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师 2022.09 网络教育 历史学 教育学 考前练兵后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部分内容是后补的,针对《教育学+东师考前辅导包》中的第一道论述题(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答案中的第【2】条(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后补的部分比原来的要更精确,更符合练兵题库的要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马克思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他在《资本论》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为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协调地统一发展,所以,马克思把它称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①第一,中国要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必须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曾高瞻远瞩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的英明论断,当时虽不能被资本家所采纳,但后来由大工业的本性所决定的“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而迫使资本家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资本家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生产的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竞争力,首先的一条便是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可极大地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定量研究也表明,一个人接受小学教育程度可提高生产率43%,中学程度可提高108%,大学程度可提高300%。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意味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森于1962年根据总体生产功能这一概念,计算出美国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在1929-1962年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23%,知识应用的贡献为20.1%(其中五分之三来自教育影响),全部教育水平提高的贡献为35%。日本的汽车和家用电器之所以能行销全世界,富于全球竞争力,依靠的不仅是推销术,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即蕴含在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而这一切又来自于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受教育程度。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但当前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大量损耗基础上的。中国要想在21世纪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使产品具有竞争力,就必须把经济发展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通过多层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生产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受教育程度,走内涵发展的路子。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后劲,才能在我们的产品中注入更多的智力因素、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从而在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中国经济的腾飞还应吸取发达国家充分重视生产过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用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本国国情,大胆借鉴,为我所用。

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江泽民总书记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我国素来有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众多的事实也证明,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养成对劳动人民的积极的思想情感,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可算是一段逆境,但正是这段不平常的生活经历,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深刻认识,锤炼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培养了他们顽强的生活能力,丰富了社会经验,提高了环境适应力,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学到了许多在任何书本和课堂内都无法学到的东西,为他们现在从事的各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得益于这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生磨砺,北京的很多知青在寒暑假组织“老三届子女返乡夏令营”,让他们的下一代能踏着父辈的足迹去体验当年父辈生活的艰辛,以现实教育年轻一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③第二,中国特殊的家庭结构也决定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必要性。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物质增长相适应,我国于70年代末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十几年过去了,独生子女已成为现今中小学的主体。尤其在城市,绝大部分家庭都呈现出中国持有的“四二一”结构,独生子女生活在六位长辈的呵护宠爱之中。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多独到的优势,但由于父辈的过分忍让、屈从和溺爱,都自觉不自觉地使儿童形成自我中心、固执任性、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不良品行。导致这些不良人格产生的关键原因与儿童在家庭中失去了参加家务劳动的机会有关。家庭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给学生健全人格中高尚的道德品质、全面的生活能力、顽强的意志力以及独立性、抗挫折、富于理想、勇于拼搏、积极进取、正视困难、乐观自信、关心他人、甘于奉献、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良好品行的形成带来了种种障碍。为此,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教育家长重视家庭中的教育与劳动有机结合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咨询,教育儿童从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我为他人服务”做起,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儿童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形成一定的生活技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溺爱孩子又反过来被孩子虐待的大量实例足可以证明这一点。

④第三,中国目前特殊的学样教育决定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意义。所谓中国目前特殊的学校教育是指片面追求升学率指导下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只重智育,忽视德体美劳等其他儿育;只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和生产实践,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与理解,忽视实际技能的锻炼与培养。办学指导思想上的偏颇,导致学校中的劳动技术教育没有应有的位置,劳技课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低,劳技课教学脱离生产劳动,劳技课考核敷衍了事。具体讲,我国学校中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因其被法律化而形势大好,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城市的执行情况不如农村。据1993年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劳技课开课率及学期开课时数的调查(见表11.1)表明,农村学校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而城市则相对递减。

⑤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城市也差于农村。某省调查衷明,农村小学有50%的学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劳动基地供学生参加实践劳动,而城市仅有6%的学校开辟了劳技课的教室和实验室。另一种倾向是高年级的执行情况不如低年级,特别是毕业班最差。据某省的自查和抽样调查显示,小学开课率为96%,初中开课率为90%,高中开课率为70%。这一状况实质表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学校中无足轻重的地位。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要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严重现实,就必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环节,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基本生产和生活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⑥第四,中国目前特殊的社会发展即都市化生活更突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必要性。中国普及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中国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点和难点却在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突出特征便是社会发展的日趋都市化。大规模的城市扩建工程忽视儿童少年应有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市场经济的浪潮不断侵吞着孩子们圣洁的领地,操场越来越小,校门口云集着各类摊贩,少年宫变成了证卷交易市场......孩子们在高搂大厦林立的都市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他们远离大自然,远离乡村,流水不见,鸟鸣不闻,对万物生灵缺乏感应,他们远离现代工农业生产,生活的范围仅仅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小区域,虽对一日三餐百般挑剔却不知粮如何种、菜怎样长,虽穿要名牌,用要高档,却不懂工人师傅劳动的艰辛。两次“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中,中国儿童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当代中国教育正在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而城镇中小学生生活技能常识的缺乏更令人忧虑。有问卷调查表明:四年级的城市儿童不知怎样刷牙的达85%,寄信时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如何写的占64%,六年级的城市儿童在回答手被刀子划破时应涂些什么药的问题,正确率仅为22%,而横穿马路时应怎样注意来往车辆,答对的人也只占18%。可见,我们曾经批判过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正悄悄地卷土重来。今天的少年儿童要实现中华民族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迎接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中国教育要满足21世纪的人才需要,不仅要注重课程的时代性,系统知识传授的先进性,更需要注重人的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尤其在生活方式都市化的情况下,以车代步、以机代劳使人滋生的种种不良品行(如懒惰、虚荣、好逸恶劳、不思进取、过分依赖等)使教劳结合对形成学生应有的生产和生活能力及提高其生存和竞争能力的必要性就更为突出了。

⑦当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几年来,通过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学体制以及科研体制,各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需要,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劳结合形式,对这些绚丽多彩的结合形式进一步进行总结和研究,对于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在更深层次上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到今天,己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科学合作型模式、微观的过程结合型模式。事业适应型模式是指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是一种根本性的结合模式。结合的具体形式有: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农科教结合。办学合作型模式,即产学双方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体制和机制,共同合作办学,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产业部门发展的目的。结合的具体形式有育人主导式、科技主导式和生产主导式等。过程结合型模式,即在学校的教学进程中,以培养目标为中心,适当引入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实行教学、科研和生产(社会实践)三种要素的有机结合。结合的具体形式有教学全过程的结合,教学阶段性的结合,教学环节上的结合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
09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九套)
山东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育学主要人物及特点一览表
教育教学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