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久没进电影院看电影了呢

春节期间在市区悠然闲逛,转到一个电影院门前,正在热映的贾玲电影《热辣滚烫》巨幅海报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驻足久久凝视着它,时间久了眼前好似打开了一幅三维空间的画面,定格不动了。

人沉静地伫立着,脑海中极力搜索着自己多久没有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了呢?

多久了呢?

不由自主关于看电影的一切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缕缕思绪飘飞到了那个久远的过去。那个关于电影的一幕幕情景和奇闻逸事,仿佛历历在目,模糊而又清晰着……

         看电影的场所,写出这个话题就有一种更久远的感觉。多久远呢?最早的记忆好像一下子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吧,那些个露天的电影场所。深埋两根粗粗的木桩,上面横着固定一根,然后四边黑框的白色影幕便四角扯紧捆在木架上。场地是再简陋不过的生产队场院啦、学校操场啦、村头路边啦。

那时只要有消息说电影进村,那可就像过节似的热闹。只因那时的娱乐太少了,看电影成了人们唯一的乐趣。场地确定了,太阳还斜斜的挂在半空呢,小孩子们就急不可待地拿着家中所有的坐位出动了,目的是为了占个好位置呢。如果电影开演了才来,面对乌鸦鸦人群攒动的场面,那就只好看反面了。

         那时每次放一场电影的影片排序都是先放一些纪录片,耐着心性盼的就是最后的一部战争影片。记忆中那时人们的穿着打扮色彩鲜艳的衣服好像不是太多,就电影而言也多是黑白片居多。印象最深刻的有几部,如《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奇袭》《英雄虎胆等。

  后来《渡江侦察记翻拍成彩色的,轰动当时。倒是经典的几部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红色娘子军等等,可都是色彩鲜艳的影片。那时不懂得欣赏,翻来覆去的放映,时间久了就不愿看了。

  时值现在每每央视戏曲台播放这几部戏时,我都能沉下心来从头到尾品味欣赏着,完了才真正领会到了一部大戏的精华和精髓,懂得欣赏演员的精堪表演,叹服演员内力深厚的唱功和扎实的舞台做打。

        后来回到县城,看电影就去电影院了,开始也是露天的,露天看电影最怕下雨。票买好,到了晚上下起雨来了,不去看吧,很不甘心,电影院的管理人员也懂人们的心思,给放映机子打着伞,如果中途实在下的没法放映了,他们会说一番敬请原谅之类的抱歉话,草草收场。人们心里虽意犹未尽,但实在被雨淋地顶不住了也就作罢。

   直至有了影院便不管刮风下雨夏署冬寒,什么季节影院都是人们最向往最集中的所在。

那个时期放映的多是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拍的影片,也有三四十年代的老影片。中间的主角大多由当时二十二大电影明星担纲。张瑞芳和仲星火的《李双双,孙道临和谢芳的《早春二月,于洋和王晓棠的《英雄虎胆,秦怡和刘琼的《女篮五号,赵丹和王丹凤的《海魂,实在数不胜数啊。

        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电影最幼稚但也是最辉煌的时期,也是电影院最辉煌的黄金时代。那时虽然电视已经走入了家庭,但看电影还是人们最热衷的娱乐之一。

那时逢有新片上映总是吸引着人们一次次步入影院,当时那个熙熙攘攘擦肩接锺人山人海的恢弘场面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根本就是一个神话传说。那时单位工会活动会集体看电影,电影院更是年轻人谈恋爱最好的去处。

随着大量精彩影片在大江南北的不断热映,成就了一大批年轻的电影明星。

一部《大桥下面成就了龚雪和张铁林;

一部《人到中年大红大紫了潘虹和达式常;

媚颜妖娆《画皮中的朱虹;

温婉知性《望乡中的栗原小卷;

有了北影厂三朵金花之称的刘晓庆、李秀明和张金玲;

有了清纯浪漫琼瑶片中的林青霞和秦汉秦祥林的三角爱情纠葛;

有了最佳银幕情侣搭档到最终随观众所愿结为生活中美满姻缘的山口百慧和三浦友和;

有一年拍了十三部影片被称为“刘十三”的帅气俊朗的刘德华;

更有享誉海内外儒雅倜傥从容不迫的周润发……

他们当中的每一位成就斐然,如日中天,无不是当时我最崇拜的明星呢!

所以我特别理解现在的孩子们追星的狂热和激情,每每看到那些兴奋过度尖叫不已的粉丝啦、玉米啦,心里总会想起自己曾经走过的一段激情的追星经历,实在也不亚于现在的追星族。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电视机普及到了每一个家庭,电视的精彩节目吸引着人们不再出门到电影院看电影;录像厅似雨后春笋一夜间到处开遍。众多的娱乐使得电影院趋势自然萧条冷落。

   尽管经营者绞尽脑汁苦心经营,坐位从露天电影最原始的自带马扎,到后来的水泥砌的硬座,发展到进入规模不菲的室内影院灵活翻动的木质座椅,进一步换了软绵舒服的位子,又改革发明了装饰豪华的院中院小电影,一张票通宵电影等等,等等,不可谓不用心良苦,但任怎么折腾,过去的终归过去了,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恢复到那个奔走相告万人空巷看电影的黄金时代了。

        话题回到多久没进电影院看电影这个话题了。

  记得最后一次看电影还是与同事四人下夜班经过电影院时,一时心血来潮,当时一同事认识一位把门收票的,所以不用买票进到影院内,看的是周润发,张国荣和钟楚红联袂主演的《纵横四海,以后就再也没有进过影院看电影了。

时间到了2016年,因为喜欢周星驰而进了电影院看了《美人鱼》。

现在电视上每天不知有多少的电影在放着,但却没有在影院看电影的那种融洽的气氛和意境。

此时站在巨幅海报前,心里蠢蠢欲动,便购票进到影院,观看了贾玲的《热辣滚烫》,其减肥程度让人咂舌,太惊艳,太励志,不由暗下决心,减一下70的体重。

坐在电影院内,享受坐在黑黑的环境中,看大大的银幕上上演着人生悲欢离合的生动情景,那种感觉,那种氛围,与在家看电视上播放的电影,那是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电影(我的爱好之七)
饶启瑜:红星电影院留下尘封记忆|散文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散文《看电影》
杨关庆 | 关于乡村露天电影的回忆
记忆深处的露天电影
非一般的享受!世界十大最酷的露天影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