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魏 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标志着党中央在“四化同步”中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把农业现代化列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深入,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体系更加清晰,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建设现代农业都将是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而农业机械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承载性和助力性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生产工具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之基础

  在农业生产中,用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这是人类深刻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从我国的实践看,农业机械化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其直接成果在于实现了三个“解放”,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多数农民搞饭吃的局面;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靠人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不仅为“三农”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而完成这一目标决不单是农业农艺手段所能胜任的,单纯强调育种、作物布局、优良品种、生物技术等是不能实现的,任何先进的农艺措施在它最终获得与其配套的相应机械技术实施之前,都不会大面积、大规模应用,也无法显示其高产高效特性,只有与机械化相配套,实现农艺和农机的高度融合,才会形成巨大的现实社会生产力。可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科技载体、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通过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并与其它现代化措施紧密结合,形成集成效应,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助推作用突出

  农业机械化不仅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而且机械化作业实现的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以及推广环保新技术带来的技术集成、资源节约和生态效应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最集中和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到田靠农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科技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也带来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新需求和发挥农机化作用的新空间。农业机械化正深刻影响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机械化将最新工程技术和最高农业种植要求固化在农业机械产品和作业使用上,将面向千万单个农户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过程转变为以标准化的形式集中在机械物化农业技术以及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机手身上。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主体,尤其是在农业劳动力数量、素质结构性下降的今天,良种、良法的推广和使用,必然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要与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否则难以有效推广实施。

  2、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使得在任何地方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尤其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我市的蔬菜、食用菌产业,蚕桑、畜禽养殖业等。可以说,农业设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又一个重要标志。而设施农业推动了农业工厂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施农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农业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控制、机械化操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成为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装备的重要平台。另外,现代农业又是一体化产业,农业关联产业通过产业化经营的利益纽带连接为一个整体,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工商资本以大量现代农业装备的形式注入农业,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农业带入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3、农业机械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装备的快速增长,必然要求农民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和相关技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目前活跃在我市农村的6万余名农机手,大多是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好身体素质的中青年农民,其中的农机合作组织成员和农机大户、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懂农艺技术、会操作机械、善于经营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也是农村依靠农业致富的排头兵。因此,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以此为纽带,能够培养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

  目前我市农业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1%,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根本性转变,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重要阶段,进入了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贯穿农业机械化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

  1、政策强机,努力创优农机化发展环境。构建综合配套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是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惠农政策扶持农机化发展,获得显著效果,其中最具力度和效果的当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后,在农机化政策取向上,在帮助农民买得起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用得好、增效益的问题;解决农民筹集资金困难,不仅需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还需要配套的农机具抵押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调动农民应用重点技术的积极性,不仅需要加大技术推广投入,还需要重点环节作业费用补贴政策;培育扩大农机作业市场,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不仅需要税费减免政策,还需要信贷优惠、用地支持、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用油保供等措施;保障农民人身财产安全,不仅需要相关保险保费优惠、补贴政策,还需要免费上牌、免费年检等政策。这些政策目前在我市有的还没破题,有的在部分县(市、区)虽有探索和实践,但力度小、范围窄,尚未形成稳定的政策体系。为此各级农机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政府支持,用足、用好、用活当前的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创新、丰富农机化政策措施,推动农机化扶持政策具体化、项目化、配套化,切实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更好、更全方位、更持久地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2、科技兴机,大力推广农机化适用技术。我市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中级快速发展阶段,不仅要有量的提高,更要有质的提升,为此要把应用现代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作为工作的基本着力点。一是要在种植业机械化领域大力推广先进、成熟、实用农机化新技术,如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机械收获等,努力扩大覆盖面,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要围绕各区域优势产业,抓好薯类、设施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林果业等特色产业机械化的推广示范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三是要以规模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平台,积极创建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开展适应性试验和机具配套化研究,集成和融合机具、品种、栽培等农机农艺技术,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让农民对农机化工程技术看得见、信得过、学得会,并迅速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使之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农机技术人才培训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科技人才项目承包机制,努力提高我市农机科技示范水平。

  3、产业富机,快速提高农机化应用水平。实践证明,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机械效能为主要目的的农机社会化、产业化服务模式,是解决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大生产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积极培育新型农机化发展主体,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产业化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市虽然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等都在探索实践和完善之中,要使其完全成熟起来,完全承担起农业生产任务,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今后要在政策导向、投入倾向、培育市场、典型引路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扶持培育一大批农机大户和更多自我发展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运作规范的农机合作经营服务组织,加快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通过市场对农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克服家家买机械,户户有农机的不合理现象,从而实现农机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提升农机化整体运行效益,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

  4、服务惠机,不断完善农机化发展保障体系。这里所讲的“服务”专指农机化公共服务,是指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由政府部门及其机构为主体提供,以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民群众需求的公益性服务,主要包括面向社会开展的农机化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教育培训和信息宣传等服务内容。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本保障。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全社会重视农机化工作的时机,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公益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条件手段,引导其围绕农民生产需求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创新农机化发展工作机制。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和一项管理创新,能在不改变投入要素的情况下产生的巨大的合力、深远的影响,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农机部门要强化统筹功能,探索建立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实现重要工作信息共享,重大工作紧密联动、步调一致。要强化绩效考核,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和机构队伍活力,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公开、透明、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农业机械化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
宗锦耀在中国农机学会成立50年纪念会上致辞
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与引领<br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机化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
谈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政策、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将加速整合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