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思考

相比一个厉害的人,为什么他能想到的思路,你就想不到?为什么很简单的问题,你会想得很复杂?为什么很复杂的问题,你又会想简单了?这种差距从何而来?就是来自大脑中的思维模式不同。90%的人3种思考模式:

一、碎片式思考:简称胡思乱想症。晚上想出条新路,早上起来走老路。

二、纠结式思考:想多了不知道如何入手,怎么选择都有利弊,左右为难,优柔寡断,

三、表面式思考:想了一下,觉得有点困难,干脆不想了。

对任何事物都只存在于表面化的判断,而真正的高手都是懂得运用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度思考,用最人话的方式讲,叫深思熟虑。

思考可以是漫无目的,但深度思考是一种有轨迹的思维运动。是把问题从混乱到秩序,从表象到本质,从碎片到整体,围绕某个事件的最终结果展开的一系列的思维运动。在大脑里不断做各种推演并修正,最后得出一件事情的“操作步骤”。这是一种逆推思维,果导因思维,多米尼诺思维。就是把一件事的2 3 4 5 6 7 8都在大脑中推演出来了后,再开始做1。就像盖幢大楼,首先重要的不是添砖砌瓦,而是画图纸。盖100层楼和2层楼所打的地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开始没推演好,盖一层想一层,最后楼大概率会塌,所以高手的思想都是穿越时间,穿越空间,在大脑中画图纸。两军对垒时,从双方将领做出作战指挥图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双方战斗的输赢了,这张作战指挥图,本质就是在大脑中已经反复推演无数次画好的图纸。

如何拥有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呢?深度思考10个思考的关键点:

一、动机,是深度思考的起点。就是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或者说,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知道为什么做,比知道怎么做重要万倍。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准确点说是你做一件事的动机,也可以说是你做一件事的欲望。一个人想突破现在的限制,不仅仅体现在智慧上,还体现在对自己的控制力上,越是底层的人,动物化就越严重,就越为自己的欲望所驱动。他们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想走出舒适区。懒惰、拖拉这些被生理驱动的人,连自己的人生都无法掌控,还谈何掌控别人?在你做任何一件重要的事情前,一定要先扪心自问以下3个问题:

1、我为什么做这件事?兴趣?利益?成长?

2、我打算做多久?1年?10年?一辈子?

3、我能为别人贡献什么价值?体力?脑力?全身心投入?

如果不是为了成长,并且愿意一辈子全身心投入去干的事,建议你别去干,不可能有大结果。如果你找到那件你愿意一辈子全身心投入去干,并且可以自我成长的事,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变为一个厉害的人的无限可能性了。

二、战略思维

人生在世,选择无处不在。有些选择是无足轻重的和,比如出差是做高铁还是飞机;有些选择是关乎命运的,比如是留在老家发展还是去北上广深。决定人生命运的,往往就是你的几个关键选择。人生80%的结果,都来自于20%的关键选择。判断选择的轻重缓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可惜绝大多数人在做选择时都是【平均用力】的,大多数人认为只要自己够拼,够努力就能改变命运。他们可以把工作每个细节都做得极其用心,但对于人生大事上的选择,他们却是轻率的、佛系的、漫不经心的。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利益分为两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每个人之所以做的选择不同,就是因为每个人对得失的判断标准不同。有的女人明明婚后发现自己的老公又好赌又花心,根本没有未来,但她就是不愿意离婚,怕万一找不到更好的。总在计算眼前的得失,是一个人没有未来的主要原因。只要不具备未来长期回报的,眼前的利益再高也要狠心放下,狠心放下眼前的利益往往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短期利益表面看是“利”,而放下短期利益表面看是“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两者永远是相互矛盾的。做任何选择,核心就参考一个标准:切掉眼前利益,以未来长期的利益为导向。舍小利换大利,舍短期换长期。

战略思维的核心,不在于【得】,而在于【舍】。先有【舍】才后有【得】。

问:战略选择的本质是什么呢?

答:取舍。

问:取舍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

答:分清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问:取什么?取多少?舍什么?舍多少?

