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天佐教授:关于血气分析的一些想法

生命的调控可以说是宇宙中最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凡窗口期窄的指标,多是生命最高等级的指标,比如酸碱度、电解质、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体温、血压、心率等。血气分析是反映生命类代谢的指标,可以维持细胞水平的正常运转,影响全身重要脏器功能,并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氧合状态、酸碱平衡、核心电解质平衡是血气分析的核心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血气分析是通过细胞外液的检查推测细胞内液,将动脉血气的状况视为肺功能的简单描述,将静脉血气的状况视为回流区的气体交换状况。

酸碱平衡的调节

1、缓冲系统(第一道防线/作用有限)

碳酸-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2CO3/HCO3-):针对固定酸最强,占全血缓冲能力53%(血浆35%,红细胞内18%)。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NaH2PO4/Na2HPO4):占全血缓冲能力3%。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HPr/Pr-):占全血缓冲能力7%。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HHbO2/HbO2-,HHb/Hb-):占全血缓冲能力35%,主要针对挥发酸。

2、肺的调节作用(第二道防线/作用有限)

3、肾的调节作用(第三道防线)

肾是调节酸碱平衡的最终器官,其作用缓慢但完善,通过改变排酸量或保碱量维持HCO3-浓度。

离子交换

通常在离子失衡后2~4 h发挥作用,pH降低0.1,血清K+升高0.6 mmol/L,血碱与尿酸同时检测可以区别原发低血钾与继发低血钾。

血气分析对疾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对体内状态起到判断作用。

氧合状态指标

1、氧分压(PaO2)

PaO2在正常状态下为80~100 mmHg,轻度缺氧为60~80 mmHg,中度缺氧为45~60 mmHg,重度缺氧<45 mmHg(也有以40 mmHg为准的情况)。PaO2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随吸入氧浓度(FiO2)升高而增加(FiO2每升高20%,PaO2升高100 mmHg)。

FiO2(%)=21+4×氧流量(L/min)

使用此公式前提为鼻导管吸氧(死腔)、氧流量6 L/min以下、呼吸频率(20次/min)。

2、氧饱和度(SaO2)

SaO2是各个环节评价氧合功能的综合指标,一般为95%~98% ,受控于氧分压、解离曲线(pH、2,3-二磷酸甘油、温度)、Hb等因素。

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关系图

PaO2与组织氧分压(PtO2)差值是毛细血管向组织供氧的原动力,PaO2应尽可能维持在60 mmHg以上,当PaO2小于30 mmHg时,组织将失去摄氧能力。当曲线左移时,Hb与O2亲和力增加,实际SaO2大于标准SaO2,曲线重度左移时不利于毛细血管释放氧。当曲线右移时,Hb与O2亲和力降低,实际SaO2小于标准SaO2,曲线重度右移提示组织供氧减少。

3、氧合指数(OI)

OI=PaO2/FiO2,正常值为400~500。氧合指数是评价氧合功能的综合指标,反映动脉血摄氧功能,且不依赖吸入氧浓度变化。

当OI<400时,提示轻度氧合功能障碍。

OI<300,是诊断急性肺损伤的必备条件。

OI<200,是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必备条件。

4、动脉-肺泡氧分压比(PaO2/PAO2)

正常值>0.75,不依赖吸氧浓度变化,用于预测调整FiO2后的PaO2。

举例:

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

计算公式:

A-aDO2 =(3+0.21×年龄)±5

粗略估计,患者不吸氧时,A-aDO2正常值≤25 mmHg。患者吸纯氧时,A-aDO2正常值≤75 mmHg。患者每增加10%吸氧浓度, A-aDO2增加5~7 mmHg。在正常生理情况时,A-aDO2随吸入氧浓度增高,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当患者处于病理情况时,A-aDO2受肺弥散功能障碍、通气-血流灌注比例失调影响。

6、呼吸指数(RI)

RI是评价换气功能指标,正常值为0.1~0.37。RI越大,肺功能越差。计算方法为RI=A-aDO2 PaO2 。当0.37<RI<1时,提示患者氧合功能减低,当RI>1时,提示患者氧合功能明显减低,当RI>2时,常需给予机械通气。

氧合状态的判断

评估指标:PaO2,SaO2,OI,PaO2/PAO2

在患者不吸氧的情况下,任意指标降低,患者的氧合功能都可能会受损。在吸氧情况下,重点关注受吸氧浓度影响较小的OI与PaO2/PAO2。

分析低氧血症的原因:

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或低于正常值时,气道处于通畅状态。PaCO2升高会造成通气功能异常。A-aDO2高于正常或正常预计值则换气功能异常。

不吸氧预计值:(3+0.21*年龄)±5。

吸氧预计值:每增加10%,增加5~7 mmHg,吸纯氧任何个体均不应该超过75 mmHg。

阴离子间隙(AG)

1、阴离子间隙的计算

血清中阴阳离子总电荷始终相等(总数各为155 mEq/L),这其中主要阳离子为Na+,占90%。其他阳离子为K+ 、Ca2+ 、Mg 2+ 等。主要阴离子为Cl-、HCO3-,占85%,其他阴离子为SO42-、HPO42-、有机酸根、蛋白质等。AG正常值为8~16 mmol/L,中值为12。计算公式为AG=(Na++K+)-(Cl-+HCO3-)=UA-UC。

2、阴离子间隙的用途

阴离子间隙可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类型,通过阴阳离子的平衡判断酸碱平衡的实际情况,判断单纯性或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并可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不同类型代酸代碱治疗不同,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计算AG。AG如果超出范围,表示HCO3-出了问题,此时应结合临床其他情况判断单纯代谢或混合型代谢性酸中毒。

3、代酸的分型

高AG代酸:产生过多非挥发性酸(除含氯以外固定酸)。常见于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磷酸和硫酸排泄障碍、水杨酸中毒。

正常AG代酸:(高氯性代酸)体内HCO3-性物质大量丢失,主要见于腹泻,氯离子代偿性增高时,需要补碱。

高AG代酸+正常AG代酸。

4、代碱的分型

低AG代碱:产生固定酸减少。

正常AG代碱(低氯性代碱):体内酸性物质大量丢失,主要见于呕吐,氯离子代偿性降低。

低AG代碱+正常AG代碱。

随着AG的增高,有机酸中毒的可能性增大,当AG处于16~30,需要结合临床考虑患者可能存在高AG代酸。当AG<8时,结合临床考虑低AG代碱,当AG增高需要结合钠含量考虑,通常脱水的情况会造成钠增高,此时并不代表代酸,因此要观察碳酸氢根是否降低,并排除白蛋白与血清磷的干扰。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李天佐教授

来源:友谊麻醉-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培训班

围术期医学论坛(zhwsyxl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气分析的临床思维
血气分析各种指标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基础】详解“血气分析”每个医生必会!!!
总结:18 种血气分析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氧合作用和低氧血症
误区:氧合指数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