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的高血压患者没吃对药:高血压服药的5个误区
userphoto

2023.04.14 安徽

关注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三十五至七十四岁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达约百分之二十七,患者人数已接近1.3亿。

这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按理说,大家应该对它很了解,但实际生活中,大家对它又充满误会。

老家一个亲戚,前几年头晕头痛、心悸耳鸣,他去医院做了脑CT,没啥问题,又觉得可能是中医说的血虚啥的,吃了各种补药,也不见效。这让他很痛苦,就这样撑了一年多,直到新冠疫情后,去打疫苗,医生例行公事一样先检查基础病,没想到一查,血压高达170。然后疫苗没打成,医生先给他开了一盒降压药。吃了没几天,血压降了,他的头痛、耳鸣都好了。

但医生开的药吃完,他也觉得症状好了,就停了。没想到过了两三个月,血压又开始飙升,他的症状又回来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一件事:没有吃对药!

降血压的药很多,不难选也很管用,吃对药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结果是,在咱们中国,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但没有吃对药的人有多少呢?根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年报》的统计,这个比例超过90%。

这数据非常惊人!

今天就跟大家科普一下,高血压服药的五大常见误区:

1.我现在没有不舒服,为啥要吃药?

很多人检查发现了高血压,一旦不可逆转,医生就会要求他吃降压药。这时,很多人就有疑问了:我现在没有任何不舒服,为什么要为十年后的问题买单?即便可能会有危险,得心梗、中风的也不一定是我啊!

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也是不吃药的最大原因。但其实,医生为什么一定要让你吃药呢?

因为一旦患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虽然从人群上看,这只是个概率问题,但落在每个人身上,就不是概率问题了,而是零和关系,要么得,要么不得。我们只有一个心脏、一个大脑,可经不起这种可能性。这个侥幸我们不敢赌,也没必要赌。所以权衡利弊,当然值得吃药,而且一定要吃。

2.是药三分毒,我不敢长期吃

还有很多人觉得,未来得不得心脑血管疾病我不知道,但是药三分毒,这么多年吃下来,对身体的伤害得多大啊!

这是大家对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清楚。传统上我们认为,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会在身内慢慢累积。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刚吃上降压药的时候,确实会增加肝脏、肾脏的代谢负担,引起身体上的一系列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身体会把药物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去调整、适应。最后,这个药物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作用都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这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毒性累积的过程,而是我们同化药物,药物也同化着我们的身体,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所以,经过和药物的磨合期后,大可不必为这个不存在的伤害而担心。

3.医生怎么给我开好几样降压药?那不是毒性更大?

当然,还有很多人看到医生开出好几种降压药,心里就会犯嘀咕:为什么要吃好几样呢?如果一种就有效,为什么还要吃好几种呢?那不是副作用更大吗?

其实也不是。之所以有些人需要好几种降压药联合使用,是因为大量的研究证实,联合用药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更好。原因有两点——

第一,如果血压超过160/100mmHg或者大于目标血压20/10mmHg,用一种药物的常规剂量就把血压降下来的可能性很小。这时候,联合用药就比来回换药效果更好。

第二,降压药也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剂量增倍,副作用也会增倍。而如果联合用药,也就是几种降压药搭配着吃,副作用不仅不会累计,还会相互抵消。

4.血压正常了,就私自停药

咱们知道,现在还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一旦错过逆转期,就得终身服药。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信邪,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发现自己的血压很平稳,于是就私自把药停了。两周时间过去了,血压依然正常,于是就觉得,自己的高血压好了,就再也不吃药了。

但你知道吗?这其实不是高血压好了,而只是药物的延迟作用。

高血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期很长,降压的延迟有时甚至长达几个月之久。这些私自停药的人,两三周内血压确实没问题,但用不了半年,血压就又会回到从前了。所以,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私自停药。

不过,也有一个特例,就是季节性血压波动。我们知道,低温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夏两季的温差比较大,这就使得我们的血压在夏季会降低,冬季会升高。一般收缩压可以下降5mmHg,舒张压3mmHg左右,老年人可能还会更大一些。所以,如果是1级高血压,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夏天停药、冬天加药,听医生的就好。

5.吃了药,也没有不适,我应该好了

最后,还有一些人觉得,医生开的药我都吃上了,也没有感觉不舒服,所以我的血压肯定就算控制住了,应该没啥问题了。

其实,我们吃药是为了达标,而不是让自己有个安慰。只有血压达标了,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心脑血管的风险。所以,除了按时规律吃药之外,吃上药后还要观察三点——效果、副作用和前面说到的下游监管。

效果很简单,就是自己的血压有没有达到医生给你的目标值。刚开始时,每天都要测两次血压,一般早上一次、睡前一次。如果血压稳定降到了目标值一周以后,就可以改为十天测一次了。然后,记得一年看一次医生。副作用怎么观察呢?一般刚吃上药后,需要两到四周内再去看一次医生,复查一下血压、心率、血生化,具体交给医生判断就好了。下游监测呢?至少每两年去一次医院 ,全面监测一下器官的损伤。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五个问题提炼为一个吃对降压药的自我修养,应该就是出自《左传》的一句话——“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只有做到了居安思危,在没有看到危险时行动起来,才能最大程度的绕开在未来等着你的高血糖、高血脂,也从源头上阻止心梗、中风的发生。

最后说两个常见小问题

除了上面这些,关于如何吃降压药,可能还有两个小问题困扰着你,第一个是经常忘记吃,第二个是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吃。咱们也一起说说。

首先,是经常忘记吃降压药的问题。

医学对这个问题有大量的研究,最后有三个方法脱颖而出,分别是简单的药物方法、和生活习惯绑定,以及使用智能手机。

简单的药物方法是指,尽量选择一天吃一次的药,如果需要联合两种药物,优先考虑复方制剂,也就是一个药片里含有两种药物成分,尽量避免一天吃多次或多种药物。

和生活习惯绑定也很简单,就是和你每天必须做的事情或者要用的东西绑在一起。比如,晚上要睡觉,就可以在睡前灯的开关上贴上“记得吃药”等。

最后就是智能手机了,定个吃药的闹钟、下一个提醒吃药的App,都可以。

第二个问题,就是吃药的时间。什么时候吃降压药效果最好呢?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针对2万人的研究,结果发现——

睡前吃降压药不仅可以更好的控制夜间血压,连清晨的血压、白天的血压也都会跟着好转,更重要的是,居然还可以减少一半左右心梗的发生。

一天之中,人的血压是不断变化的,其中最需要保护的就是夜间血压和清晨血压,所以睡前吃降压药自然就更好。而且,由于睡前吃药稳定了血压,交感神经反射在晚上就没有被激活,血管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白天的血压也就会更低、更稳定。所以,如果白天血压没有特殊的问题,我们会更推荐你睡前吃降压药。

这篇先聊这么多,请大家多多转发,这能帮助很多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了高血压,就一定要吃降压药么?喝“降压茶”可以降压么?
科普:高血压治疗的十大用药误区
吃降压药常犯的错误千万要注意了
哪种降压药效果好?
高血压防治的九大误区
高血压的八个认知误区,六个治疗误区,一定远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