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锦村半日徒步游——白马洞、白马井、红坟考察


周六早上,阳光明媚,@呈思在微信群里发信息求同游。这几天在微信群里看到有网友讨论云锦庄的白马洞,@户外之马今年已经去探过这个洞,并且分享了洞口位置信息,找起来会不会太难。于是改哥提出去这里,一拍即合。这是我们第二次相约专程前往乌当区东风镇云锦庄访古,上一次没能找到宋氏土司“皇坟”甚为遗憾。

在公交站碰头后,我们上了253路公交车,一路堵车慢悠悠地穿过新添寨,一直坐到终点站景云山火葬场,已经到中午了。

下车后过马路,进入火葬场对面那条往东的岔路上坡,一路上大卡车来来往往,尘土飞扬,我们只好戴着口罩在“沙尘暴”中行进。这条路的尽头是白虎洞渣土场(无害化处理场),虽有拦车杆和门岗,但没人盘问我们,直接进去后,沿着砂石路朝预计的洞口位置走过去。


走到离预计的洞口位置只有几十米的山坡脚后,就不知道怎么上山了。路边的简易工棚上写得有“白虎洞”的名称,因为白马洞在当地又俗称白虎洞。@呈思在路边驻足凝视,原来他发现了一个清澈的小水潭,里边有很多红色、黄色和杂色的锦鲤,鱼有大有小,看来已经生长很久了,甚至还繁衍了后代,说明这潭水存在很久了,不会是季节性的下雨积水。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有少量流水渗漏出去,流淌到路中间的沟渠中,说明这是一股“活水”,可能是个泉眼形成的。没有看到别人提过这里,就暂且命名为“白马洞山泉”吧。


@呈思继续往前走,说想去山背后看看那边的情况。改哥也很好奇,就一起过去看看风景,那边可以俯瞰乌当大坝子。天气不错,甚至可以远眺到贵阳市所有废弃物的最终归属——高雁垃圾填埋场。


我们一直走到白马洞的山背后,这边是一片坟地,有很陡的砂石路通到坟旁。
山凹里尽是废渣,就是所谓的无害化处理场。


在线求助@户外之马,他很快就把上次探明的登山路线勾画在卫星图上发过来,我们才知道从哪里山上。


确实曾经有过一条毛狗路通往白马洞口,但是由于很少有人来,已经被狼鸡叶等植物遮盖住了。虽然说起来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远,可是如果事先不知道洞口位置的话,还是很难在这个植被茂密的荒山坡上找到目标。
改哥先往北上坡找到@户外之马提示的“小李子树”后,继而转向东北方前进。其实@户外之马发来的洞口位置并不是很准确,而且改哥当时也并不确定洞口的位置而且改哥当时,但是如有神助,居然一次性地就找对了方向,离着10米开外就看到了一棵松树下的洞口。


改哥发现,原有的毛狗路其实并不仅仅通往洞口,而是走到洞口上方继续上山的,但是改哥没有沿路继续走上去查看。

洞口有两个孔,左边小右边大,进去都是同一个低矮的洞厅。

左洞口

右洞口


右边大一点的入口,也得匍匐才能进入。改哥仔细观察洞口的构造,似乎被认为封堵过,但就不知道是作为土司藏宝洞的时候封堵的,还是当地怕有人进去出危险封堵的。根据其他网友的描述,大概1998年出事的时候,洞口就是这个样子。

传说白马洞曾是宋氏土司的藏宝洞,在当地很有名。但因为1998年四个学生困死洞中的事,后来当地人大多对此事讳莫如深。


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一名男生,与乌当一中的三名女生,在未告知家人朋友的情况下,趁五一假期进洞探险,被困42个昼夜。42天后,才被另外一伙二男二女四个来探洞的学生发现,救出时只有两个女生还有生命体征,然而获救后因器官衰竭还是相继离世。这事在当时闹得很大,报纸和杂志都报道了,现在提起来很多贵阳人都还有印象。

