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为高手,你需要《刻意练习》
我常常觉得某人很厉害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天赋或者够聪明,却忽略了高手也是需要不断地练习进步的。以前一直觉得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时间单位为硬性条件作为衡量标准却忽略了目的的重要性,而《刻意练习》一书却强调你可以在任何领域中成为高手,只要你刻意练习。

在刻意练习之前,首先要不给自己设限。为什么?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给自己设限,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非常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我们的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引导自己成为别人口中或者我们所认定的样子,所以首先不要给自己设限制“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如果首先否定了,那么就丧失了发展潜能的机会。

第二点是不要让一万小时定律成为自己的阻碍。我以前总认为要发展一项技能需要在上面投入对等的事件比如一万小时定律,但是如果把这个当作硬性条件会迫使我想要放弃,根本原因是因为觉得根本没时间来达到要求,所以事情没有开始想到就放弃了。这个就是让一万小时定律成为了自己的阻碍。

什么是刻意练习?其核心就在“刻意”两个字,就是带有目的的练习。所以在练习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把目的想清楚了,那么在练习这项技能的途中就不会盲目而不自知。

《刻意练习》中剖析了大量名人的经历比如莫扎特的“完美高音”,并用了可行的实验作为例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完美高音只要刻意练习,而一万小时麻木的重复练习也有可能不能达到。要知道,人和机器的区别是我们有思维以及意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像机器一样重复,而是要带有目的性的实践
那么怎样刻意练习呢?

其实刻意练习的核心围绕萌姐的时间管理技巧全面展开:

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次计划

首先要确认自己的目的,确认要掌握什么硬本领。在清楚自己的目的之后依据自己的目的安排练习的计划。在每次计划的实施过后针对于每次的练习进行总结,如果可以,找到一个好导师,让他/她给你指导的反馈。导师并不需要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重点是要会“教”。一个人会做和会教是两回事儿,拥有权威和权力是两回事儿。在导师以及自我评估之后针对问题点进行调整以便于再次练习。在这个每次总结反馈过后的一次次调整其实就奠定了下一次的实践会更好,那么一次次的练习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习惯,在书里面叫做“构建心理表征”。

开始我对“心理表征”不是非常理解,萌姐对此解释它其实是一种从有意识的行为到无意识行为的过程。比如说攀岩小白就是一种有意识行为,而攀岩高手就是无意识行为。而大师就是一种从有意识行为到无意识行为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认知系统,当我们接收到新的东西之后不同的人的认知体系也不一样,所以就会导致学习能力的差异。而高手就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构建并完善自己心理表征的过程。

输入-刻意练习-认知系统(心理表征)-输出

养成习惯的过程是脱离舒适区的过程,我们往往因为焦虑所以转而走向学习区。而学习需要反馈,没有反馈机制的学习是没有用的。这就是需要在高手进行专业化的指导。

学习五环法:
  1. 学-学新知
  2. 思-改变旧有认知,知识的对抗以及融合。
  3. 做-行动有力量-实践系统
  4. 教-教导、分享-教学相长,学会维持产能产出合一,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5. 赢-设定要达到的目标,里程碑计划。制定目标,以始为终。

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你需要《刻意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的学习之三
跟成甲老师学知识管理
各种心理学简介
《刻意练习》:原来莫扎特可以被培训,盲棋大师也不靠死记硬背
一张图让你初识心理学——干货心理百科
意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