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性之同与异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对某一个人之秉性作评价时,常会这样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秉性与本性似乎有点相似,其实两者相去甚远。本性又称禀性,是人先天之性。秉性指后天所形成的习性。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之本性也就是指天性,道家讲人之本性是天人未分,心物一体最初的无为无不为的混沌状态。道家强调返璞归真,就是引导人们摆脱俗世对人身体与意识方面的禁制,回归到天人未分、心物一体的人的本真存在状态,达到玄暝默然无为无不为的道的境界。

人之本性,释家称真如自性,如真清净不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千佛一如,万法一念,性相归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天地万物皆有佛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人之禀性本自清净不动。在此我们反观一个问题,真如自性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呢?说同不对,说异也不对,应该说非同非异。佛法是不二法,从中道才能说清楚,故说“一真心”非同非异。也就是说,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

为什么呢?其一,因为一切诸法唯一真如,众生佛性平等无差别,所以我们不能说不同,即“非异”。又因为每个人的根性是有差别的,故又不能说相同,即“非同”。其二,因为真心不守自性,随善缘而净,随恶缘而染,随缘分异,故说“非同”。又因为真心随缘不失自性,真心随缘不变,所以也不能说不同,即“非异”。其三,反观天地万物,亦乃非同非异,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道家讲阴阳相合),故说“非异”。又因为组成天地万物之个体有差异,地水火风好比四个元素,这四个元素不同的组合而成不同的个体。所以又“非同”。由此可见,人之本性,非同非异。

圣人与凡人,非一非异,何以故?圣人与凡人,性自平等,同一真如,圣凡非二,圣凡非异。这里的“一”表同一、相同之意,也就是说不能把圣人和凡人识为不同之人啊。那如果把圣人与凡人说成相同之人,这也不对啊。圣人与凡人最本质的区别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凡人之所以叫凡人,因凡人以世间有为之法则去思考问题,凡人认为非同即异,非异即同。凡人在二元对待的思维方式中,便生诸惑,显现不出智慧。圣人修无为,于不二境,悟入无分别之平等觉,圣人以智慧观二元,万法是圆融、圆通的。凡人起烦恼,圣人显菩提,凡人与圣人区别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质的差异。

庄子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意思是没有天地万物,也就没有我的存在,没有我(识心的分别观察),天地万物又如何能够存在呢?

世界一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就是世界之普遍联系。万物与我互为存在条件,万物与我的存在就是这种关系的存在,并不是因为万物与我的存在之后才有了这种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万物与我的存在。因为先天之性本源是先天一炁,是天人未分,心物一体的本真存在。

“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先天之性本虚无,万物真性皆自空。如果我们把先天真如自性说成是唯一,那么人之本性是非异。而这个一是万物之本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为异,人之本性非同。

如果你能一下开悟,世间、去世间不二圆融,也就不会为人性之同与异而强词夺理。道不可言啊,把人之本性用同和异去分别对待,这已经落入无明了。世界是一个整体,彼无同异,同异不二,同异即一。人之本性,非一非异,即一即异,一即无量(异),无量(异)即一。人之本性非同非异,即同即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 灭情复性
老子的教育思想
从性恶谈到性善
由「道」说「性」
道家哲学的人性论
老子论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