离开白马洞,沿路走到半山腰的岩厦处,就是小龙井。

小龙井其实并不是一般概念上的井,而是岩洞中流出的山泉,其实是一条地下溪流的出口。

小龙井当地又称白马井,从名称就知道与白马洞大概有什么关联。

改哥跟网友讨论过,也认为白马洞可能是白马井这条暗河的故道,或者说是由于同一座山里的同一个地下水系统形成的。

此外,云锦庄原先还有白马寺(现云锦小学),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与当地的宋氏土司——白马平夷宣慰使宋光家族有关。现在很多人把云锦庄的史迹说成是水东宋氏土司(宋钦后裔)的遗迹,可能是后人张冠李戴了。两家土司都新宋,在云锦庄都留下了墓葬群,所以很容易让人混淆。覃雨甘老先生在1987-3 号《贵州文史丛刊》上发表的《红边宋氏土司概述》,其实早就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可是现今的某些宋氏后裔和一些“专家”们依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偏要把清代群众集资修建的云锦寨门和小石桥说成是水东宋氏别业遗址,非要把白马宋氏红坟说成是水东宋氏的“宋钦-刘淑珍合葬墓”。

看完白马井,自然就走到云锦庄来找宋氏红坟,又叫“皇坟”“王坟”。先是走到离红坟只有几十米的地方,荆棘太密,只好舍近求远退回大路上,转到另外一个方向再接近。这处土司墓葬叫做“红坟”,其实是因为原本是用气派的红砂岩作墓围。我们看到,附近有多座古墓也是红砂岩的墓围石。

走对了方向,老远就看到新立的巨大墓碑。墓碑前方约50米的地方,有两根长短不一的石柱。先前有些资料说是石华表,但是石华表我们已经见得多了,一眼就看出这两根肯定不是石华表。从地面上残留的四个长方形石基座来看,大致可以判断是一座石牌坊的残件。从石柱上的榫眼推断,大概是四柱三间墓坊靠右边的一间两侧的立柱。
我们好不容易才穿过荆棘丛来到2017年新整修的“宋钦-刘淑珍合葬墓”前,已经没有了“红坟”的遗迹。
看完红坟,又从云锦庄组原路走回从小龙井下来经过的三岔路口,然后穿过高铁高架桥下,来到和尚坡下的小龙井组,感觉有些疲倦,都不想再爬上村后这座和尚坡去看尖山庙遗址了。

小龙井和尚坡的正南面有一座孤立的小山,想起在网友@堡主v5的探险视频中,他说猫猫山在和尚坡对面这座小山上,可是瞪大眼睛看,也没看到有洞口。于是在上山的小路口,询问正在干活的村民,得知这座小山上并无洞穴,应该是在大堡那边。

云锦村的村委会设在小龙井组这边,改哥此前独自来徒步时,曾发现在一个宽敞可停车的坝坝旁边,有一栋墙上有五角星的破屋,于是指给@呈思看。


来到况家寨前的丁字路口,看到和尚坡脚一个奇特的庙宇,室内竟然有天然的岩厦供奉神像。改哥估计是先有这个宗教场所,后修的房子将之掩蔽起来。


旅游资源电子地图上标记,况家寨有一个观音庙,但并不在我们看到的位置。由于@呈思急着到单位去值夜班,我们提前结束了当天的徒步游计划,没有走进况家寨去,所以也不清楚三岔路口的小庙是不是地图上标记的况家寨观音庙。

经过兽医学校,来到云锦尚城和乌当区大数据产业园附近,顺路带@呈思去瞻仰了金芳云烈士墓,改哥每次来这里,周边的环境都不一样。记得第一次找到这里的时候,背后还是一个放马吃草的山坡,现在快要变成城区了。生命永远定格在21岁的金芳云小姐姐,如今也是“城”里人了呢。

当日徒步路线,约11公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节勇探白马洞,一个曾经吞噬四条年轻生命的洞穴
土家族洞藏酒文化
开阳安家洞探寻
探访乌当区白马洞——一个困住游人四十二天的溶洞
洞口与洞底相对高差168米 白马仙洞被誉为“华北第一险洞”
林哥发现奇怪竹鼠洞,洞口又大又滑,你有什么办法把它揪出来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