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阳历史上又一位重磅级人物!

武圣姜子牙的传奇人生

文|宝杰

说到武圣,大家最先想起的可能是关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被册封、祭祀的武圣有三位:姜子牙、岳飞和关羽。

前两位武圣深究起来,与南阳都有点渊源。

岳飞曾途径南阳,与诸葛亮隔空对话,挥泪手书出师表。

姜子牙,则可以算得上是半个南阳人。

姜子牙(约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017年),商末周初人。姓姜,名尚,一名望。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被誉为兵家始祖。

望族之后,半生落魄

根据史书记载,姜子牙的先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西),以吕为氏。所以姜子牙又叫吕尚。

姜子牙虽家世显赫,却出身贫寒。为了谋生,他绞尽脑汁。

姜子牙凭自己原有的手艺,编笊篱来卖,结果一个也没卖出去。卖面粉时,遇到大风,把面全洒在了地上。因而今天还有“姜子牙卖面粉,出门就遇到风”的说法。

他还做过屠夫,开过饭店,卖过酒和扇子,摆过算命摊……结果件件生意,没一样做成的。最后亏得连本钱都没有了。

七十多岁时,在朋友的帮助下,姜子牙入赘到一名姓马的老妇家里为婿,却因为不善营生被逐出家门。

所谓人穷志不短。姜子牙虽生活窘迫,却始终不忘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之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大展宏图。

后来,西伯姬昌为了治国兴邦,广求贤士。姜子牙听说以后,不远千里,来到渭水边,终日以垂钓为事,伺机结识姬昌。

相传他钓鱼时用直钩,别人嘲笑他,他却说:“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终于有一天,姜子牙与到此游猎的姬昌不期而遇。两人相谈甚欢。

姬昌见姜子牙学识渊博,便向他请教治国良策。姜子牙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选贤任能,重视发掘、使用人才。

姬昌听后十分高兴,说道:“我先君太公曾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的太公盼望您很久了!”

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子牙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姜子牙便结束了潦倒落魄的生活,开始辅佐姬昌及其后人。

兴周灭商,封国安邦

在辅佐西伯姬昌期间,为了兴周灭商,姜子牙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对内,爱民恤物,养精蓄锐。农人助耕公田,仅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周国生产得到发展。同时姜子牙命人训练兵马,发展军事。

对外,表面上恭顺事商,暗中培植力量。与其他对商不满的诸侯结盟,又让其继续向商朝纳贡,麻痹纣王。对于商朝的盟邦,则想办法次第瓦解,从而削弱和孤立商朝。

在姜子牙的积极谋划下,姬昌慢慢占领了大部分商朝属地,以至于当时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

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位,拜姜子牙为国师,尊为师尚父。姜子牙继续辅佐周朝。此时商朝的政局更加晦暗,叛商归周者越来越多。

武王九年,为了试探诸侯是否真心归周,姬发在牧野誓师。诸侯中没有受到召集,主动前来的有八百多个。史称“孟津之誓”。

因为伐纣时机尚不成熟,武王在此发表了讨纣檄文《太誓》,班师还朝。这次行动,在诸侯国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多的诸侯开始听命于周武王。

武王十一年,商朝发生内讧,朝纲大乱。姬发见状,命姜子牙为主帅,统领兵车甲士,出兵伐纣。

武王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卫辉市境内)会合诸侯,与商军展开决战。姜子牙亲率精锐先锋在前挑战,随后武王率领大队人马攻击纣王的军队。

商军与商纣王离心离德,很快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在鹿台投火自焚。至此,商朝宣告灭亡。

灭商后,姜子牙等人提议,把全国划成若干个侯国,由周王分封给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屏障。

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劳苦功高,被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稳定东方。

尊贤尚功,强国富民

姜子牙初封齐国之时,这个地方土地贫瘠,人烟稀少。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为强国富民,姜子牙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他提倡尊贤尚功,制定了一套考核标准,从东夷土著中选拔人才。对通过考核者,不分亲疏,各取所长。这一政策打破了西周以血缘为纽带的用人思想。

姜子牙还把选贤任能上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先河。

在经济上,他主张因地制宜,发展黍、稻生产;利用境内丰富的渔矿资源发展冶炼、渔盐、丝麻纺织业等手工业;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商业和外贸。

在文化上,他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即顺应当时东夷人的礼仪制度。

姜子牙认为,如果在齐地强推周礼,容易产生民族矛盾,不利于国家安定。他从齐国实际出发,创造了一套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违背周礼的新礼制。

这些措施实施以后,成效显著。慕名至齐的人越来越多,齐国逐渐由一片穷乡僻壤发展为一个富国强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

周成王时,爆发管蔡之乱,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叛乱。

周王下令给姜子牙:“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岭,北到无棣,无论是侯王还是伯男,若不服从,你都有权力征服他们。”

从此,齐国疆域日益广阔,雄踞一方,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奠定了基础。

韬略鼻祖,百家宗师

除了辅佐周朝,治理齐国,姜子牙还著有兵书《六韬》。

《六韬》通过文王、武王与姜子牙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姜子牙因此被称为韬略鼻祖、中国武祖。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尊其为“百家宗师”。

因为姜子牙才智超人,后世的人们逐步将其神化。北宋的《太平御览》说他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

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又创作了《封神演义》。

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在民间被广为信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干的世界》第04章 庙堂逐鹿 第8节 姜子牙的权谋术
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杀鸡儆猴:周夷王烹姜子牙后人齐哀公,结果适得其反
姜尚 --姜子牙,俗称姜太公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从杀牛卖肉的穷老头到百家宗师、兵家鼻祖,姜子牙怎样逆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