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风详解

中风多发于60岁以上之人。西医认为,中风是脑部缺血或失血性损伤引发的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其证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缺血性中风通常称为脑梗,出血性中风俗称脑溢血。中风后遗症为偏枯,半身不遂。

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进行的研究发表在《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这项研究借鉴了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与每周工作35-40小时的人相比,每周工作55小时或以上的人中风风险增加了35%。研究显示,大多数受害者(72%)是中老年男性。通常情况下,死亡发生的时间不是长时间工作的当时,而是在这之后,有时甚至要晚几十年才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 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5540万人死亡, 中风位列全球死因第二位,所致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1%

2021年最新报告显示,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病总人数超过2800万,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卒中俗称"中风",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根据最新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卒中患病人数估计超过1亿,我国超过八成患者的卒中类型是脑梗死,带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国多达1700多万。数据显示,我国4074岁人群卒中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超过了8%,值得警惕的是,在我国,卒中不仅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也在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总发病率的10%。在6个时刻容易发生脑卒中:1、情绪过度兴奋时;2、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3、上厕所用力时;4、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5、冬天洗澡时;6、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中医理论而言,中风之内因为气血,风只是诱发之外因。风邪常有而并非人皆中之,中风之人必先有自身气血之疾而后邪袭之。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世间道理皆然。中风之所以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气血衰减进入加速期,本已气血流行缓慢,而年轻时不加注意自身保护,或因劳作伤气,或汗出当风,风邪入体内因年轻气盛未发作而蛰伏,体内风邪若累积日久而突然发作,便易致血滞不行甚至血凝结阻塞,此即缺血性中风。气衰而血盛者,则风热迫血,血渗出于体内,头部最是当风,故首当其冲,此即出血性中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风乃风邪滞留于体内日久未除,乘体弱时而发,故可预防。

进入中老年后,男子气虚女子血虚,故总原则是男子补气女子补血。心主血,血热者,通常满脸红光,此为易发脑溢血之色,及早调理,便是预防。汗出未搽干之前,切忌吹风,更忌冷气。

所谓年轻气盛,即年轻时营卫两气俱盛。风寒二气,皆从体表进入体内。风气伤人,卫气迎战;寒气伤人,营血受之。年轻时气血俱盛,故表现为伤风感冒或伤寒感冒。年老气血两衰,营卫俱弱,犹如篱笆墙日久破败,风寒来袭,无力抵挡,故邪气直入体内诱发蛰伏已久之邪,遂致中风,犹如攻城部队与潜伏已久之内应,里应外合,突然暴发,其诚必破。俚语云:放屁闪着腰。气血俱衰,连放屁都闪了腰,况风乎。故中老年人增强营卫二气,提高抵抗外邪之力,防患于未然,此即治病于未病之时,上医也,亦中医养生之道。

中风轻证,名曰风痱,其证为关节不灵,四肢收放困难,口不能言,昏冒不知痛在何处,或身如被绳索捆住不能转身。此为气血俱虚,不能御邪,反受邪制。气血既不能养于内外,则机关失灵,精神失控。续命汤治之,并治面目浮肿,咳逆上气。

续命汤方

麻黄  桂枝  石膏  干姜  杏仁四十枚   川芎  当归  人参  甘草各45

上九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800毫升,温服200毫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自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中风重症,名曰卒中,昏迷不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急救法则,救醒乃第一紧要。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从打120至医生接管,仍有一段时间。此时可用的办法有:

1.通关散吹鼻,喷嚏出则醒。

通关散方

南星  皂角  细辛  薄荷  生半夏

上五味研末混匀,吹入鼻内。

2.开关散开噤,牙关紧闭者,用开关散擦其牙,其噤可开。

开关散方

乌梅肉  冰片  生南星

为末,混匀。

3.巴豆油皂角末熏鼻促醒,即用经过巴豆油浸渍的纸张,卷包皂角末,烧烟熏入鼻内,人事自省。

上三法为古法,皆以辛味入鼻而取效,关键点在于促喷嚏,若非原有所备,临急何处找齐诸药?故依古法之理,亦可用下法。

4.万金油撩鼻,以棉签沾万金油之类药水或药膏,撩病人鼻内。

5.嫩叶撩鼻,若农村田间劳动突发卒中,任何药都没,可随手摘取软嫩草叶,撩鼻。

6.龟尿点舌,取龟尿点在舌下,言语自易。此为古法,恐龟尿难寻。

后遗症治疗

卒中救活之后,通常留下后遗症,带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国多达1700多万。若遇针刺高人,中风后遗症可用针灸疗法。然传统中医,自古以来名医屈指可数。仲景将中风分为四类:中络、中经、中府、中藏,古人以此分类施治,可供参考。

口眼歪斜,肌肤不仁者,邪在络。

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经。

昏不识人,便溺阻隔,邪在府。

神昏不语,唇缓涎流,邪在藏。

7.口眼歪斜,肌肤麻木,骨节疼。乌药顺气散治之。

乌药顺气散方

麻黄  枳壳  桔梗  乌药  殭蚕  白芷  陈皮  干姜  甘草  川芎

8.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形气虚者用大秦艽汤,形气实者用换骨丹。

大秦艽汤方

砂仁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芷  熟地黄  秦艽  生地  石膏  羌活  独活  白芷  防风  细辛  黄芩

换骨丹方

白芷  川芎  防风  冰片  麝香  朱砂  木香  槐角  苦参  五味子  威灵仙  人参  麻黄膏  何首乌  蔓荆子  苍术  桑皮

9.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动履,用黄芪五物汤,久久服之,自见其攻。

黄芪五物汤方

黄芪(蜜制)10克   白芍药(酒炒)5克   桂枝(嫩枝连皮)5克   生姜(外皮)5克   大枣(去核)4

水煎服。

左半身不遂者加当归;右半身不遂者黄芪加倍;手软者桂枝加倍;足软者加牛膝;筋软者加木瓜;骨软者加虎骨;元气虚者加人参;阳气虚者加附子。

上术7-9皆出自《医宗金鉴》,古方甚多,必须辨证临证增减,不可盲目照搬。现代名医邓铁涛,亦有一方存世。

10.邓铁涛治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方

 黄芪120~240克,赤芍15克,归尾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

中风预防

1.无论老少男女,切忌汗出吹风,更忌汗出吹冷气。应先搽干身上汗,后方可吹之。

2.进入中老年,宜滋补气血,具体办法因人而异。

3.饮食营养须充足,饮食乃营卫二气之主要补充渠道,若脾胃虚弱而食少者,宜调理脾胃。

4.肾气者,元气也,先天所赋,是营卫二气之源动力,男子宜适当滋补肾气。妇人宜适当补血。

5.遵行自然法则,春生夏发秋收冬藏,注意作息时间。

6.走路。走路快慢,以微微汗出为度,大汗则伤气而体内蛰伏之风与湿未必能去除,无汗则无驱风去湿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师传点穴解穴秘诀
再分享一种治疗半身不遂的极效神方,总有效率100%
名医秘方:类风湿万试万灵黄芪秦艽防己汤
八百年前,一张好方诞生,中风不再可怕!可中国人偏要忘光了
十六味流气饮:由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而致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木香、桂枝、桔梗、白芷、槟榔、厚朴、乌药、紫苏、枳壳、防风、川芎、当归、芍药、黄芪、人参、甘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