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百题》(67) 易律夫撰
userphoto

2022.08.19 湖南

关注

       《易经百题》(67)

                                 易律夫撰

古《易经》在周代表现的是卜筮《周易》,正如商代的古《易经》表现是“卜辞”,夏代的古《易经》表现是祀社(郊占)一样。但夏商周及其以后的世袭帝制是不同于古禅让选举政治的,古禅让选举政治的基本点是私有政治和私有经济。由于夏商古《易经》内容没有表现出来,或者就是周代的卜筮《周易》即今天通行本《易经》的大部分内容。又由于周文王依据古《易经》首撰卜筮《周易》,仅是增加了周文王被囚在羑里的事实情况,故今天流行的通行本《易经》(多谬称为《周易》),或当即是战国诸子百家常说的古《易经》,也就是原本古《易经》(已定卦名的64卦《易经》)。而西汉刘歆《七略》所载“38卷卜筮《周易》”因为早逸,我们今天常常误称的“《周易》”,其内容可能还是古《易经》内容。当然,也不能排除真正的古《易经》内容已经久不存于世。

作为中国历史三代之一的周王朝,对中国历来的政治文化影响是很大的。首先其八百余年的统治历史(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礼制模式,宗法制度,封建分封等,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周天子是世袭帝制,但有古禅让政治(血缘部族、私有经济)的某些进步因素存在。比起权力高度集中的世袭奴隶制(夏),中央郡县集权制(秦),似乎要文明些。所以,周王朝失落的东周,其天子王朝形式仍保持了五百余年,其间诸侯国争锋不已,突出的大战争也并不多(非如秦统一以后诸朝代更替),甚至有各诸侯国文治德政、君子外交的相互攀比。周王朝内部也相对平和,其协调的作用颇为明显。而当时的“问题文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虽然诗书满腹,但待遇不公,曾有人称他如“丧家犬”,也赞成周王朝,将其与尧舜圣治侪比。孔子对古《易经》的占卜态度是由于其儒家思想决定的,孔子主张“不占”,虽然其可能作的《易传》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易传佚文》,只能说是孔子应学习者而为,为了生活薪水而已,不是孔子思想的主题。孔子在《论语》里还说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周王朝那班统治者其政策实施之稳妥开明。而于周时,未见大规模排弃其他文化现象,仍然公允地对待以前古历史载纪。如《书》续了《周书》数篇,但仍以《书经》名之,不以《周书》名之。甚至明确为周史官撰的《周书》(即《逸周书》),本是周朝的历史载纪,东汉许慎称《逸周书》(以别《尚书》之《周书》篇)。但《周书》之名仍不见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古《诗》亦然。《诗经》内有周诗,甚至先周诗,但没有以《周诗》名之。《官经》也是古以前的官纪,续有周时官纪,但在周时,也没见以《周官》名之现象。其他以“周”名之的典籍,多为汉辑本。而如左丘明与孔子“乘如周,观书于周史”、伪《左传》(见《易象》与《鲁春秋》)“周礼尽在鲁矣。”、伪《左传》“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等的“周礼”“周史”“周易”,俱非周人自称,而是诸侯国人的口气。由于文献是上古各代前朝的承传,其中虽续有周代的纪述,也不便以周本朝名之的,因为有冒名之嫌。新朝王莽将古《官经》改为《礼经》,并终以《周礼》名之,以及古本《山海经》《周礼》《左传》《史记》等汉辑著出现的“周易”现象,仅是王莽、刘歆等的政治权术而已。当然,是周王朝时期的新作品,如周公摄政制定的为政制国等措施方法,仍当以周名之,如《逸周书》等。由于《诗》《书》《礼》《易》等俱是上古传承的,周朝只是根据性质按例续写的。如《书》之《周书》,《诗》之《周颂》等,不能仅以当朝即周名之,这也是古来的通例。就如“周易”来言,周代的作品未见《周易》书名,周的出土文物亦一样。因为“易”自古就存在,各朝代解释不同,用单个朝代称呼是不确切的。孔子要说称《易》,也只是指《易》书,不是《周易》。故与孔子大体同时的左丘明也是不会直接称《周易》的。左丘明(公元前502-公元前479),与孔子同时(或稍前),作为周王朝宗系鲁国史官,不可能为“问题文人”孔子《春秋》解释立传的。其《左传》《国语》称“周易”,只能说它是后人伪撰(西汉刘向曾自述分《新国语》为《左传》和《国语》)。而司马迁提到的《周易》以及汉辑古《山海经》《周礼》的“周易”,或是衍文,或是汉儒杜撰杂掺。

至于周文王“益《易》”(《史记.周本纪》),当是古《易经》的一种完善。由于不少名家怀疑周文王始作“六十四卦《易》”,而卦名也是商或商以前的古定,故周文王很可能只是增加了古《易经》的爻辞,这些爻辞也不是古《易经》的通行爻辞,而是周文王自己在“羑里”的实际感受,故今通行本《易经》(或谬称《周易》)多是商史事。周文王为了纾解七年“羑里”之郁闷,以“卜筮”来益智,也为了探求解除牢狱之灾的方法。其卜筮方法也与商卜(龟甲)不同,用了一种简单的蓍草,或因当时牢狱条件所局限。所以,现在我们说的《周易》,是周文王所首立,特点是用蓍草,所以我们称“周筮”。而周文王卜筮用的这种蓍草,在当时的商都朝歌周围,几乎遍地都是。但欲用营养价值很高的龟甲“益《易》”,则不易。同时商王朝对所囚周文王即西岐侯姬昌进行国策式的卜占行为,可能还不允许。用夏“社”,须要到牢外郊野作法,条件也不允许(商纣已设有预防周文王逃跑措施)。当然,由于周文王姬昌在“羑里”资料有限,书写条件也不方便,其《周易》的内容仍多是古《易经》。所以今通行本《易经》的内容仍然是原古《易经》,只是增加了少量的周文王个人某些见解的内容。而且这些增加的内容,又很可能还是在代商建周后姬昌被谥称文王时期(因为今通行本《易经》《易传》均载有文王事)裁定的。

                               河图洛书图览(图略)

              

                  (纪元2018118日农历戊戍孟冬旬日易律夫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与“易经”
周易
文王演《周易》 奇人出奇书!
孔子在《周易》里发现了什么?
中国各朝代典籍列表--先秦《易经》
《周易》背后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