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随笔250记》(40) 易律夫辑
userphoto

2022.10.29 湖南

关注

               


德国传教士卫礼贤与《易经》德文译本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原名为理查德·威廉,来中国后取名卫希圣,字礼贤,亦作尉礼贤。汉学家。18730510日,他出生于斯图加特——当时符腾堡王国的首府。他的父亲是来自图林根的一位手工业者,母亲则是斯图加特人,他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德国汉学研究影响较大的人物当推卫礼贤,他是魏玛差会的传教士,在他57年的生活道路中,有 20多个年头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以一名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转而将兴趣和精力投向办教育、办医院,从而踏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门径。卫礼贤翻译出版了《老子》《庄子》《易经》和《列子》等道家著作,还著有《实用中国常识》《老子与道教》《中国的精神》《中国文化史》《东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迁》《中国哲学》等等。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播”的一位功臣,也是民国著名教育家、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厉麟似的挚友。

纵观卫礼贤的整个汉学生涯,他从一个新教传教士成为一个儒家信徒,从一个翻译家成为一个著述家,从一个神学家成为一个汉学家,从一个德国人成为一个“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和“两个世界的使者”,最终完成了他人生的转变,跻身于世界著名学者和汉学家之林。

卫礼贤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传教士,他一开始便是以一个正直的办学者和一个友善的求学者姿态出现的,而对于本职传教事宜却十分淡漠,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作为传教士他没有给任何一个中国人行过洗礼,自己反倒变成了踏实的孔教徒,这是他本人和教会始料未及的。中国著名的新儒家张君劢(1887 1968)在其《世界公民卫礼贤》一文中说:“卫礼贤来到中国时,是一名神学家和传教士,他离开中国时却成为孔子的信徒” ,并写到:“他曾对我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作为一介传教士,在中国我没有发展一个教徒”。

在卫礼贤所作的贡献中,最主要的是儒家经典的译解,尤其是他在德国出版的德文版《易经》翻译使他享有盛誉。他深入地掌握了《易经》所具有的中国文化源渊、背景,使译本拥有广泛读者,至今已再版20多次,成为西方公认的权威版本,相继被转译成英、法、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多种文字,传遍整个西方世界。

从这部《易经》诞生那天起,它就对西方文化发挥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曾在《易经》德译本英译本前言中高度称赞卫礼贤的德文译本《易经》说:“在西方,它是无与伦比的版本”。还说:“他为理解《易经》原文的象征意义尽力开辟道路。他之所以做到这点,因为他从德高望重的劳乃宣那里学习《易经》的哲学和方法,并在许多年间一直实践这个问卜的独特方法。他掌握《易经》原文的灵活思想,这就使他的《易经》版本在看法上具有一种深度,那是仅凭对中国哲学的学术知识不可企及的”。

受到这部《易经》的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重要创见“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基石,因为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对卫礼贤翻译的包括《易经》在内的中国传统经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1929年他在给卫礼贤的一封信中曾“表示由衷的感激”。黑塞从一个基督教徒转向佛教,又从佛教转向中国的道家、儒家,卫礼贤翻译的《易经》等中国经典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荣格还为卫礼贤另一部有关养生学的译著《太乙金华宗旨》的英译本写了序言,再次盛赞卫礼贤的功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青岛皆风景——青岛礼贤书院随笔
二十世纪西方《易经》研究成果
《易经》被评为“在法国最具影响的中国书籍”
《易经》和《圣经》之间三点本质的一致
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与《易经》
荣格:《易经》与中国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