮《周易》欲发挥《易经》,不能说是完全反了,但偏了方向是肯定的。《易传》显然是从哲学角度出发的,但也只是正确表现了《易经》“阴阳三合”辩证法哲学思想,科学的排列组合二进制方面却惜未发现。故演推“易”的实践行为是久悠的,历史是很长的。至少可追溯到古伏羲氏八卦理论(早于黄帝)。《易经》是人类总结对自然界天象斗争的理论总结,是综合性的典经,多是哲学、科学、历史、政典箴言方面的,它是早期人类“禅让”劳动的产物。故古《易经》显然不是三代之一的周朝的《周易》所能概括得了的。而《周易》的卜筮术数对中国文化哲学,尤其是是科学,影响很坏,亟待清理。至于《易传》,还勉强说得过去。

                            (二)

    《周易》,就字面上解释是“周代的易书”。宋朱熹《周易本义》卷一云“周,代名也;易,书名也。”这意思是很明确的。但是周朝的易书只是周朝的易书,是不能代替其它朝代的。易、《易经》有它的历史链条,它经历了混沌无极(太极)、盘古二仪、太一氏“开图挺纪”、伏羲氏八卦、黄帝推策、尧帝羲和晷日、夏社祀、商龟卜、周策筮等过程,是不能以某一个朝代冠称的;而根据诸多文献推测,伏羲氏即东皇太一,首先创作了《易经》八卦,则是可以肯定的。又比如古政典《尚书》,《尚书》亦称《书经》,用《尚书》以示之,或表示与古中山国王“尚”所辑,但并不准确。而《尚书》文本最后是《费誓》《秦誓》,表示在此有个阶段,但也不能称《秦书》或《费书》。推之《易经》亦然。

    从古文字上说,“周”,周密、周到也,《说文解字》云“周,至也”,是其普遍的意义所在。但也有其它的意义,如最早的“周”字出现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辞中,关于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解释,张日舁考证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纵横,像田中所植,田言种植之地,圄则指四周四至,两者所指不同,而取谊则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说,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农田,田里种满了庄稼。这种田间阡陌纵横的农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种植各种农作物。早期周人活动中心在周原地区,都是属于平原地方。又如《诗经.有杕之杜》“生于道周”,近人朱骏声云“《韩诗》周,右也,则谓借周为右,周右声近”,误;因为“生于道周”之前尚有“生于道左”,是从意义上说的,而不是音声问题。故此“周”字正确的《注》为“曲也”,是曲折的意思,喻指周地岐山之多山而道路歧曲。虽然“周”字多为周密、周至、周旋、循环的意义,但曲折、曲解其意的意义是不能忽略的。所以,《周易》有曲解《易经》本义的因素存在,况且“周”与“终”音同,谐音不祥,是有《易经》终止的意思存在。

   据文献称,《周易》之名最先出自《左传》,如《左传.庄公22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左传.襄公9年》“是于《周易》曰”,《左传.昭公7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左传.昭公29年》“《周易》有之”,《左传.宣公12年》“《周易》有之”,而同时代的《国语》也有些卜筮记录。只是《左传》有伪撰的嫌疑,因为按《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则左丘明与孔子同时(甚至稍前),何来解释后人孔子的作品?故汉以前出现的《周易》当是汉儒所为,具体的年代是西汉初所谓的尊经设五经博士时期。但此《周易》是卜筮书,最多不过是把商卜与周筮进行了掺和。《周易》作为卜筮书,西汉末刘歆的中国最早的书目著作《七略》是作了明确的标注的。在《七略》里,卜筮书《周易》38卷(已佚),与《易经》上下二篇(“十”为衍文)是完全不同的。退一步说,《周易》是从卜筮占卦方面去发展古《易经》的,而这与古《易经》给予人们的理论思想相悖背,总的方向是错误的。

                          (三)

