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兆来两篇

李兆来两篇

/李兆来

一、龙山赋

巨合古城,谭国故都。邑居河岱,地界齐鲁。群山逶迤南来,至此势断;双河蜿蜒北去,环城汇聚。虎踞龙盘,拥历下之首镇;凤翥鸾翔,耀济南之旧居。最美村镇誉华夏,圣域灵光曜土。

尘世沧桑,物换星移。观九千年文化,刀耕火种;看东国人繁衍,渔牧种植。西河遗存,红砂褐陶代石器;城崖圣地,蛋壳黑陶亮如漆。昔三皇五帝,东夷归夏;及文王灭商,谭国封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既往既来,佻佻公子。谭大夫咏《大东》,潸焉出涕;孟尝君逐于齐,拾子迎之。桓公兴师,伐而不有;襄王黜狄,殃及池鱼。迄至秦亡汉兴,先封巨合侯,刘发设置马驿;后建济南国,曹操肃整吏治。乃有汉武废诸侯,陷赵周于囹圄;耿弇战张步,斩费邑于巨里。岁月更迭,白驹过隙。金元改般水城,古城坚如盘石;赵宋更龙山镇,雄镇岿然屹立。

伏以钟灵之地,必生英杰才俊;文魁之乡,更招贤达哲人。秦琼后裔,防御使武功盖世;曲阜迁客,承德郎尚德恪勤。陈凤仪龙宫取仙药,赵文林孝友事堂亲。王元复隐居著《尔言》,李廷兰救难扶贫困。进士公敕封朝议大夫,农家妇旌表节孝儒人。碧梧栖鸾凤,龙乡汇佳宾。李中麓筑楼,逍遥吏儒又归农;苏东坡赏雪,翻作阳关断肠吟。张之洞踏青,山色双双齐入画;谭嗣同修阁,慷慨解囊助乡亲。更有长亭送别,尽诵高歌,异乡会友,纷呈妙文。吴翰林观“芳草未秋色”,马知府看“青山围旧屯”。谢学士听“犬吠闻人语”,李知州叹“平生苦为吟”。钟县令自《龙山晓发》,“清霜飞尽曙星摧,金虎沉云月似灰”;李邑侯游《春日龙山》,“长桥如带草如茵,春风几度送行人。”字句珠玑织锦绣,青史铭志赤子心。

观近代古镇,九衢纵横,房舍毗连。三山不显,九钟一点。七十二庙应地煞,四门不对出高官,三十六桥占天罡,隔河遥对杏花园。烟墩巍巍,起狼烟以传烽火;翁仲俨俨,揖王陵而拱皇天。太平寺,栖霞观,梵音道号结法缘;韩信桥、广济桥,商旅往来人声喧。东泉居,鸿吉堂,前街鳞次皆商铺;隆顺居,春林堂,后街栉比尽马店。齐鲁通衢,店小二迎来送往马号铃响;章历馆驿,众官员暮留朝去邸报飞传。继往开来播薪火,东国雄藩越千年。

看今日龙山,物阜民丰,繁荣昌盛。馆所辉丽,楼房齐整。路畅灯亮,柳暗花明。市场熙熙攘攘,街道车水马龙。村镇百业兴隆,民众歌舞升平。赞曰:

青山不显隐神灵,碧水常萦藏蛟龙。

黄钟大吕融古韵,紫气东来荡春风。 

 

二、冒雪游泰山

题目叫游泰山,而不叫登泰山,是因为此行乘车直达中天门,继而乘坐索道揽车抵南天门,漫步极顶而未攀登,仅一游而已。

上次登泰山是在1968年夏季,在那“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在泰安煤校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我以章丘县革命委员会委员、章丘县小学教师红色造反团总指挥的身份参加了学习班,在一个多月的学习生活中,除了学“最新指示”就是登泰山,每周最少三次。

泰安煤校就在岱宗坊东邻,我们早饭后出发,一路小跑,爬到玉皇顶返回,来回不到三个小时,不耽误吃午饭。那时正在“破四旧”,泰山的文物古迹、寺院殿堂或扫荡殆尽,或封存闭锁,登山只能看山石林泉,见不到历史文化,那时对泰山的印象只是高大而已,与章丘的胡山、长白山并无不同之处。改革开放以后,泰山恢复了“五岳独尊”的历史真面目,经过大力开发旅游事业,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近年来,曾多次发愿去亲近久违的泰山,也因工作需要,几次去过泰安,却只游赏了岱庙,与泰山擦肩而过,一直没有登上泰山极顶。不料在无意插柳的一次不经意活动中,竟有幸登上了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泰山。

2010年4月14日,为编写《龙山村志》,龙山三村党支部书记赵克村组织有关人员到泰安市采访当年泰安地区驻龙山工作组的同志,我和编写组的宁荫棠、于夫应邀前往。泰安市政协副主席于连荣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人抵达泰安后,她首先安排秘书陪同我们游览泰山。

