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休闲农业开发新模式

 


休闲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都市田园

都市田园农业休闲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都市田园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养殖区域,并在区域中融入休闲、娱乐等元素,同时打造出景观性较强的田园风光以吸引受众,既能顺应城市化的发展,也可满足都市人休闲旅游需求。

二、农业综合体

农业综合体是一种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它在农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服务功能,以农业为依托,集合工业、旅游、创意、研发、商贸、储运、地产、娱乐、会展、博览等三种以上的相关产业为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经营的同时,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这种休闲农业模式既可以是一个农业园、一个农业区域、也可以是一个主题产业或者一个卖场,只要具备农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就都有可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将其发展成农业综合体。

三、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最早是由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提出的。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中国,田园城市的构建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凡,是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城市或者区域而言,田园城市的构建将提升城市功能、扩展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生态文明。它是城乡统筹建设的典型性项目,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的改造、农业产业升级、惠民富民等诸多问题。

四、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是北京及河北地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模式,针对的是多山少水的自然资源区域,它的资源特性明显,一般在沟域内规模化开发鱼塘,或者大面积种植果树等赏花摘果,立足农业、林业或者渔业,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通过旅游带动农业发展和品质提升,打造特色休闲农业,是集生态建设、沟道治理、生态产业培育和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创新型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沟域经济的延伸性很强,它代表了一类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地区可以选择的开发模式。如果以此为借鉴,针对特殊地域寻找特色,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实现功能完善,既可打造出更多经济模式,如水域经济、河域经济等,在更广泛的区域应用。

五、大园小镇

大园小镇的农业开发模式是一种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所谓“大园”,就是指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成熟的或者正在规划的大型农业园区,而“小镇”则是符合园区特色和整体风格,满足园区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服务配套功能的新农村建设、旅游地产开发,或用以突出园区特色的重点项目。“小镇”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改造,也可以是重新规划开发的,它兼具服务与集散功能,与整个园区有机结合、相互配套。

大园小镇是结合景区中或者景区周边的新农村,统筹规划开发,避免在景区规划过程中涉及农村拆迁和农民转移问题,有效地控制开发成本的同时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渠道;而有生气的农民生活和民俗活动又可以为园区增添文化神韵,两者相辅相成。

六、A.R.D模式

A.R.D是一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休闲农业聚集区(Agriculture Recreation District)的简称,旨在于大城市近郊打造一个休闲娱乐区,基础上依托农业,而又不局限于农业本身,与其它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相比,它更侧重休闲娱乐功能以及农业体验功能。

通过农业形式主打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不仅有效利用了资源,也大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充分满足城市人群亲近乡村渴望自然的心理。

七、国家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公园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应该规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农业公园。它可以是一个县、市或者多个园区相结合的区域,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大型园区,应该具备资源差异性大,代表性突出等特点。

国家农业公园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与代表性,它着重突出自然生态景观,“农味儿”十足,游客可以在游览风景的同时获取农业知识,甚至可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它的设计更具景观性与布局性,将公园建设与该区域农业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展示农业文化的同时创造了收益,休闲娱乐大众的同时促进农业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虽然我国暂时没有国家级的农业公园,但已有一些小型的农业公园在尝试以这种模式开发休闲农业。提出这种构想,希望能在不断研究与探索中丰富完善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模式。

八、农情小镇

农情小镇也是一种创新型休闲农业模式。它的发展对象一般是城市规划中要被吞掉或者被孤立的村庄,通过在现有的乡村资源基础上进行改造,结合农业、新农村建设,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展示农业文化的旅游产品,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旅游产品出现,也可以以旅游地产的形式出现。

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休闲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日庆典、民间歌舞等休闲活动,增加农业休闲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

农情小镇的开发模式保留了村落原有的风格与农味儿,使当地村民可以“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种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的八种创新模式
广西省南宁市山水田园小镇:将地域的山水乐活精神,汇聚成田园小镇集群
最近大火的“田园综合体”是什么?在农村怎么搞?
田园综合体,大概念后的实际运营管理到底如何操作?
上海 东方假日田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