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红顺:重新厘定符合新课标、新课堂的40个课堂理念新思维

新视域:重新厘定符合新课标、新课堂的40个课堂理念新思维

在阅读、借鉴专家观点基础上,再加上自我反思、感悟,重新厘定了符合新课标、新课堂的40个课堂理念新思维,与同行分享。

 1  课堂可以'预设″,决不能“预演”。

 2  学生可成为教师'粉丝″,决不能变为'课托'。

 3  留机会给学生犯错,不随意截断学生犯错的思维“进程”。学生'过错'不能'错过',践行容错、融错、荣错的化错教育,变“事故”为“故事”。

 4  课堂上学生'开心″还要'开窍″。

 5  变'参加'小组学习为'参与″小组学习。

 6  关注活动多少更要关注活动有效。

 7  关注'高行为活动″还要关注″高认知行为'。

 8  关注目标设计还要关注目标达成。

 9  课堂要'看到学生″还要'看懂学生″。

 10  关注“生活情境″还要关注'生活应用″。

 11  大单元教学中的“大″不能单纯理解为内容整合的大。

 12  教透不能理解为知识层面教细、教深。

 13  课堂上教师要从原来在前头'铺路″为在后头'补路”,学生变原来在后头“走路″为到前头'探路'。

 14  课堂要从教师先教学、学生后仿学变为学生先试学、教师后导学。

 15  合作学习并不是自由交流,而是在一定时机、合适内容、合理分工、有效组织的高效交流。消解合而不做、作而不合、合而乱作现象,强化有需求、有序、生成性、真合作。

 16  学习任务设计要兼顾学生智能公平,同一任务可以多元智能视角多元设计。

 17  尊重学生起点思维水平,更要引导思维发展,关注解法多元化更要关注解法最优化。

 18  减少教师搀扶式的纠错!让学生学会主动纠错、自己纠错!

 19  课堂上要从迁就、迎合学困生对其浅层次尊重、获得短暂快乐走向对学困生高层次尊重并让其的获得真快乐。

 20  深度学习不能于讲解难题、直奔高阶思维、低通路模仿迁移划等号。

 21  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或许他学得很快乐,但不一定会提高学习的效果。要从普通练习走向刻意练习、后刻意练习,实现科学高效'学″:按照记忆曲线间隔学;不同场景用不同方式学;同一个内容变换学;自我测试提取反馈学;新旧连接建构学。延长复习时间后刻意练习学。

 22  课堂不能一味追求孩子喜欢、有兴趣,而孩子无成长、无发展。

 23  课堂学习要从抄笔记到做笔记。

 24  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生“学不会的”而不是教学生“不会的”。

 25  课堂要去教师主导化而不是去教师化。

 26  课堂要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27  课堂上是放手而不是放纵、放羊。

 28  课堂上学生探究要体现学科特色深度探究即学科实践活动,而不是同质化、浅层化泛泛、套路化走流程。

 29  从三维目标时代追求的是高效率学习,走向素养时代强调的是高价值学习(高价值前提下的高效率学习)。

 30  从三维目标时代旨在实现'教学合一',走向素养时代旨在实现'教学做合一″。

 31  从三维目标时代旨在破解'满堂灌'问题,走向素养目标时代旨在破解'满堂问'问题(围绕大概念设计实施核心问题)。

 32  从三维目标时代突出学习方式变革(自主、合作、探究)改革,走向素养目标时代重在教学目标设计达成改革。

 33  三维目标时代进行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变革,走向素养目标时代推行的是课程内容结构化前提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前者重课时设计,后者突出以大概念为结构单元的单元设计与课时设计。即要从偏重碎片化课时设计过渡到大概念统领的单元设计;教学设计重心从学程设计拓展到有学习支架、方法、策略、工具、量表等多维的学习设计;学习结果要有整体作品或成果,要学习效果可视化呈现。

 34  从三维目标时代强调全面知识理解的教学评一体化,走向素养目标时代以学习质量标准、借助大概念教学来落实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单拿评价环节来说,前者重在练习、活动设计,后者重在大情景下任务设计。

 35  从三维目标时代对课标个性化理解的随意命题,走向素养目标时代强调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前提下,多维目标取代双维目标的依标命题设计。

 36  学习过程定位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更要重视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既要重视具体→具体近迁移(低通路迁移),更要重视大概念运用,即具体→抽象→具体的远迁移(高通路迁移)。

 37  课堂要从单从知识、方法维度的课堂小结、课堂整理,进化为关注大概念的思维的内化、关联、迁移的学后反思。

 38  教师从学科教学→学科课程→学科教育→人的教育→达成课标'三有'育人目标。即教师要从过去单一课堂意识要提升到从课程意识、教育意识看教学,把课堂串成课程。

 39  学习驱动要从偏重点燃、激励、激发兴趣的外驱动,走向学生自我系统、元认识系统首先参与的内驱动,设计可操作性的驱动性任务非常关健。

 40  教师在课堂角色的从单一施教者,还要变成学习任务设计者,学习过程调控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即学习策划师、指导师。



END


来源 | 变压器王红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公开课、观摩课应注意的细节
新课标实施新进展②|落实“学习任务群”理念的路径与建议
核心素养下如何听课、评课?
核心素养下,观课议课的策略和技巧
未来已来,你来不来?新时代,变成为常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