答:舍九取一。只取最重要的那一点,把其余次重要的全部舍弃。

舍九取一的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汇集整合有限的资源,快速实现单点突破。把市场最需要的、自己最擅长的那一件事情投入全部资源,做到极致,而不是什么都想做,都想用。真正的“舍”不是拿起好的,舍掉坏的,而是从10个好的中选择1个或舍去其余9个,而一般人在追求安全感的驱使下很难做出真正的取舍。他们的做法往往是——顺着情绪来,什么都想要,结果兵力分散,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三、未来思维。思考未来,是深度思考的终点,是指长远的目光、以终为始。从未来思考现在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要做什么,未雨绸缪做到心中有数,“吃上顿的时候要想下顿还没有的吃”这就是一种未来思维。比方说,同时有两个选择,A公司薪资、待遇很好,但公司发展已经很成熟了,上升空间很难;B公司薪资待遇一般,但发展潜力很大。这时你是选择当下的利益,还是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多数人会选择A公司,而拥有未来思维的人一定会选择B公司。

穷人和富人在思维上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穷人思考利益回报是站在当下角度,而富人思考利益回报是站在未来角度。这和下象棋是一样的,高手不会计较眼前几个棋子的得失,他的目的是最终“战胜”对方。在做一件事情时,厉害的人从长远的角度去规划和经营自己的人生,走一步能想到后五步该怎么走,甚至能想到七步之内,而走一步看一步的思考方式,只会让人越走越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普通人从不去想未来的问题,所以就总会在当下出大问题。

高手一直在研究未来的问题,所以他的每一个当下都走的很稳,高手每一个当下的现状,都是他过去对未来的思考和布局导致的。比如大多数男人普遍存在35岁事业瓶颈期的“坑”,如果你提前进行人生轨迹上的事业布局,提早付诸行动,多学习高手的思想和一些实用技能,以备不时之需。那么当你面临35岁的“坑”时,肯定不会像没有准备的人那样束手无策、恐慌和迷茫。这个社会对35岁的男人的期望是,他可以领导一群45岁的人,而不是被群20多岁的人所领导。如果你今年已经35岁了,还一事无成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去想你45岁时想实现什么结果?从现在开始为你45岁的结果去布局和行动。30岁的成就来自20岁的布局,40岁的成就来自30岁的布局,过去没有积累就不要指望现在立马能有回报。最可怕的是,你连10年后的自己变成什么样?想都没想过。

思考未来的原则数:大脑活在未来,身体活在当下。用活在未来的大脑指挥活在当下的身体。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是为了眼前利益而做的,基本都没有未来。

四、知识面。知识面是深度思考的基础。现金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越大、越代表你需要极强的分辨能力,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被信息所腐蚀!不断从知识点串联成知识面,这时你就有了强有力的思考参照。仓库里有货,自然就有东西卖。大脑也是如此,需要有你的“存货”。比如,合伙人一起开会有知识面且信息价值高的人往往掌握了话语权,而知识量小,信息价值低的人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只能沉默寡言。

这个世界不存在口才不好的人,只有脑子里没货的人。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见识和眼界。在这个信息飞速更迭的时代,关注领域内的最新动态,大量学习、扩大深度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信息面的原则是:找到你的同行,以及找到思维层级在你之上的高人,深度提升自己的知识面。

五、目标思维。根据耶鲁大学的一组调查数据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1~3年的【短期目标】,只有不到3%的人具有8~10年的【长期目标】。多么惊人的数据!这反映你身边每10个人,几乎就有9个人居然一生都活在迷茫之中!这个调查跟踪了十几年。最后,【没有目标】的那群人成了被救济对象,【目标模糊】的那群人碌碌无为,有【短期目标】的那群人成了“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而具有【长期目标】的那群人成了社会和国家的栋梁。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如你彷徨在没有方向的沙漠,徘徊在没有航向的大海。【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其实是两位一体的,没有【长期目标】的指引,【短期目标】将不知去往何处;没有【短期目标】的支撑,【长期目标】则无法真正落地。【长期目标】是10年后的你是谁?【短期目标】是眼下的碎银几两。你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长期目标】呢?

