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瓷烧制的王国,陕西最美的手工私游地,且门票免费

陈炉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一个乡土小镇,也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民窑--耀州窑的延续者。窑火从被点燃的那一刻开始,至今已绵延燃烧了1400余年,创造了在一个地方窑火相续不断,烧制陶瓷的最长纪录。时至今日,陈炉的陶工们还用着代代相袭的最原始的工艺做着手中的"玩意儿",可以称得上是考察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活标本。

这里似乎是瓦砾与瓷片构成的,从不浪费片瓦片砖,墙体、道路大多用烧制余料搭砌而成,别有一番风味。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南20公里处的塬上。从西安出发,大约138公里,驾车需2个多小时。公交线路:西安火车站乘坐至铜川大巴,到铜川后乘坐去往陈炉的班车。

高速到铜川还是很快的,可一旦开始上塬,就开始了漫长的山路攀爬……路途还算平坦,只是山路十八弯,弯弯绕绕,眼看着陈炉家家户户烧制的烟囱就在不远处,可是转了好多圈才到达。一路都是连绵不断的土塬,塬上层叠的梯田,黄色的土地里零星地开着几株山花。感觉是寻访到大山深处的一所神秘古镇。

古镇参观都是免费的,景区建设得也错,停车场外有景区指示图。不用刻意地安排线路,这样闲适的小镇,就应该走走停停,闲庭信步地游览,总能碰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王家瓷坊以生产传统民间工艺瓷为优势的陈炉民间工艺瓷厂,是由王战军创办的,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最原始的耀瓷制作工艺,欣赏到精美的耀瓷产品。王家瓷坊是古镇众多家庭作坊之一。

陈炉的瓷坊都是一个完整的手工作坊,从头道工序的原料加工,到出窑烧出成品,每道工序都要独立完成,对陶工技术要求很高。

坯架上,整齐划一地摆满了制作完成的"倒流壶"的半成品。"倒流壶"可以说是这里的独门宝贝,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而是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称为"倒流壶"。

陈炉最缺的是水,最不缺的就是那做瓷的坩子土。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都是向这块土地讨生活。一讨,就讨了上千年。那炎炎的窑火也就千年如一地照亮了陈炉的历史。

路边民居由废弃瓷渣制成的耐火砖筑成,棕黄色的,非常鲜艳。进入镇子中央,几乎每一个拐角,都蹲踞着一座古旧的砖窑。家家户户住的窑洞,依山就势,这家的窑顶就是上面那一家的院落。每家的院落都非常平整,用废弃的陶罐垒成院墙。

一排排的红褐色的陶罐墙错落层叠,上面栽着花草,摆着各式的瓷瓶。塬下一户人家,墙上立着造型古朴大方的黑釉刻花梅瓶,瓶里种着仙人掌,翠绿的叶子衬着红褐色的墙,煞是好看。

这里的瓷器传统中又不乏创新,看看着比人还高的大瓶子……

这里的瓷坊都是厂店合一,长方形的小院里堆放着各种瓷器。陶工们正在忙碌地工作,有拉坯的、有上釉的、还有雕花的,从他们专注的神情能看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好奇的游客们围观。

这里的瓷坊都是厂店合一,长方形的小院里堆放着各种瓷器。陶工们正在忙碌地工作,有拉坯的、有上釉的、还有雕花的,从他们专注的神情能看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好奇的游客们围观。

小镇不仅可以游览,还可以亲手制作陶瓷工艺品,很适合亲子游,让孩子感受制瓷乐趣。

古镇人家世代制瓷,几乎人人都是制瓷的民间艺术家,家家都是制瓷世家。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制瓷工艺。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正在忙着拉坯的陶工很可能用的还是祖辈上传下来的手法和工艺,使的说不定还是他爷爷的陶车。

据当地老陶工说,陈炉人对神的崇拜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能保佑我窑场兴旺发达,烧出好瓷器,来者不拒,陈炉人都给以应有的顶礼膜拜。陈炉人在对神明的崇拜,实际上就是众神崇拜。这就是为什么陈炉在历史上曾是古刹林立,庙宇众多了。

陈炉的民间传说,正月二十是窑神的生日。届时,为了取悦窑神以及众位神灵,各社都会杀猪宰羊,置办丰盛的祭品,让这些"爷们"吃饱喝足,稳下心来,保佑窑场的兴旺。此外,陈炉的东三社、西八社等各社,还在大街小道举办丰富多样的社火表演,娱乐众神仙,让窑神高高兴兴地过生日。

陈炉古镇区别于西安周边其他的古镇,这里只卖瓷器,这里没有山寨的美食一条街。有的是村民们自己家办的农家乐。这不,误打误撞走进了一家不知名的农家乐。

院里的屋子都是窑洞模式的,门口立着别致的拴马桩。储藏瓷器的地窖还专门设置了玻璃顶,以供游人参观。

窑洞内的餐厅简洁又复古,仿佛回到电视剧里的延安。

软糯的老豆腐沾上浓郁的特色酱汁,一口下去,香辣爽口。龙柏芽是唯独生长在陈炉地区的一种野菜,用开水煮过,移凉水中,拔去苦涩,调制为菜,加拌小蒜,清气回肠,嚼之韧同瘦肉,常食之,有健胃消食,益中补气之效用。

一桌子菜充满了陈炉的当地特色,别有一番风味。

陈炉古镇的垃圾桶也是别具一格的,很有当地特色。

与景德镇的行业细化不同,在陈炉,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手工作坊。因此,陶工必须是十项全能,从头道工序的原料加工,到出窑烧出成品,要每道工序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陈炉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古朴而优雅的格调立即征服了人的心。这里不似凤凰、周庄、西塘那般人流如织,却也落得自然宁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瓷: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观:燃烧千年的陈炉窑火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景德镇手绘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99%的人都不知道,在景德镇买的瓷器并不产自景德镇!
江西景德镇:最中国的中国城市
再塑工匠精神|景德镇手工制瓷72道工序之成型工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