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O药更新患者援助项目,“好药不贵”梦想照进现实

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人称“O药”),大概是中国肿瘤患者最熟悉的PD-1单抗。

作为全球第一款PD-1单抗,当O药的名字在2015年前后出现在中国患者视野中时,很多病友都因其在临床试验中呈现的生存数据重燃了希望。毕竟,在让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概念到来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太过漫长的等待。

时至今日,O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批11个癌种的适应症,使59万肿瘤患者从中获益。而如何提升药物的可及性,让更多中国患者能够从这款经典的PD-1抗体药物中分享医药创新的成果,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12月24日,中国癌症基金会再次更新了O药患者援助项目方案。根据新方案,患者使用O药进行规范治疗的年度自付费用可较上市费用降低75%左右,治疗疾病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降低。新方案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

在与癌共舞论坛,一些老病友从2014年起就在持续关注O药。

算笔经济账:

减轻初始治疗压力,降低全年治疗费用

新升级的O药患者援助方案由原来的“首次3+3,后续3+4循环”调整为年度“3+3,后续3+X”循环,符合项目入组标准的病友们只需在每年度内首次自费购药3次,即可获得三次药品援助。再自费购药3次,便可获得该年度内剩余的所有药品援助。

也就是说,参与新版患者援助项目的病友们每年只需自付6次费用,就能够获得规范治疗一整年所需的O药。

并且,这个患者援助计划还可以在下一年度重复申请,直至项目终止或疾病进展。

(以60公斤体重为例,剂量3毫克/公斤,每两周一次)

本次患者援助项目方案调整,是中国癌症基金会2020年度内做出的第三次调整。新方案延续了减轻患者初始治疗压力的思路,并进一步降低规范治疗下的年度自付费用

有些病友可能会好奇:

患者援助计划中,“3+3,3+X”的方案是从何而来,背后又有哪些考量呢?

尝试门槛更低

一项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期刊》的研究表明,多数肿瘤患者在PD-1治疗进行到第12周时,已经产生应答,而根据首轮“3+3”的新版患者援助方案,完成6个用药周期恰好是12周时间。此时,患者刚好可以进行用药后的初步评效,判断自己是否能够从PD-1治疗中获益。

如果获益,则继续治疗,如无获益,则及时寻找其他治疗方案。首轮“3+3”方案,恰好踩在了时间与经济的效率平衡点上。

治病钱要花得明明白白,我们不妨一起来算一下。

以体重60kg的患者为例,O药使用剂量为3mg/kg,则该患者每一疗程需使用O药180mg,2周一次。目前O药100mg规格药物的市场价格为9260元,40mg的价格为4591元。那么,每疗程(100mg+40mg*2)的总费用为18,442元。

通过患者援助计划的“3+3”部分,每年度前6次的初始治疗自付部分仅为55,326元。也就是说,这位患者仅需自付5万多元,就可以在前12周内使用进口PD-1单抗接受最新的肿瘤免疫治疗。

这大大降低了病友们尝试前沿疗法的经济压力。

很多老病友对此可能更有体会,毕竟就在三五年前,这不过是三个周期(9周)自费化疗的费用。

全年负担更轻

还是这位体重60kg的患者,如果12周治疗后评价有效继续用药,则仅需再自付3次费用55,326元,即可通过患者援助的“3+X”部分,顺利使用O药完成全年的规范治疗。

此时,这位患者年自付费用总额为110,652元,相比O药的上市费用,累计降幅超过75%。

这意味着,更多病友将有能力完成全年治疗并从中获益,而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的情形将越来越少。这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患者而言显得更加有意义,毕竟对于这部分病友,经济原因和治疗手段的缺乏会更为突出。

中国癌症基金会公布的O药患者援助项目新方案。

支付再创新:

多方协力共伸援手,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以3.9%的幅度递增。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就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几年前的一部《我不是药神》,使抗癌药物的可及性牵动了整个社会的心弦。为了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支付模式,通过地方附加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等模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庭减轻规范治疗的经济压力。

作为可为肿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的创新治疗手段,免疫治疗药物更是受到尤其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已有41个省市将O药纳入了地方附加补充医疗保险或商业健康保险项目,病友们在获得患者援助项目支持的情况下,可进一步通过补充医疗保险降低自负比例。

以珠海为例。当地政府主导了一个名为“大爱无疆”的附加补充医疗保险项目,每年只要缴纳190元即可参保。与通常的保险不同的是,这款保险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已经确诊的患者都可参保(要么怎么叫大爱“无疆”呢)

我们还是以“60kg体重、使用O药进行规范治疗”为例来算账。如果是带病参保可获报销的患者,自负的费用在患者援助项目(11万元)的基础上扣除起付标准(1万元)后,可再报销60%。最终的实际年自负费用有望降低到5万左右。

而如果是健康人群(包括癌二代子女)参保后罹患疾病,在患者援助计划基础上扣除起付标准(同样是1万元)后,可再报销90%。最终的年自负费用可低至2万以内。

珠海外,目前还有佛山、大连、桂林、南通、广州、徐州、德阳、苏州、衢州、绍兴、南京11个城市允许患者带病参保并报销,未来这些地域也将进一步扩大。

如果病友们希望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带病参保政策进展情况,或者获得O药相关的科学信息和医疗帮助,可以拨打“爱沃之家”患者服务平台的医学服务热线(800 820 8790或400 821 8790)

