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常态下对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的再认识——安徽省农机管理局副局长江洪银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大家十分熟悉的话题,我既不想简单重复一些老旧的观点,也不想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下面,我着重就新常态下,如何看待与把握秸秆机械化处理,特别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秸秆还田机械化问题,谈点体会与各位同仁作一交流。


第一、对农作物秸秆的认识。

农作物秸秆是利弊共存的资源、爱恨交加的宝物、褒贬不一的对象。它的综合利用问题一直是农业急需、农民急盼、政府急切、部门急务、社会“急眼”的话题。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时代,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建造房屋遮风挡雨,烧火做饭供热取暖,饲养家畜沤肥还田。随着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成为了主要利用的途径。但是无论秸秆怎么利用,简言之就是秸秆的“还田”或“离田”,还田注重的是效果,离田讲究的是成本,两者归结点是效益。还田或离田重要手段是机械。


第二、新常态下的农机化。

我国农机化历经“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化作业水平逐年提升,农机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了658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5%,为中国粮食“十二连增”和农民收入“十二连快”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奠定了坚实的装备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当前,提高农机装备数量是加快机械替代劳力步伐、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之需;提高农机装备的使用效率,农业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这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常态。为此,如何适应新常态,加快秸秆处理机械化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秸秆处理机械化的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机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产品生产形势需要农机化的强力支撑:价格天花板、成本刚性升、补贴踏黄线、安全亮红灯。


第三、对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再认识。

1、秸秆还田机械包括哪些?(动力+机具)秸秆切碎装置(2014年数字4万台)、秸秆粉碎还田机(2015年49800台)、大型旋耕机(2万台+2015年13000)、免耕播种机(2015年23000台)、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2015年2万台)

目前的农业机械功能可以够满足现实秸秆“还田”或“离田”的需要吗?

2、怎么看待秸秆禁烧、收割限茬、秸秆还田之间的关系?由政府主导以秸秆禁烧为目的的“保帽子”工程,倒逼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马力拖拉机和重型秸秆处理、种植机械等数量猛增,导致了农机补贴资金缺口过大,打破了市场固有的规律,各类潜在风险加大。

3、问题提出

(1)秸秆还田到底需要多少机械?

(2)秸秆还田到底需要多少资金?

(3)秸秆还田技术路径该怎么走?

(4)秸秆还田如何实施效果最佳?

……?


4、问题思考:

秸秆还田机械化——

“一笔清晰的糊涂账”


秸秆还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秸秆还田工作=理论+实践+行政

秸秆还田实施=智力+精力+财力


基本观点:

1、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推广是最“靠谱”的选择。

2、对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要全面理解、深刻认识。

3、秸秆还田机械化要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常态、新要求。

4、农业机械化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机的作用已经不是人畜力劳动的简单替代,而是要通过组织农机化生产,在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节本、降耗、提质、增效,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从而促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年农机市场预测分析(二):农机需求的机会点有哪些?
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四川郫都:播种精确到1厘米 开启现代农业“加速度”
孟津跻身全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浅谈农机化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