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拨开令世人惊讶的历史奇异姓名现象迷雾(二)
【草根历史】——略论东晋南朝人名中的“之”字  
 
                                     刘福新


  “之”字在文言文中,主要作用之一是为代词,而且多数用作泛指;与此同时,“之”字又常被用为衬字,对单名起到了语气上的作用。另外,“之”用在人名里似乎有意义,又似乎没有意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假如那时的人想把自己的单名改为复名,不管他单名是什么词性,后边都可以缀上“之”字,必能收到含蓄之效果。打个比方,有人姓王名继,可以改为王继之,有人姓刘名畅,可以改名为刘畅之,有人姓唐名泰,可以改为唐泰之,有人姓文名永,可以改为文永之。这个“之”字真是含意深刻而广泛,最易收到朦胧之效果。

  由此而知,“之”字在东晋南朝的盛行,是单名向复名过渡的中间物,是人名范字使用的孪生物。它根本不存在着什么政治因素。它与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它与“五斗米道”的神秘宣传,没有关系。它与那个时代的风气也没有任何关系。它与我国当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忒意的、极左的、过激的、荒诞的名字现象更没有丝毫的关系。

  以上是笔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今不揣冒昧,就教于行家之前,谨存抛砖之心以求引玉之效,望不吝赐教。倘若去伪存真、激浊扬清,使得中国姓名史上这一奇特的现象得以拨云见日,鄙人幸甚,国人亦幸甚!

1995年6月初稿
1999年9月二稿
2001年3月三稿
2006年5月定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以前中国人名为何多用单名
两汉至唐宋的姓氏特征——姓名的历程之九
汉朝29位皇帝,仔细观察他们的名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名字的历史
五格数理取名如何计算出来的,名字的三才五格数理怎样算
三才五格起名速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