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个性功--随意练

                       动静站桩功:

今天又有几个祝福电话中都是练此法而愈的慢性病患者,(过去未命名)并有多种观念在网上流传,喜,

从今天起凡自总结的,正式注明为首创,

之所以取名:太极个性功,而不是太极桩,主要突出个性,而有太极之意。随便站,像太极拳又不是拳,当初是因要儿子练功保健,什么功法都没兴趄,学太极拳又太难(不在本人身边),并且场地不易找,后根据智能气功理论加太极拳阴阳虚实.中医: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就是"升降开合"...。气感強,很快就提高了兴趣,而一直坚持了下来。

-----------写编整理出来供君习试!

个性养生再好的方法都有不适合你的,站桩如此,也还确实有不喜欢的,更有不好静或根本静不了....

那么“

动静站桩功 象站桩又象太极拳,你试试!此法本人曾授于多人习之,尤其青年人喜欢,(因为有那么一点太极拳之感)又为今后学功学拳打基础,效力却显著。

有人习站桩;几个月了还突破不了半小时,那来效果?

所谓“个性,即为;随意” 就是没有固定的任何姿势,也不要求有什么太极“拳”

拳理(攻防),你只要早上出去看一眼打太极拳的回来就会练习:

要求分别分初 ,中,高各不相同又有相同处,

 

初级别:

 

两眼睁开或闭, 两腿随便分开站立,从头到脚全身放松1--3遍,稍微下蹲,始终保持身体中正,好比天上有一绳子吊着头顶一样,

两手舒指做“太极拳” 样动作,会太极拳动作更佳,两手或平,或一上一下,或同时上,或同时下,

或一向左,一向右,或同时向左,或同时向,两手一阴一阳(一手心朝上一手心朝下)为开,回来时为合,或同时朝上,或同时朝下。

腰或向左侧转,或向右侧转,或稍转,或尽量大转,又可以不转。

两脚不断地交替地一虚一实(虚足,提起脚跟,脚尖着地不着力,全身重量由实腿(脚)承受)也可以完全提起离地,

两脚又可以移动一只脚,成左弓步,或右弓步,也可以不移动,

不移动时,就地相互虚实交换的一起一落,一虚一实,只是两膝致始致终高度(弯曲度)要同。

两手还可以:

一只手保持不动(仍保持舒指)上抬,而另一只手在腹前画顺逆时针圆圈(不触及身体)。

手向那个方向运行,手心即朝个方向,比如:

1.两手一上一下时,向上的手,手心朝上,(阳),向下的手,手心朝下,(阴),

 

2.两手同时向左运行时,两手手心同时向左,

3.两手同时向右运行时,两手手心同时向右,

4.两手,一手向左一手向右时(为开),同2.3

5.两手同时向上运行时,两手手心同时向上,(为升),

6. 两手同时向下运行时,两手手心同时向下,(为降),

 

注:高血压,便秘,有火者两手向上运行时不宜超过头顶过多,尽量多在中下部运行,

低血压及内脏下垂者,两手向下运行时不宜超过肚脐,尽量多在上中部运行。

习练到一定的时候若不想动了就式站桩,两腳平行,均匀受力,(自然的,若别扭的可适当调整),不宜大调整,内气已经运行了。

 

 

中级别:

 

上法非常熟练及有它功经验者,两手运行时,上身及上肢一切运动都由腰部,命门带动,即腰部,命门在先,上肢随后,手跟随,并始终走弧形,或两手手心相对作大小抱球状,螺旋式运转,两臂始终勿伸直,沉肩,肘勿扬.......

两眼闭并配合腹式呼吸:

若有两手同时向上运行时,同时配合内扣十个足趾,两手同时向下运行时,同时配合上跷十个足趾,(助内气上升下降)

---解:光配合上跷与内扣十个足趾效就不一般,晚上在床上仰卧,尽力放松,体会上跷与内扣十个足趾(尽力)内气是不是一上一下忽悠,再在站或动作时内扣十个足趾,又变相地提了肛及会阴。侧转动是运动了脊椎,两手更能对外开合对内升降. 等内运极大而快....

两手向上运行时,吸气,并松,两手向上运行时,呼气,并渐渐慢到呼吸不

注:  习练时任何时候若不想动了就式站桩,(两腳平行,均匀受力,自然的,若别扭的可适当调整),不宜大调整,内气已经运了,

什么也不想,或意念继续慢慢“运”,两手梢节指端或脚趾梢节指端一丁点的微动,或一丁点的微动都没有,只是意念在若有若无的“动”尤其小指(定心神)脚小趾(強肾),或意守命门,或意守丹田,或意守病处,或不意守,或意守全身,或间隔着交替地守与“运”

 

高级别:

在中级别的基础上:

同上并, 

两手向上运行时走弧形,并带圈,大圈套小圈,两手向上运行时并与命门或丹田连上,加上一身备五弓,.... ,习练时任何时候若不想动了就式站桩,什么也不想。

 

具体细法,后续。

附:坐,卧均可练习

 

收功  最后有静站时:按静功站桩收功,两手拢气,重叠捂在脐上,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则相反;不一定触及身体,闭目,意念在脐深处转先顺时针在逆时针转9--18圈,手可以随意念微转动。

一直没有静站,或中间有静站,而最后在动作时按动功收功,

两手拢气,重叠捂在脐上,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则相反;触及身体,闭目,意念在脐深处转,先逆时针从小转到大,再顺时针从大转到小9--18圈。

 

保健:一日一次30分钟。治病:一日二次,毎次30---60分钟,中间加些坐式,及众小功更佳。

 

 

有任何怀疑,问,异,议:动静站桩实践群:212547056   USB 视频恭候!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培生先生的《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
李经悟的太极内功
先天太极桩之呆桩
武当丹派太极拳要述
太极拳与返还功
太极拳之神通于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