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 杜荀鹤 《小松》今韵

杜荀鹤 小松》今韵

一君木子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评析

《小松》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小松》的作者杜荀鹤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小松》这首诗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了理趣,耐人寻味。

注释

刺头:指小松树的松针小芽。

蓬蒿(pénghāo):即蒿子,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蓬指其形状。

直待:直等到之意。

凌云:驾驭云之上。

始道:即开始说。

韵译

小松树的树尖自小就生长在深草丛里,

渐渐地发现而今它已长得高出了蓬蒿。

世人不认识松苗可长成高入云霄之树,

直到它已窜入云霄才承认它伟岸与高。

作者

杜荀鹤(846年~904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黄巢起义爆发,他从长安回家。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诗于朱温。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进士。得第后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受田頵重视,用为从事。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杜荀鹤晚唐现实主义诗人,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突出,宫词也很有名。有《唐风集》。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才华显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诗人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中无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告知,即刻纠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松》〔唐〕杜荀鹤
每日背诗 | 小松
古诗词日历 | 杜荀鹤《小松》
张中平隶书《杜荀鹤.小松》
【经典品读】杜荀鹤: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7.19 -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小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