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很幸运,有正确的榜样引导我。”告诉我你的榜样是谁?我就知道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的人生没有见过几个像样的人,读过几本像样的书,学过几个像样的课程,那么你就无法做出几件像样的事。

偶像决定人生,榜样决定命运。

找到你所在行业或未来想从事行业的偶像,你的偶像就是你的【长期目标】,就是你10年后想成为的那个人,你要学习他、感受他、复制他、对标他、最终目的是超越他。那么你的偶像就换成你所在行业做得最好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你对标的对象。有了【长期目标】以后,你还得把它分解为【短期目标】,再把【短期目标】转化成可操作的“行为数量”。比如年初制定了一年的【短期目标】是减肥20斤,转化到每个月约2斤,转化到每周约0.5斤,0.5斤=1925大卡,跑步20分钟消耗300大卡,那么0.5斤大概需要6个20分钟的跑步。那接下来就好办了,一周内你抽空跑6次20分钟就好了,一年后你肯定可以达成减肥20斤的目标。

六、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是深度思考的后视镜,用来纠正自己的盲区。看一个人的成长速度,就在于他用了多长时间发现自己之前的愚蠢。如果是50岁发现前半辈子很愚蠢,代表50年才成长迭代了一次。如果这个月就发现了自己上个月的愚蠢,代表你一个月就进步了。愚蠢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愚蠢,自我批判最有效的方式是拿别人当面镜子来照出自己的问题。普通人喜欢听好听的话,如同小孩喜欢吃糖,甜而无益。高手喜欢听难听的话,如同大人喜欢喝茶,苦而排毒。

沟通式照镜子是指聆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来弥补自己的思考盲区。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不耻下问是关键,让别人的想法来完善你的想法,获得启发性思考才能助力思考优化升级。想要围猎一只老虎,先要召集助猎者,任何事物经过组合后,都比单一存在更有价值。比如番茄酱和薯条,豆浆和油条,酸菜和方便面……因为任何单一的个人或物体都具备先天的优势和缺陷,只有互补才能让自己完整。

自我批判原则是:提升接受力,不要在乎自我尊严。只有做出结果才有面子,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自我”是自我成功最大的障碍。遇到还不如你的人,要坚定你的想法;遇到和你相当的人,要怀疑你的想法;遇到比你优秀的人,要否定你的想法。

七、洞察规律。洞察规律是深度思考的导航仪,思考问题时要不断刨根问底。弄清楚事实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找到事物的底层规律,才能真正抓到事物的本质与核心。

规律是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永恒不变的。举个例子:你交了个男朋友,然后希望他爱你辈子,仿佛你找到了白马王子,然后自己一股脑把全部感情投入进去,如果你付出太多,对方一定就会付出很少,然后你受伤。如果你很在乎他,他就自然不会很在乎你,最后还是你受伤。如果你对他是100度,他对你也是100度,最后你俩也还是受伤。因为物极必反,100度根本就不是常态,之后一定是掉到80度、60度。每天要刻意维持100度,只会把彼此累死,真正符合规律的方式是70度,凉了在稍微加点热,热了在稍微降降温。很多人受伤,就是没有搞懂爱情的底层规律。爱情的底层规律就是:爱情是偶像剧,婚姻是纪录片;爱情是短暂的,亲情是永恒的;激情是短暂的,平淡是永恒的;伪装的感情是短暂的,真实的利益是永恒的。爱情和婚姻的底层规律本身就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普通人却硬要把爱情和婚姻扯在一个概念里,这就是自己没长大。每个人的成功,从规律思考大多是时代造就的。

洞察规律的原则是:不断观察和反思自己的失败,以及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背后的原因。刨根问底找到他们的共性原因,为自己借鉴。

