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罗江】蜀都门户——白马关

  白马关景区是德阳三国文化旅游线上一棵重要的明珠,依托蜀道五关之一的军事重镇——白马关建设而成。景区内除了汉靖侯庞统祠外,还有庞统被射落马的落凤坡、刘备厚葬庞统的庞统墓;还有现存最早的国家级道路,连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动脉——金牛古道;以及残存有三国时期的点将台、换马沟、八卦台战场、五丁谷等重要遗址,还有古色古香的倒湾古镇,构成了德阳三国蜀汉文化旅游美不胜收的历史长廊。
  白马关,汉代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剑南蜀道上的五关之一(葭萌关、剑门关、江油关、涪陵关、绵竹关)。
  白马雄关关锁南北交通干线——秦川古道,清代罗江才子、文学巨匠李调元有诗形容:“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素有蜀都“门户”之称。
  古驿道经白马关南北关楼而过,北达长安,南至成都。公元前三百年“五丁开山”时所建,它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大批的蜀军和军用物资经古驿道源源不断的调往北伐前线。唐天宝年间,杨贵妃喜好荔枝,唐玄宗旨令地方官经蜀道飞骑运送荔枝入京。杜牧《过清华池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今天,当你走在这古道上时,是否感觉到荔枝遗留下来的阵阵飘香呢?清代果亲王出使西藏地方,绕蜀道而行,“车骑二三里,西风卷旌旗......”时过千余载,镶嵌在这古道上密集的脚印我们已无法追寻,唯有青石板上留下的深深车辙如时光的年轮默默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元宝山传说:元宝山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罗江县西,白马关镇白马村七组,因山势形成两侧上翘,中间凹凸,远眺极似元宝,故得名。
  古谚语传:元宝山下藏,有珍宝,数目巨万,看山势走向若得指引,可获宝藏。云:白马关前白马腾飞,元宝山上珠玉光芒,八卦谷水龙洞龙踪影现,凤嘴梁子上金凤凰点头。又:三湾九倒拐凤凰梁子点将台,白马关呼应元宝山此处白金万万三。龙飞升凤高舞此处白玉万万五。谁人探寻到,可以从罗江县买到成都府。






张飞点将台



白马关关城



挂镜台












汉靖侯庞统祠






凤雏碑廊


贺敬之题咏庞统祠诗文:落凤坡下唤落凤复起,白马关前催白马腾飞。





  白马关尧氏节孝坊:清道光六年(1826年)罗江尧氏婚后不数载,夫丧,守节不嫁。捐家产维修古驿道,知县请旌奉文于白马关建坊表贤,“文革”中毁坏,2011年修亭一座,加以保护。





















  秦蜀金牛古道:公元前三世纪,古蜀国开明王朝,命五丁所筑,北至长安(今西安市)九百一十公里,南至益州(今成都市)九十公里。蜀道难至此始,亦此终。越秦岭南下至此为坦途,自成都北上至此路途险峻。








凤岭



柏香泉






张飞殿



幽静的凤雏湖


























倒湾古镇



八卦台












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



  落凤坡:在庞统祠北1500米古驿道旁,是《三国演义》中描述庞统战死沙场的地方。
  坡上的古驿道旁立有着两通石碑,一通是今人1989年立的尖头碑,碑中隶书阴刻“落凤坡”三个大字;一通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罗江知县梁绶祖立的方头碑,碑中楷书阴刻“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十一个大字,两侧有数百字的小楷碑文,记述立碑缘由。落凤坡是因文学名著而衍生的地名,古今名人过落凤坡,多有诗词吟咏。此地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民风淳朴,蜚声中外。



  庞统血坟:在庞统祠北的落凤坡上,墓冢原为土冢,现为条石箍砌。墓高3.5米,直径9.5米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墓前有墓碑一通,高1.7米,宽1.1米,上书“汉靖侯庞公士元之墓”九个隶书大字,1989年立。《三国演义》记载,庞统于落凤坡中张任埋伏,卒于此地,后人为纪念庞统,在此建血坟一座。1997年罗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两侧翠竹搭肩下的金牛古道


















五丁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古驿蜀道白马关
白马关改写蜀汉历史的最后一道关隘
德阳市白马关庞统祠导游词
德阳白马关景区导游词
庞统墓祠
历史遗迹——倒湾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