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船空载月明归
——云间船子和尚小传
船子和尚书画
船子和尚垂钓图
□记者陈佳欣
在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华亭僧人一乘在云间第一桥西南的江家浜边建了一座“芦茭室”,旁有石香庵,相传此处为宋代名僧船子和尚曝晒蓑衣的遗址。
舞棹泛舟
船子和尚法名德诚,原籍四川武信,是我国著名的得道高僧。《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续高僧传》等记录佛门流派渊源的佛教典籍中,都有他的传记。《五灯会元》评价他“节操高邈,度量不群。”船子从小出家,师从武陵药山惟俨,药山惟俨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高徒青原行思一系的第三世传人。船子和尚在药山苦苦参禅三十年,呕心沥血,尽得药山之道。
惟俨圆寂后,德诚对云岩、道吾两个师兄弟说:“你们将来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我率性闲散,独好山水,怡情自乐,担当不了教化众生的大任。以后你们要是知道我的住处,遇到聪慧之人,指一个来,我将平生所得传授给他,以报师父之恩。”
于是,德诚告别师兄弟,从药山出发,渡洞庭、鄱阳,涉长江、钱塘、泖河,东行四五千里,一直来到了云间的江家浜。他见此地芦苇青青,野茭茂绿,一水长流,风景清灵,于是停歇下来,在岸边搭了一间草芦落脚闲居,常在岸边芦苇和野茭上晾晒蓑衣。
无论寒暑,他都一袭蓑衣,头戴斗笠,驾一叶扁舟,出没在华亭的烟波芦茭之间,随缘度日,济渡来往之人。若有人渡水,他舞棹渡客;无人时,便挥丝垂钓。当地人都不知他姓甚名谁,便叫他云间船子和尚。
在烟波浩淼中,船子和尚独坐船头,垂钓吟诗,晨出夕归,怡然自乐。他曾经做过一首《拨棹歌》相当有名:“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
一日,船子和尚在古浦塘边泊岸闲坐,接官亭一官员上前问他:“你们和尚到底是怎么传道的?”船子便把手里的船浆一举,问:“明白了吗。”
官员一头雾水,脱口而答:“领会不了。”
船子摇摇头叹气道:“拨棹清波,金鳞罕遇。”他每日摇橹泛舟江上,便是期待能在茫茫江面上遇到一个能悟禅宗妙旨的传人,即所谓“金鳞”。只可惜这样的人实在可遇而不可求,他只好“独倚兰桡入远滩”。
船子和尚有偈说:“二十余年江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程得便休。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诗中的“黄能”,是传说中的三只脚的鳖,但他要找的却是“金鳞”——“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
船子得鳞
上天不负有心人,船子终于遇到了企盼已久的传人,他就是夹山和尚。当时,船子的师弟道吾禅师到京口(今镇江)夹山竹林寺,正逢夹山和尚在上堂讲经。有人问夹山什么是“法身”、“法眼”,他回答说:“法身无相,法眼无瑕”。道吾听他这么一说,忍不住发笑。
夹山这时已经相当有名了,听座下有人出声嘲笑,赶紧向那人请教。
道吾便答:“你回答得也没什么不对,不过都是些佛家常道普识,无外乎拾人牙慧罢了,并非自心领悟,未契禅之真谛。我看你需要一个老师点拨你一下。”
夹山心想这位禅师说得有理,便想拜师于他门下。道吾摆手道:“你的法缘不在我这里。你到离这儿不远的华亭去,江上有个船子和尚可以做你的老师。这个人上无片瓦盖头,下无锥地容足,你如果去参访他,必须换衣前往。”
夹山很有心,他把自己的道场散了,换了装,独自一人赶到华亭,在江边找到船子和尚。船子问他:“你住哪个寺庙呢?”
夹山也的确不凡,一答就是双关语:“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船子和尚马上就紧逼他一句:“不似,又似个什么?”
夹山是有根底的人,他说:“不是目前法。”
船子和尚笑了笑,说:“你是从哪里捡来的这些虚头套语?”
