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原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下)

 

                     ——川渝之旅杂谈之十七

 

                                 刘福新

 

 

     接下来,我们开始沿着扶梯下到九曲栈道。

 九曲栈道听说共有217个台阶,长约500米,最宽处为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0.6米。栈道需排队依次而下,觉得很有意思,除了留意自己的脚下,欣赏巨佛的雄伟壮丽外,也可抽空看一下乐山城全貌,可惜阴天有雾,只能想象了。好在我这人闲不着,边下边拍,拍不同位置的大佛,拍前边引领的网友老骀,拍身后的游人,还算惬意。

 乐山老城古时称“嘉州”,因青衣江在离市区不远处汇入岷江,再与大渡河交融在大佛脚下,因而自古大佛便与嘉州隔江相望,人称“嘉州三江汇合处”。

 下到大佛脚下的临江平台,因此地地形狭窄,只能仰视大佛,更觉大佛高耸入云端,巍然屹立。能坐数十人的大佛脚背,早已不许人攀登。

 我还在凌云寺正门外的时候就看到江中有数艘游船了,到了临江平台后,才觉得只有在游船拍大佛是最佳位置,因为在游船上离大佛较远,能拍下理想的大佛照片来。

 九曲栈道对面是“天洞”,我在栈道途中就已经拍下来了,在临江平台反而拍不出了。天洞很有意思,刚进入的地段是隧道,隔一段距离就有采光和通风豁口,这些采光通风口设计和开凿得别有风格,要么是有简单桌椅的休息平台;要么是有护栏的观景平台和窗口,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将垃圾收集器雕琢成背着竹编背箩,穿着传统服装跪坐在石台上,似乎正在同你一样赏风景的川人。

 据资料,天洞好似也叫凌云栈道。这里的栈道与对面的九曲栈道不同,主要是不那么陡,可以放心前行。一边为断壁巉岩,一边是临江深壑,上行不久,就到了“碧津楼”。碧津楼位于凌云山后半山的山道上,宋代《碧津楼记》载:“碧”字取青衣江出碧玉;“津”字意为渡口,故名碧津楼。原楼已毁,今之碧津楼紧依凌云山,遥望乌尤寺,沿崖而建,兼具明清特色。木楼三层参差错落,依窗凭栏远眺,可见大江烟波浩淼,渔舟入云水,风光旖旎如画。

 碧津楼附近有岔路,左边上,是回登上凌云山山顶;右边下,则通我乌尤寺。因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到乌尤寺,当然也就没能攀上乌尤山。

 据史料记载,战国晚期(公元前250年),秦蜀守李冰为避沫水之患,开凿麻浩河,分江溢洪,使乌尤山形成了四面环水的乌尤“离堆”之前,乌尤山与凌云山是连为一体的。乌尤山海拔444.84米,与海拔448米的凌云山相差无几。

 乌尤山又称“离堆”,离堆是指其山与原山体相离,故名。《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乌尤山同凌云山一样,自唐以来就是蜀中游览胜地。它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叠。古人曾赞道:“何处飞来缥渺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丛云树插天绿。”

 看到了一个路线指示图,因时间已是中午,两位乐山朋友怕我们饿着,参观过东坡楼后就返归了。东坡楼前有水池,池内有金鱼还有乌龟,我拍了一幅有意思的“乌龟出水图”。

 走着拍着,相机里的储存卡已满,不得不删除一部分方能继续拍照,心疼啊!我与新浪好友老骀说:“下山后我第一个继续办的事儿就是再到超市买一个储存卡。”

 午饭时,我不乐意再去大酒店,就从近处选了一处。饭后,由董俊东先生(老骀)的战友杜品信驾车,我们四人直奔峨眉山。

 

【编辑文字说明】这两篇文字都是先从这里复制粘贴到我的网易博客,再葱我的网易博客复制粘贴过来的。新浪博客系统的文字编辑很困难。这个意见我提过多次了,但迄今没有改进。

 

 

                     1、  10:47,我拍下了这个介绍栈道的资料牌子。



 

                                         2、边下边拍



 

        3、“巨佛”山体是距今一亿二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紫红——砖红色砂岩,本来,应该早就风化毁损才是,可因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同样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加上竣工之后,修造了楼阁复盖,巨佛才得于留存至今供人观赏。



                          4、在九曲栈道拍摄江中的游船



         5、沿着九曲栈道而下时,可看到崖壁上曾有过不少石刻佛龛的痕迹,但此时它们已经风化得非常严重,只能依稀通过或多,或少的残存轮廓看得出这些佛龛造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



       6、在九曲栈道上拍摄对面的天洞。若市道了下边反而拍不出这样的效果来了。

 



                                  7、俯拍虔诚的拜佛者



                                        8、拍游人



                                 9、给新浪博客好友老骀拍照



 

                                          10、同上



                          11、好不容易拍下来大佛的右脚趾



                      12、在临江平台要想拍下来真不容易,因为太狭窄。



                        13、请一位摄影者给拍的。此人拍技不错!



                       14、我给两位山友拍的这一幅也可以吧?



                                   15、我与老伴合影留念。



                                            16



                                  17、在下边拍九曲栈桥



                                    18、在临江平台拍江水



                                             19



                   20、进入天洞之后拍的。

这里就是分江溢洪处。据史料记载,战国晚期(公元前250年),秦蜀守李冰为避沫水之患,开凿麻浩河,分江溢洪,使乌尤山形成了四面环水的乌尤“离堆”之前,乌尤山与凌云山是为一体的乌尤山海拔444.84米,与海拔448米的凌云山相差无几。



                                    21、依山而建的山亭

 



                                              22



                      23、这个牌子让游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



                                      24、历代文人所写的诗



                               25、这可都是天然的溪流



                   26、古老的植物——蕨类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27、这里可以通往乌尤寺。但因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到乌尤寺,当然也就没能攀上乌尤山。

 



                                    28、东坡楼



                      29、拍了一幅图,我叫其“乌龟出水图”

 



               30、给池对面的董俊东、杜品信两位乐山的朋友“偷拍”一幅



          31、我与乐山朋友杜品信合影。这位朋友的名字名副其实,品质与信誉值得称道。

 



            32、与网友老骀合影。这幅照片前边的博文已发,有网友称赞我们两人的动作十分和谐,我一看还就是呢。



                                        33、出大门

 



                                         34、载酒亭



    35、说要给这两位外国青年拍照,储存卡又满了,让人家久等,不好意思。等到我删除了一幅再拍,人家走了,只拍下了后背。



           36、这幅图片有故事,董俊东先生给我讲述的很细,我现在却忘记了。



                            37、拍下这幅图片时已是12:21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山游记:实拍全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
四川乐山大佛:'水淹大佛膝,火烧凌云窟“,这句台词你熟悉吗?
闻名遐迩 乐山大佛(旅游览胜)
中国这个花了90年才完工的景观,美得令人震撼
单车两万里(14)乐山大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