上午八点,天空雾濛濛的,我们乘坐接待大巴从天外天车场出发,沿西麓登山,导游小姐操着一口熟练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着泰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沿途的景致:泰山形成于24亿至28亿年前,海拔1545米,因位于太阳升起的东方、崛起于齐鲁平原、有着独特的帝王封禅文化被誉为“五岳之首”。先后有12位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清代乾隆皇帝就曾10次朝拜泰山,6次登上岱顶,故云“泰山安则天下安,泰山安则四海安”。而老百姓对泰山的崇拜则是因为泰山奶奶不仅给人们赐福保平安,还能给人赐子继嗣。至于降妖除魔、镇宅避邪的“泰山石敢当”,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石文化。她还介绍了《西游记》对泰山情有独钟,泰山上有45处景点载入《西游记》中,如傲来峰、扇子崖、南天门等。沿途边听边看,观赏了与济南趵突泉相通的黑龙潭、建于南北朝的竹林寺,很快到达中天门。这时天色越阴越暗,飘飘洒洒地下起小雪来。都说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如今清明过去十多天了,这里居然还在下雪,真是稀奇。

这天正逢农历三月初一,拜山祭神的香客特别多。山上气温骤降,我们赶紧钻进索道的揽车里。泰山索道全长2078米,经过高科技的改造,攀升时又平稳、又舒适,颇有坐飞机的感觉。雪越下越大,透过窗玻璃,依稀看到山苍苍、树莽莽,给人以如梦似幻的虚无感。偶尔云雾淡薄处,可见下面的游客正费力地攀登十八盘。导游小姐介绍说,泰山从山脚到极顶共有108个弯,传说过去有108名卫士守护,后来变成星宿下凡,成为梁山108条好汉。十八盘是泰山最陡处,接连363级台阶。据说秦始皇封禅时,差役用轿抬着,走一段路要休息一会,一共休息18次,因为差役太劳累,盼望停轿休息,故名18盼,后人以音传讹,叫成18盘。说话间揽车已到南天门,开始了正规的游程。

雪中观泰山,别有一番景致和情趣。峰峦时隐时现,松柏浓淡相间,时而云笼雾罩,天地混沌一色;时而雪片纷飞,眼前茫茫一片。枝叶挂冰,顷刻成琉璃世界;游客披雪,顿时变鹤发童颜。云浮傲来峰,如东海蓬瀛;雾迷玉皇顶,似凌霄宝殿。松盖盘道,恍然帝王封禅;峰岩结晶,疑似越海八仙。天桥凌空,苍穹隐现长虹;寺庙铺银,时显玉宇仙宫。

我们披雪踏冰,一步一滑地从南天门步入天街。只见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纷纷涌进未了轩、碧霞祠,玉皇庙,顶礼膜拜,虔诚祈祷。“登泰山,保平安”,一时烟雾交织,热气腾腾,人影憧憧,热闹非凡。碧霞祠正殿悬挂一副金字楹联:“玄门日会龙门客,道院时接翰院宾”,道出了中国道教和儒学亲密无间的渊源。我们是槛外人,与神佛无缘,只顾兴致勃勃地观看满山遍布的泰山石刻:有的苍劲庄严,有的龙飞凤舞,有的连篇累牍,有的只字皆无,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我们在唐玄宗刻碑《泰山记铭》旁找到了章丘先贤李格非的题字和李清照之夫赵明诚题写的“青壁丹崖”,顿生一种亲切之感。登上玉皇顶,置身真仙境。放眼天地间,万里雪花飘。岱宗夫如何,齐鲁尽琼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到山下,居然云开日出,片雪皆无。回首顶峰,依旧乌云弥漫,风骤雪酣。真是山上山下两重天。我们赶到山脚下的泉盛酒店,一边开会座谈,一边共进午餐。当年驻龙山村工作组的六位同志兴高采烈地回忆起三十二年前那段不寻常的经历:

那是在1977年9月,泰安地区派出由于连荣任组长,栾炳祥任副组长的农业学大寨工作组,进驻章丘县平陵公社龙山村,全组8名成员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协助龙山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受到村民的爱戴和拥护。一年多的共同生活中,与龙山村民结成深厚的友谊,龙山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主人情重,宾客意浓,大家边座谈边吃饭,酒酣之际,时任龙山大队大队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的李永简感慨万端,即席朗诵起来:“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下午,主人陪同我们游览了岱庙。这里是历代帝王奉祀泰山神、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创于秦汉,拓于唐宋,历代重修,旧称“东岳庙”,俗称“泰庙”。主殿为天贶殿,与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庭式建筑。庙内保存历代石碑300余通,最珍贵的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秦代李斯小篆碑。岱庙与泰山是一部记载中国历史文化最厚重的教科书,更是中华传承文明光耀世界的一座丰碑。

此行游泰山,与前次登山相隔近半世纪,祖国的社会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泰山也从过去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老妪返老还童,变成雍容华贵、满身珠光宝气的贵妇人,真正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

李兆来,笔名文侠(1947——),退休公务员。在各级报刋杂志发表小说、杂文、诗歌等百多万字,出版长篇小说《李开先》,文学作品集《居闲集》《乡音集》《东篱集》等,参加编篡《千年古县章丘》《章丘政协志》《章丘工业志》等二十多部,曾任章丘作协副主席,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章丘作家协会顾问。

文字编辑:刘玉荣

平台编辑:四面八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遍大山之【冬游泰山】
念奴娇 · 登泰山
中华寺庙 泰山专辑
泰山,总归要去一趟!五岳独尊之泰山攻略(含夜爬)
泰山:华夏的图腾
山东泰安:五岳独尊话泰山(图)|南天门|岱庙|泰安|泰山|玉皇顶|碧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