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统皇帝退位诏书是谁写的? 他缘何不选择孙中山, 而倒向袁世凯

早在1911年10月10日,一声枪响,武昌起义爆发,湖北新军开始革命,很快各省宣布独立,一个新的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后的2个多月的时间诞生了。为纪念中华民国,革命党人将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

  共和国虽然诞生了,但清朝皇帝宣统却一直在位。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便以中华民国总统的职位要约,谁能将满清皇帝赶下台,谁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此时,北方重臣,手握兵权的袁世凯出面,将宣统皇帝逼下皇位。那么,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是谁写的呢?

  这个重任要落到晚清状元,江苏首富张謇身上。此时,张謇已经弃官从商多年,但由于张謇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虽然张謇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于是,退位诏书就让张謇起草了。于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帝逊位诏书》便出现了。

  那么,兴办实业、弃官从商的张謇,本身就是民族资本家,为何在辛亥革命后,没有选择支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孙中山呢?而是选择支持拥兵自重的袁世凯呢?这要从张謇与孙中山的一次会面说起。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继续要求实业界权威人士从事实业管理,这时候由于张謇的威望,孙中山邀请他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张謇本来有意任职。但在与孙中山的会面之后,张謇放弃了。在会面后,张謇与孙中山谈了很多,在日记中,张謇评价孙中山就四个字:不知崖畔。

  “不知崖畔”是什么意思呢?“崖”是边际的意思。其实,张謇的言外之意是说,孙中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和浪漫,他不知道建设比革命更加困难,以为一革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实际的情况是,当时政令都不能出南京,军饷都发不出来。

  在这次会见不久后,张謇北上加入了袁世凯的阵营,选择支持拥有军权的实力派人物,又懂经济、懂管理、懂外交的袁世凯。1913年,张謇被袁世凯任命为农商总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王的悲剧
封建王朝的落幕——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诏书原文
溥仪(宣统)退位诏书
最后一道圣旨——《宣统帝退位诏书》
圣旨到—最后一道圣旨《宣统帝退位诏书》欣赏
清帝退位与中华民国成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