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
文/范明甫
随谈杂感
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很多时候,我都有这种感,矛盾感很强,也很纠结,有时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影响。
《Getting Things Done》中文名《搞定》,作者是美国戴维艾伦,听完这本书后,后感觉在说我,因为我对号入座了。
以前,也会把事情分为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是执行起来还是杂乱无章,紧着紧急的做。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天都忙碌不堪。
一直以来,我都有拖延情况,事情一多,就不再从容,只想偷会儿懒,等一下再做吧,明知有拖延的情况,还是依然如故。
听完这本书后,才算真正的了解的拖延的原因,那就是太“聪明”了!这不是自夸,而是有道理的。
有一个研究特别有意思,越是精明的人延误的事情会越多,为什么呢?事实上在那些最聪明的人所列出的清单上的未解决的和未确定的事情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因为他们的感悟能力,可以在大脑中充分的展现出执行工作时将会遇到的困境,以及如果工作失败了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瞬间他们就变得躁动不安,然后就放弃了。
有人说拖延症是来自于完美主义,因为你的大脑反应太快,你能够看到做这件事情的种种困难,还能预料到,如果做不好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怕承受这种被人批评的后果,所以你的办法是:我实在没办法拖到最后一刻才做的,请你不要批评我。所以很多人拖延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给自己留一个余地和借口:不是我做不好,你可以理解吧,我只剩两天了!但是你为什么要只剩两天才做这件事呢?所以很多人愿意跟别人炫耀自己有拖延症,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全力以赴之后还会遭受批评的可能!
别人的批评就那么重要吗?所以如果你能够想明白说,别人的批评其实有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你在别人的眼里并不是被整天盯着的焦点人物对吧?你完全就可以放松一点,古人讲叫行所当行,做你自己该做的事儿,到点了就做,就别拖延。
为什么像许三多、阿甘这样的人,他反倒能够把一个事儿很快的做出来的?阿甘说要去开一个捕虾船,他脑子里根本没有想过说这是有多么难,这是有多么惨淡,他答应朋友了他就一定要去做对吧?所以大脑越简单,他们做事的执行力反过来可能会越强。所以,要向他们学习,简单一点,认真一些,其实就没有那么多拖延症了。
反观自己,写随笔这件事,我一直在心里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1000字以上,还要有主题,尽量对得起读者,这样一来,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就不能坐下来认真的写,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也就出现断更的情况,自己还觉得挺遗憾的,导致心情低落。其实,不必要非要写1000字以上,有多少写多少,积少成多也不错。
再比如看书,有这个愿望,想让自己多读几本书,就想着有时间真正的坐下来看书,而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又成了自己未能完成的愿望。现在想来,应该是看几页算几页,看总比不看要强。有时间多看,没时间少看甚至不看,这才是正常的状态。不能让自己变得压抑,不必成为生活中的负担。
这样想开一点,关键是没有了压力,形成不拖延的好习惯才是最关键的。别想那么多,有事就去做,不要瞻前顾后,没人在意你做得好不好,关键你要做事情,这样才会让事情越来越少。这样一来,依然完美!
明甫其实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