数据看真相:

十余年验证安全有效,剑指三大适应症

近两年来,PD-1/PD-L1类药物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上市,很多病友欢欣鼓舞,也有很多病友犹豫观望。

毕竟,衡量任何一款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三个维度均不可偏废。而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时间的沉淀来检验。

自2006年开展首次临床试验以来,O药凭借十余年的临床和随访数据,不断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持续刷新在各个适应症中的生存数据。

目前,O药在我国已获批三个适应证,也是唯一在这三个适应证中启动患者援助项目的肿瘤免疫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按发病人数顺位排序,肺癌已经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发病率高达57.26/10万。

尽管生物靶向治疗为存在EGFR、ALK、MET等基因驱动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无突变患者的治疗仍是临床医学的老大难问题。

在一项以中国患者为主的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078中,随访数据显示,无论PD-L1表达与否,也无论鳞癌还是非鳞癌,O药都能为无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持续的长期生存获益1。在二线获益于O药治疗的患者中,有19%的患者生存期超过三年,有1/3的患者在3年时仍产生持续应答2。而O药经典的国际临床研究CheckMate-017/-057五年随访结果显示,在二线治疗中,接受O药治疗的患者五年总生存率是化疗的五倍

目前,O药是唯一获专家I级推荐用于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1A类证据)

胃癌

我国是胃癌大国,新发病例与死亡数均占全球近50%3,约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3,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少且疗效有限。因此,与胃癌相关的治疗进展一直深受广大病友关注。

一项名为ATTRACTION-2的III期临床试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两次或以上全身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一旦从O药中获益,就有61.3%的患者生存期可延长至两年以上。与对照组相比,O药更使得患者的一年生存率翻倍,达27.3%4

这一临床试验结果使O药成为首个且目前唯一经III期临床研究证实能为中国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PD-1抑制剂,也是首个且目前唯一在中国获批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肿瘤药物。

在最新的《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对于晚期转移性胃癌三线治疗的推荐中,O药是唯一获推荐升级和获I级专家推荐的PD-1抑制剂。

头颈鳞癌

头颈鳞癌在我国属于发生率较低的“小癌种”(每年新发13.5万人,死亡病例约为7万5。正因如此,头颈鳞癌患者受到的关注和可选择的药物种类远远不及肺癌、胃癌和肝癌等大癌种患者。在与癌共舞论坛的小癌种患者关爱交流群中,经常有头颈鳞癌患者焦急地询问新药的进展。

CheckMate-141临床研究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O药可降低头颈鳞癌患者死亡风险32%,提高两年生存率近3倍达到16.9%(标准治疗组6.0%),且副作用风险显著小于标准治疗组6

使用O药的患者在治疗第9周或第15周,生理疼痛、张口问题、认知及社交功能就能够发生显著改善。且患者总体健康状况维持或改善的时间延长至对照组的近2倍,中位时间达到5.4个月(标准治疗组3.1个月)7

这也使得O药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用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的免疫肿瘤药物,也是目前唯一在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诊疗指南》中获专家I级推荐(1A类证据)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二线治疗标准。

在上述三个癌种中遵循诊疗指南,按照获批适应症使用O药进行规范治疗,即可申请患者援助计划,在获得长期生存希望的同时减轻经济负担。

医学的进步,药物的创新和政策的完善,正日渐增强癌症病友们长期生存、与癌共舞的信心。“天下无癌”很难,但“人人有药”可期。通过患者援助计划、补充医疗保险和患者支持服务,更加公平和普惠的肿瘤康复大环境将带给我们更多柳暗花明的转折和拨云见日的明朗。

而亲爱的病友,你一定要勇敢坚持,才能看到生命以怎样的奇迹不断延续。

参考文献

1.Checkmate-078 3 years follow up.

2.Gettinger S, et al.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2019 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September 7–10, 2019; Barcelona, Spain; Abstract OA14.04.

3.Lei Y., et 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omach cancer in China,2014[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8,30(03):291-298.

4.Chen L-T. et al. A phase 3 study of nivolumab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ATTRACTION‑2).

5.Wanqing Chen, Rongshou Zheng, Peter D. Baad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00:00–00.

6.Robert L. Ferris, George Blumenschein Jr., et al. Nivolumab vs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2-year long-term survival update of CheckMate 141 with analyses by tumor PD-L1 expression, Oral Oncology 81 (2018) 45-51

7.Kevin J Harrington, Robert L Ferris, etal. Nivolumab versus standard, single-agent therapy of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CheckMate 141): 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与癌共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药物如何选,才能疗效好还负担小?
使用PD-1抑制剂的常见十大问题
最全的PD-1的联合治疗方案,请看这里!
免疫治疗、副作用、疗效及其他:必读
重磅!“抗癌神药”PD-1即将在中国上市,这10点癌症患者必须要知道!!
PD1抗癌最长随访数据震撼发布:这些病友临床治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