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新军阀派系之西北铁军第二十二路军吉鸿昌军事集团

在北伐战争中,南方北伐军产生了“铁军”第4军和“钢军”第7军两支精锐部队,其实,在同时期进军中原的冯玉祥西北国民军中,也有一支名为“铁军”的部队,这就是曾由爱国将领吉鸿昌指挥的第2集团军19师,该师与吉鸿昌后来接手的第11师一起,组成了之后的蒋军第22路军,笔者这次就来介绍下这支西北铁军的发展历程。

第2集团军19师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初,吉鸿昌首次担任旅长的西北军第12师36旅,该旅由原绥远都统署的手枪团加上绥远警察一部改编,武器为较为陈旧的雷明顿M1867单发步枪。但该部在原为冯玉祥手下亲兵营长的吉鸿昌的训练下,战斗力比较强,很快就投入战场,帮助都统刘郁芬克复兰州城、平定甘东南。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后,即以孙良诚为总指挥,组成援陕军,吉鸿昌部再次一马当先,将围困西安多日的10万镇嵩军击退。事后西安市民编了句儿歌:“城内两只虎(指守城的杨虎城和李虎臣),不如西来一只鸡(吉)。”此后,孙良诚部扩编为第3方面军,辖第2、18、19三个师,其中以吉鸿昌为第19师师长,下辖第55、56两个旅。

1927年7月,吉鸿昌指挥部队偷渡黄河,袭占温县,冯玉祥闻之大喜,特奖励其1万元并授予第19师“铁军”称号,此后第19师行军,都会执着铁军的大红旗。10月,第19师在兰封火车站血战直鲁联军徐源泉部,旅长张印湘负伤,连吉鸿昌自己都赤膊上了前线杀敌。战后,第3方面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9师打,2师看,18师在后面吃洋面。”

作为第3方面军的进攻主力,吉鸿昌率第19师一路东进,次年4月又在山东曹县全歼直鲁联军的广西部队刘志陆师,并一直打到济南城下,一个月又进抵天津以南的杨柳青,与阎军胜利会师。二次北伐结束后,孙良诚嫉妒吉鸿昌的功劳,便以去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为名,将其解职,第19师则由吉鸿昌部将张印湘接管,吉鸿昌对此则毫无怨言。

1928年秋,吉鸿昌又被冯玉祥派往甘肃,接管佟麟阁的第11师残部,平息马仲英部的叛乱。时甘肃因马仲英作乱,民众间仇杀之事时有发生,吉鸿昌到任后严肃军纪,很快取得各族人民的支持,第11师的战斗力也提升迅速,很快就赶走了马仲英叛军。之后吉鸿昌升任第10军军长,原门致中第7军被缩编为该军第22师,由冯安邦(抗战中牺牲)任师长。

中原大战之前,按照蒋、冯、阎之间的裁军协议,各军都被缩编为师,吉鸿昌的第10军又被缩编为第11师,原第22师被缩编为该师的一个旅。这样第11师便成为一个三旅九团制的甲种师,师长吉鸿昌手下的三个旅长分别是彭振山、彭国桢和张华堂,不久张华堂辞职,第三旅由吉鸿昌的老部下徐荣华接管。

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第11师在陇海线战场上大破蒋军主力第11师陈诚部,掩护了冯总司令部所在的开封。但之后由于连日大雨,使得冯蒋军之战场陷入僵局。东北军大举入关后,中原战局全线逆转,吉鸿昌被迫率部撤往黄河北岸,眼看冯玉祥败局已定,他被迫接受蒋军收编,西北军第11师的番号被改为蒋军第30师。

与吉鸿昌一起接受改编的还有他的老部下张印湘,当年第3方面军被缩编为西北军第3师,后又在中原大战中被扩编为西北军第2军,战败后又被缩编为蒋军第30军31师,并由张印湘担任军长兼师长。老蒋将第30师和第30军合编为第22路军,并由吉鸿昌任总指挥,这种极为不平衡的人事与编制方式,为后来张印湘与吉鸿昌之间的矛盾埋下伏笔。

