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王维 《使至塞上》今韵

唐王维 使至塞上》今韵

一君木子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评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五言纪行律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注释

使至塞上:指奉命出使到边塞。

使:即出使。

单车:即一辆车。文中指车辆少,表示轻车简从。

问边:指到边塞去看望、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这样的属国。二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文中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文中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指胡人的领地。文中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长河:即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即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候骑,一作“候吏”。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韵译

轻车简从准备去慰问边关,

出使边陲使臣已过了居延。

远飞的枯蓬已飘出了边塞,

北归大雁正翱翔胡地蓝天。

浩瀚沙漠上烽火孤烟直上,

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正浑圆。

在陇山关遇到了侦察骑士,

告诉我都护府长官在前线。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唐代著名诗人。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使至塞上》王维
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成为今年多地中考古诗鉴赏题
古诗词日历 | 王维《使至塞上》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03首
王维 《使至塞上》 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