    在先秦诸子百家里,绝少提到《周易》名谓的,而《左传》《史记》《荀子》等少数著作中出现的《周易》,其应是卜筮书,也就是后来西汉刘歆《七略.术数略》之“《周易》三十八卷”,而不是《易经》。在《七略》里,《易经》只有十二篇的《易经》,列全书之首,倒是与后接的“《易传周氏》二篇”疑有混淆的可能。又据《晋书·束皙传》载的出土“汲冢竹书”(魏襄王墓公元前299年)称:《易经》二篇,内容“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内容“与《周易》略同,(但其)《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内容“似《说卦》而异”。这说明战国时仍称《易经》,只不过有后人的乔妆改饰,但应是正宗的《易经》之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文帝时《帛书易经》,亦应是楚地《易经》,故也未标名《周易》。汉代更是未见解说64卦《易经》而用《周易》名谓的。由于古代的多次战乱,《易经》名谓受到多次冲击。尤其是西汉末王莽“新朝”,据《汉书.王莽传》,王莽为彻底改变汉室旧制,巩固其王氏家族专权地位,借改革之名,褫改书名(如将《周官》改成《周礼》)与地名,故《汉书》说王莽“颠倒五经,令学士惑”“一郡至五易名”。虽然,王莽也进行了集佚旧著、撰写新作的工作,但政治名利使之粗制滥造、流于形式。而作为典经的《易经》(汉初曾置官“易博士”),显然受到了最先冲击。首先,来源出处甚疑的《山海经》《周礼》杂入了“三易”(其一为《周易》),刘歆敕撰的《七略》出现了《周易》(卜筮类)名谓,从权制上客观地造成了《易经》与《周易》名谓混淆的可能性。到魏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首开直接混淆《易经》与《周易》区别的先河,使中国经学在名称上开始混乱起来。尤其是唐王朝敕撰的《隋书·经籍志》《周易正义》,朝廷组织、孔圣后裔孔颖达主刀,使《易经》与《周易》名谓混淆到了巅峰。当然,王弼、朱熹等虽然书名是《周易》,但书内提到《易经》的都是称《易》,未尝见有《周易》名谓的。同时,据文献载,魏王弼《周易注》原名《易注》,《周易略例》即使在《隋书·经籍志》里亦为《易略例》,宋朱熹的《周易本义》初版也为《易本义》,尤其是明官修《永乐大典》残卷《易书》也不称《周易》。

                          (四)