中原大战后,第22路军被蒋军调去进攻活动日益频繁的鄂豫皖红4军,其中第30师驻潢川,第31师驻黄陂。吉鸿昌部队的驻地与苏区仅一河之隔,虽然老蒋曾几次命令吉鸿昌进攻苏区,但吉鸿昌每次都敷衍应付,只带着部队跑去全副武装散个步。为了应付蒋军特务调查,他还故意派出亲兵扮做红军游击队,假装与部队交战。

原来,吉鸿昌通过阅读缴获的苏区文件、与苏区被俘人员谈话,内心已经产生了起义加入红军的想法,他甚至还与和红军领导人旷继勋、陈昌浩等取得了联系。这些来往搞的多了,最终还是蒋军特务所侦知,1931年夏,老蒋给吉鸿昌下了死命令,第22路军必须全军出动进攻鄂豫皖红军,不然就调集其他部队将其消灭。

电视剧《吉鸿昌》中的吉鸿昌

吉鸿昌见时机已到,便打算起义,然而他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他振臂一呼,这些与他曾同生共死的西北弟兄们都会跟着参与起义。但事实上,张印湘和第33师师长葛云龙都对他避而不见,面对他的提议,就连他的嫡系部队第30师的三个旅长都表示并不支持,眼看带不动这帮人,吉鸿昌最后只好通电下野,选择出国考察。

吉鸿昌通电下野后,蒋某顺势取消了第22路军的番号,并把第30师也划到了第30军建制下,首先表态反对吉鸿昌起义的彭振山则被提拔为该师师长,此时第88-93六个旅的旅长分别为张金照、彭国桢、张思贤、王康得、李敬明和章辅卿。第30军军长张印湘为了向老蒋表功,曾在黄安战役中全力救援被红军围困的第69师,不过在陈赓指挥的红12师的阻击下最终一无所获。

黄安战役后,红四方面军实力大增,张印湘为求自保,便让第30军一直龟缩在麻城、黄陂一带避而不战。直到1932年7月,红四方面军开始调集重兵进攻第31师把守的麻城县城,张印湘依然率军坚决抵抗,导致第31师在战役中被歼灭一个旅,旅长章辅卿也为红军擒获。然而更为不妙的是,原总指挥吉鸿昌这时已经悄悄回国。

回国后的吉鸿昌依旧没有放弃带部队去起义的想法,第30师90旅差点被他带走。这一起义未遂事件发生后,老蒋对第30军又变得不放心起来,正巧这会儿,被宁都起义搞成光杆司令的第26路军司令孙连仲,其唯一的部队第27师又在枫山铺战役中被重创。为了弥补第26路军人员的缺额,孙连仲提议将第30军置于其麾下,老蒋对此当然表示欢迎。

由于张印湘明确拒绝接受第26路军的收编,老蒋一怒之下将其关入大牢,彭振山得以升任第30军军长一职。但与孙连仲有矛盾的彭振山也同样不想当前者的手下,于是在部队调动上磨磨蹭蹭,一直不开拔。孙连仲见彭振山也不听话,便趁其请假之时单独联络第30军各旅长,让他们自行带队转移到江西,成为光杆司令的彭振山很快也被关入狱中,一年后被枪毙。

这样,第30军(原第22路军)最终被孙连仲吞并,为了牢牢吞并这支精锐之师,孙连仲自任第30军军长兼第30师师长,由其亲信池峰城任第31师师长,原师长张金照、李敬明都被明升暗降为没有实权的副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北军序列历史沿革
“铁军的母亲”吴奇伟中将
西北军吉鸿昌军事集团-最不团结的军队,最终被吞并
起义前夕,上将李达去谈判,高树勋直言:你级别太低;然后来了个元帅刘伯承
迷惘的诸侯——西南军阀和他们的割据时代---3
关于南京保卫战惨败的8个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