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灵工坊 | 生命尽头别让爱如此纠结

作者:月夜青衫

2017年3月12日,著名作家琼瑶在脸书上发表了一封《致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表达了“尊严死”的愿望,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引起关于临终关怀、过度医疗等问题的激烈讨论。

当肿瘤进入终末期时,患者在濒死的过程中会被恐惧和焦虑侵袭,这种情绪很快会蔓延到家属身上。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当治疗无法阻止病情恶化的时候,死亡就无法避免了。患者会觉得自己在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抽空,而且他也无力再对抗这种力量,这个时候患者往往会有预感,他们会主动提及身后的安排,并且更愿意和家人待在一起,接受命运的安排。

但是,家属的情感冲击在这个时候最为强烈。家属必须直接面对患者将要逝去的客观事实,承受巨大的精神和认知压力,感觉患者要去世的事实不像是真的,所有与之相伴的体验和反应都是假的、飘忽不定的,很多时候,会感到愤怒,那是一种无力感之后的情绪,会觉得如果这个时候对病人好一点,这种失去将不会发生了。所以,经常会看到,家属在面临这些问题时,会显得极端激动,不停地奔走,根本无法停止,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但是也不允许自己什么也不做。

根据2020年国家人口统计全年约有1030万人离世,相当于每天都有2821人告别此生,除去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此类场景约94%都发生在医院,在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死亡”是言谈的禁忌,尤其是在病床前时,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情,可自从生命诞生以来,死亡便如影随行,为了摆脱死亡的纠葛,人类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依然被生老病死的规律节制。

我们常说“只要有一线生机就绝不放弃”,可如果连一线生机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医学科学家吴阶平院士曾对此有过表述:

  1. 医学活动本身是否具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的精神心理体现。

  2. 技术只有在这样的精神境界下才有意义和价值,生命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具有尊严。

翻译一下就是说:无论多发达的医疗技术都是为人这个主体服务的,当患病早期时,我们可以通过医疗技术为病人平添时日,而在生命尽头,当所有的医疗手段都不再有效时,我们应该用爱赋予生命尊重和意义,唯有爱能超越生死。

本期直播,我们邀请到了韩洪艳老师为我们进行临终关怀主题科普,生命尽头,让爱不再纠结,面对亲人,让我们多些温情,少些遗憾。

扫码入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大的关怀,莫过于帮助一个人好好死亡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临终关怀:当我们面对已知死亡
老年医学:老年患者的姑息医学与临终关怀
让生命的终点像秋叶一样静美
做了30多例肿瘤患者口述史后,医生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