     周文王未作《周易》。 清代皮锡瑞《经学通论》认为:“ 读《易》当先知作《易》之人,欲知作卦爻辞为何人,又必先知重卦为何人。”史传周文王作重卦《易》,也就是说,今天的64卦《易经》是周文王所作。但是,不论是今通行本《易经》,还是汉刘歆的卜筮《周易》,两种都无可能。通行本《易经》为64卦,但这种六爻成卦画的形式多有说是伏羲氏所为。如《淮南子·要略》云“今《易》之乾坤,是以穷道通意也。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氏为之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唐司马贞《三皇本纪》“太皞庖栖氏始画八卦,炎帝神农氏遂重为六十四卦。”汉《乾凿度》“垂皇策者羲。”《左传》《疏》里也提出“伏羲作十言之教”即在“八卦”增加了消、息二字,说明伏羲氏非止于“八卦”,而“消”“息”二义,其变化、循环的意义是很明确的。宋儒李过认为“六十四卦不在文王时重,自伏羲以来至于夏商,其卦已重矣”(《西溪易说》)以及宋代易祓在《周易总义》卷首云“伏羲所画八卦,重之为六十四”,清顾炎武《日知录》、王鸣盛《蛾术编》均直言“重卦不始文王”,王鸣盛还提出了“爻辞非周公所作。”如此等等, 俱质疑“文王作《周易》”。而《周礼》亦云“太卜掌三《易》之法,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说明重卦在古《易》即已存在的。据出土文物研究,《连山》《归藏》俱是六十四卦《易》,只不过《连山》首艮卦,《归藏》首坤卦而已。而司马迁《史记》于此亦不敢肯定文王重卦,说“(文王)盖益《易》八卦为之六十四”,“盖”是不定语气词,是“大概”“也许”的意思,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盖,疑辞也。文王著演《易》之功作,《周纪》方赞其美,不敢专定重《易》,故称盖也。”而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则提出四种说法。《周易正义》第二“论重卦之人”曰:“重卦之人,诸儒不同,凡有四说,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重卦,郑玄之徒以为神农重卦,孙盛以为夏禹重卦,史迁等以为文王重卦。”而且从理论上讲,周文王被拘殷纣羑里,作为带罪的“周”诸侯国之君,是不可能在狱中进行卜筮活动的,更不敢将这些卜筮以“周”冠之。今易学专家张政烺则从出土的殷墟甲骨所发现的“数字卦”出发,认为六爻画卦在商以前。如:北宋重和元年即公元1118年发掘的“中方鼎”数字组合符号,虽神秘莫解,但与数字卦肯定是有关的;1950年河南安阳殷墟四重磨西区一片三卦卜骨刻“七五七六六六曰魁”“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二数字卦,卦爻形式完备;1980年殷墟小屯南地发掘了四卦龟甲,即“六七八九六八”(蹇卦)、“六七一六七九”(兑卦)、“七七六七六六”(渐卦)以及坤卦,更显示了数字卦的普遍应用。由于这些数字卦是甲骨文形式出现的,同时,其完备性固定性较强,产生年代自是在商以前,甚至远的到与原始岩画、图腾有联系。由此更排除了文王作《周易》的可能性(《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而通观《易经》原文,多言商朝事,如“箕子”“康侯”“高宗”“帝乙”,直提其名,与姬昌身份不符。《易传》虽提到了周文王(死后谥名),当是后人加上的说明文字。另外,古《易经》是历史逐步发展的,是不能用单一朝代称呼的。古《易》经历了无极混沌,盘古两仪(太极阴阳),太一“开图挺纪”,大庭氏之“库”(盘古的一支、属遵古族),伏羲氏“八卦”(64卦),神农“息壤”,黄帝“推策”,尧帝“晷日”,舜帝“殛鲧”,禹帝“理水”,有易氏(太一、伯益、羿帝之后,很可能是《易经》的正宗承接者)“潜行”,以及夏社、商卜、周筮等阶段,它表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历史演变过程。就象古《尚书》一样,总的是古代有史以来的载纪,最后二篇是《费誓》《秦誓》,《尚书》应是在费、秦地成为书帧的,但不能称名《秦书》。故而猜测:古《易经》可能也是在商末或周那个时候成书的,但仅称呼《周易》是不准确的。考之《周易》,其时当在周代,宋朱熹《周易本义》卷一云:“周,代名也。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氏所画。”作为三代的“周”,距今不足三千年,而作为中国古文字文明的刍形《易经》之“易”,历史悠远到溯至上古原始禅让制期,是不可比拟的。更何况《周易》与《易经》混淆问题的出现,它是带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呢!又考之周文王著《易经》说,或与其谥号“文王”有关。文王死于周之前,于周的文明无所谓建树,仅是那个“文王”谥号(死后十年武王、周公旦封),使姬昌享用数千载,其实,仅是偶然而已。中国读书人文化人总是喜欢触类旁通、想入非非,硬要往周文王那里贴金,以为用“文王”就于文人有好处,做些不切实际的事。仅《易经》与《周易》的混淆,致使整个中国古代经学史一片狼藉,犹如诸子百家之杂论,奇言怪论迭出。此风还漫延到社会政治,中国古文化文明已由此无法走上正常的轨道,无法与国际潮流适时对接。何以谓之?名不正言不顺也。其实,“文”在谥号里是列在“神”“圣”“帝”“皇”“王”“君”“公”“侯”“简”以后的(见《逸周书.谥法解》),在称谓上是比较低层级的。文王其人虽扩充了领地疆域,但贸然“戡黎”(见《尚书.西伯戡黎》)是对商天子地位的挑衅,结局是遗憾的,引来“羑里”之难。故《战国策.赵策三》载文王被商纣“故拘之于牅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要知道,在《易经》正名这个问题上,普世价值规则是:事实胜于雄辩。