夹山又回答说:“非耳目之所能到。”
在寻常人看来,夹山回答得已相当高妙了。但船子和尚脸一沉,认为他还没有彻悟,只知一味套用现成的说法,这恰恰是束缚人求索的牢笼。船子和尚再不与夹山摆弄口舌了,他把桡竿一举,问:“垂竿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
这是什么意思呢?又该如何回答呢?夹山还没有回过神来,只听“啪”的一声,船子和尚一桡竿就把他打落下水,夹山这时惊魂未定,好不容易从水里爬上来,船子和尚又接二连三地催他:“你快回答!”夹山也不知该回答什么,刚张开口,船子和尚又抡起桡竿把他打了下去。
这么一打,夹山豁然开悟了,于是不自觉地点头三下。这时夹山并没有说什么,但船子和尚却满意地说:“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青波意自殊。”
这下夹山真的懂了,马上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
船子说:“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
夹山马上接着说:“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
船子和尚一听,心想自己在江上钓鱼那么多年,今天总算碰到一个开悟的人。赞许说:“钓尽江波,金鳞始遇。”生死关头,夹山终于不再缠绕于语言、意识,而回归自心,豁然领悟禅之真谛。所以船子下言“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夹山应以“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禅要在有无之间,谈而不谈之际领受。
但夹山此时反而双手掩耳不听,船子这一下才直正认可了他,说:“正该如此啊!船子和尚还嘱咐说,“你今后要‘藏身之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我三十年在药山,才明白这根本大事,你现在已经得法,以后就不要住在城隍聚落,要寻一处没有人烟之地,安心禅修,反观身心。但等你真正做到这一点后,却不能继续待在深山老林里,而应该再出山来,像我这样随缘引渡,把药山师祖的法门传下去。”
于是,师徒相别,夹山按照师父的嘱咐,也不回鹤林寺了,准备入山发奋修行去。但他心里还存着一丝疑问,所谓佛法就是如此吗?一边走,一边频频回望自己的老师。船子知道夹山不够坚定,于是对他大喊一声:“和尚!”
夹山转过头来,这时船子竖起桡子问道:“你以为师父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教给你吗?没有了!”说完自己把船弄翻,落水而逝,舍命以坚定弟子的信心。
船子和尚选择了以弃世的方式,来见证自己禅悟后的通脱自在,和传法他人后的了无遗憾。这一传奇式的结局也使得船子与夹山师徒间的交往,成为禅宗历史上一段悠然佳话。千载之下,这对师徒间的默契相通,以及船子和尚泛舟江上的悠然自在,最后覆舟而逝的了然洒脱,依然为人所神往。
拨棹渔歌
据史考,现存船子和尚的诗歌有39首,吟咏其悠游自在的船子渔夫生涯,并将禅意汇入其中,交织出诗情禅趣浑然一处的空明清朗之境。船子唱咏时,渔夫在旁听,而后传入民间。船子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作品是下面一首: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诗歌首句以垂钓喻求禅,“千尺”言禅之幽深玄妙。“波”为心念,求禅之一念才动,万念俱起,反受其缠绕。“夜静”一句,放其心虑,不再执著于禅。心灵由此而归于宁静,恢复本来。“满船”一句,为全诗最为精彩的部分。“船空”即心空,悟禅后心空无物,一片澄净。而月光的皎洁圆满,澄澈普照,与诗人此时内心的宁静空明,是如此的和谐。诗人内心充满着彻悟后的平和与欣喜,回归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禅意与月光,诗人与周遭,交织出一派空灵清朗之境。读来令人神清气爽,流韵悠长。这首诗气韵高远,一直为后人激赏。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船子和尚偈》载,黄庭坚倚曲音将它剪裁成了长短句: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船子和尚以身证道、超然通脱的宗风自成为禅林之圭臬。其高逸脱俗的节操与玄妙空灵的诗作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满船空载月明归”一诗便常为后世禅师拈用,以揭示禅机。
甚至在戏曲中,都可见到船子和尚的身影。元钟嗣成《录鬼簿》记有元代李寿卿著杂剧《船子和尚秋莲梦》,元末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中也有《船子和尚四不犯》。从禅林到士林,再到舞台,船子和尚的影响可谓深远。
《拨棹歌》中“松泽西亭三咏”,相传地点就在古浦塘的祭江亭。第一首为: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忘得丧、任悲欢,却叫人唤有多湍。
第二首: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抛岁月,卧烟霞,在此江山便是家。
第三首:愚人未识主人翁,终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笼,原来只是旧时公。宋人北涧禅师《西亭兰若记》称:(船子)西亭三咏,照耀大地,虽乳儿灶妇能歌之。
船子和尚在华亭、朱泾间一直呆了30多年,直到他遇到夹山法师后覆舟入水舍身度禅。从此,云间船子和尚的名声扬遍了天下。各地高僧纷纷到云间叩问其遗迹如万峰轩、推蓬室等,千年间没有间断,但都已陆沉于烟波瓦砾间。一直到明代,时隔三百年,僧人一乘在江家浜找到了船子和尚闲居过的草庐遗址,在此新筑了“芦茭室”,以纪念船子和尚,供往来僧俗瞻礼。此室毁于明末清初,至今踪迹全无。
◆本版由松江报社、区史志办合办
copyright?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由方正爱读爱看网提供技术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船子和尚拨棹歌
船子德诚
满船空载月明归--记船子德诚禅师
缠论炒股,船子和尚度夹山,草稿,2023.02.26
【醒狮国学】隐之境界——谈船子和尚
船子和尚与草袋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