八、模仿创新。创新是深度思考的引擎。一切财富终极都是思考的变现,无论你是卖有形的产品,还是无形的知识。你都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即你在别人心里等于什么?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想脱落贫穷。首先要脱离贫穷的人想赚到钱,就要先去研究已经赚到钱的人。创新的本质是先抄袭后超越,模仿任何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你自己品牌的独特风格,多数人遵循他人既定的轨迹来做事,成为了别人思考的囚徒。创新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的方法有很多,在对方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乘除即可。学对手的目的,不只是学他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找到他的劣势。任何公司有优点就有缺点,你跟他拼他的优势部分,你这辈子干不过他,你要把他的劣势变成你的优势,集中全部力量打击对手最薄弱环节。

创新的原则是:我是否能做的更好?对方缺点在那里,第一模仿、第二组合、第三优化,创造出全新的自己。快速上手一件新的事情的底层逻辑:

第1步 定位:决定你做什么,不做什么;

第2步 定标:该领域最牛的人或企业;

第3步 对标:先抄袭再超越。

九、利益交换。思考任何问题首先从利益分配入手,就是真正的高手。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对恋人,且矛盾都是表面的假象,背后的真相是利益分配还不够。分钱比讲道理有用一万倍,员工跟着你没有任何的原因,就是想单纯发个财而已。你那些大梦想大道理,离他们太远,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梦想实现了关自己什么事。别人不会做你希望他做的事,别人只会做和他利益相关的事。假设有一头牛,如果你希望牛按照你的意愿去到你想它去的地方,主要会有以下3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推】:站在牛的屁股后面用力推它,因为牛不习惯被推,所以常常发飙,把推它的人踢伤。因此,如果你是用【推】的方法,你就要理解牛的行为,被踢也不要大惊小怪。第二种方法【拉】:站在牛的前面用绳子牵它,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熟悉的牛,你牵它没问题,但问题是你不可能熟悉每一头牛,和你不熟的牛,你牵它,往往它不愿意跟你走。第三种方法【引】:在你期望牛去的地方放一堆青草,让牛自己去,不管你和牛熟不熟,牛都愿意去。驾驭人性的道理差不多,【推】是最费力的,【拉】次之,【引】是最省力的。请你一定要把这个牛的画面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海里,你驾驭人性的功力就远远超过90%的人了。一个人不为一件事操心,不是他人品道德不好,是因为没有和他利益相关。高手看问题不讲道理,只从利益分配出发,分配做到位,问题就迎刃而解。感情和道理都是普通人的世界才相信的东西,真正高手的世界一切都从利益交换出发。当然,凡事都在于【度】的把控:一味的站在道德的角度去要求人,说明自己还没长大;一味的只掏心掏肺的给利益,最后也会养出不知道感恩的人。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给的越多,他会想到的越多,所以要懂得左手激发人的欲望,右手控制人的欲望。这就需要你对人性有深刻的认知和把控。

十、迭代思维。执行力强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为凡事只要先干起来,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越不行动越焦虑,越焦虑越不行动,这是“青蛙”的恶性循环。

我们从小被教育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但我们大多数时候只做到了三思,却没做到后行。为什么呢?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情前,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认为市场竞争太激烈,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一步步地陷入做与不做的犹豫中,凡事只有先干起来,才有机会迭代精进。你需要做计划,但不能总是在做计划。有了大致的计划后行动起来,然后再不断地调整下一个阶段的计划,这样你就领先90%的人了。99%都是问题,凡事做99%都能解决,人生必然会有坎坷和失败,这都是正常的。只要你的【长期目标】不动摇,你的方向没错,路随远,行则将至!强烈的企图心,舍九取一的战略抉择,清晰的未来方向,庞大的知识面,明确的目标,时刻的自我批判,遵循事物背后的规律,不断模仿创新产品,了悟人性自私的本质,持续迭代精进,这就是普通人获得成功必备的10个思维模型,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和思维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创新思维的特征
普通人如何深度思考做出精准判断?
让你从短期思维转变为长期思维的一本书!
再牛逼的人物,也只不过是在重复这5步,深度干货
如何运用OGSM方法,高效地实现目标?
你的格局,决定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