                          (五)

    作为古《易经》的代表“三易”即《连山》《归藏》《周易》,其伪托之声也是渲传至今。“三易”即《连山》、《归藏》、《周易》。《周礼·春官》言:“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又曰“筮人掌三易,以辧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山海经》言“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宋朱震《汉上易传》引)。后来越用者接踵。如东汉桓谭《新论-正经》云“《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夏《易》烦,殷《易》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汉郑玄《注》曰“三易卦别之数亦同,其名占异也”,唐贾公彦《疏》“占异者,谓《连山》《归藏》占七、八,《周易》占九、六,是占异也”。可见,这里的《连山》、《归藏》、《周易》,仅是一种占卜方式,各有分别。就像占卜不同于筮龟一样,其与主涉纪史性质《易经》是不能侪并的。况《连山》《归藏》即使是有真,也早已佚亡(现有出土疑似《归藏》的,亦无确证),其内容难窥。

    历代易学大儒,对“三易”多持“伪托”态度。如清顾炎武《日知录-三易》云“《连山》《归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道出了其伪托性质。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引邵博语云“《连山易》意义甚浅,其刘炫之伪书乎?”,大发叹疑。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晋二书(指《连山》《归藏》)至晋隋间始出,而《连山》出于刘炫伪作,比史明言之。度《归藏》之为书,亦此类尔”,直书其伪作实例。或说梁元帝萧绎“著《连山》十卷”,《金楼子-著书篇》《注》“(梁元帝)躬亲至削,极有其劳”,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亦云梁元帝萧绎“著《易连山》”,《新唐书-艺文志》载之,但后之《宋史-艺文志》即不录,当有疑伪。指出《连山》《归藏》伪托者还有:齐梁刘勰《文心雕龙》“《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弊十日,常娥奔月”,《隋书-经籍志》“《归藏》三十卷按晋《中经》有之,惟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归藏》伪妄之书,非殷《易》也”,宋《崇文总目》“汉初有《归藏》,似非古经,今书三篇,不可究矣”,宋《中兴馆阁书目》说《归藏》“今但存《初经》、《齐母经》、《本筮》三篇,文多阙乱不可训”,元吴莱云“《归藏》今杂见他书,颇类《易林》,非古《易》也”(引《经义考》),清皮锡瑞《经学历史》“桓谭《新论》曰《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不应夏《易》数倍于殷,疑皆出于伪托。《连山》刘炫伪作,《北史》明言之,《归藏》虽出隋唐以前,亦非可信为古书”。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此观点则更为分明,不逊于诸儒。认为古《三坟》(以其《山坟》为《连山》伏羲氏《易》,《气坟》为《归藏》神农氏《易》,《形坟》为《乾坤》即《周易》黄帝《易》)为“古来伪书之拙,莫过于是”“伪中之伪”“伪伪相依”。今学者余永梁说“其实,所谓真的《连山》《归藏》,亦是汉人伪作”(《周易论文集》(一),北京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今易学专家张政烺则从现今出土殷墟甲骨所发现的“数字卦”出发,更排除了文王作《周易》的可能性。因此,《周易》是不能与《易经》相混淆的,作为“三易”之一的《周易》,既始属卜筮类,又为伪托,自然难上典经,或只能在卜筮术数中徘徊。

                  (古代中国的文字演变过程图览)

           (公元2017年4月21日农历丁酉年季春旬日易律夫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的产生过程及其双重性
很多学者都苦于无法读懂易经,其实大家人人都可以自学易经
无极残篇之二易经简介
中国易经研究学习~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
卦术
农村城市百姓都能明白的大师智慧,打开神秘,周易文化交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