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穷小子,左眼失明,却成千万富翁,又花光4000万修路,为啥?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如果你有房有车,有4000万的存款,还有一个五金批发市场、一个火锅城,你会选择如何过余下的人生

是在现有的产业上,继续励精图治,扩大经营,赚更多的钱?

还是将产业教给下属管理,自己满世界吃美食、逛美景,去旅行?

云南的康巴汉子斯那定珠,既没有选择继续赚钱,也没有躺平后享受生活。

而是将这些钱,全部用来为家乡巴拉格宗,香格里拉深处的秘境,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天路”。

为了修这条通往家乡的路,他不仅花光了自己4000万元的积蓄,还到处借钱,负债上亿。

(斯那定珠)

这条路,为与世隔绝的巴拉格宗带来了电和电话,缩短了巴拉格宗到县城往来的时间。

并让巴拉格宗在地图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坐标。

斯那定珠将原巴拉村遗址修建成为民宿,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巴拉格宗景区,带着故乡的村民一起勤劳致富。

而为了维护时常被暴雨、山洪毁坏的山路,他不得不多次筹款、打借条,以至于身背巨债。

(斯那定珠花费巨资修建的山路)

有人说他傻,还有人觉得他另有所图,但他依旧我行我素。

理解他的人,称他是当代愚公,问他后不后悔。

斯那定珠却说,不管欠多少钱,他都不后悔。

在云南香格里拉的最深处,有一处人迹罕至的大峡谷。

这里群山围绕、森林密布,空气清冽新鲜,谷底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水顺势流淌、奔腾不息。

峡谷之上,时而一轮红日悬在碧蓝的天空中,映衬的云朵更加洁白无瑕;时而有阳光洒在云雾袅绕的峡谷内,云蒸霞蔚。

不远处,还有自然形成的、如佛塔一般的雪山,在霞光的照耀下,宛如神邸。

相传,七百多年前,巴塘有一位名叫斯那多吉的土司常年征战在外,他的爱人厌倦了整天为他提心吊胆的生活,便离他而去,想寻找一方净土。

斯那多吉失去爱人之后,也幡然醒悟,带领部下,循着爱人的脚步,找到了这个地方。

夫妻二人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带给他们吉祥如意的福地,便决定留在此处,并给它取了一个应景的名字,巴拉格宗。

其中,“巴拉”翻译成汉语,意思是从巴塘而来;“格宗”意为吉祥如意。

斯那多吉的部下也赞同这个决定,他们上山采石、入林伐木,借助于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建起一栋栋木石结合的房屋。

从那以后,巴拉格宗才有了烟火的气息。

(以前的巴拉格宗)

因为地势复杂,平日里,巴拉格宗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

偶尔,他们也会派遣强壮的男人,跋山涉水,走出峡谷,到外面的世界,借助于以物换物的方式,换取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

当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灯、电话、汽车、高楼大夏应运而生时,巴拉格宗的人们,仍旧固守着自己的这一方净土。

即便有人已经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也很少有人对这种生活产生质疑。

直到上世界70年代,为了方便与外面的世界联系,在各方支持下,七林旺丹带领巴拉格宗的人们沿着绝壁,凿出了一条人马驿道。

(从前的山路,非常险峻)

即便如此,这条驿道仍旧险峻无比,连牲畜走在路上都犯怵,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落下山崖。

因此,路虽然并不遥远,人要想走出山,却得走个五、六天的时间。

可以说,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巴拉格宗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然而,世外桃源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与世隔绝。

在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与世隔绝,就意味着贫穷和落后。

要致富,必须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964年,斯那定珠出生在巴拉格宗的巴拉村。

常年闭塞的环境,使得他们贫困交加,斯那定珠在十岁之前连鞋都没有穿过一双。

因为全村的小伙伴都这样,他也并不放在心上,总是光着脚丫,漫山遍野采野菜、挖石头。

如果不是那一次事故,他可能不会觉醒得那么早,甚至,可能与其他同龄人一样,不会觉醒。

村里有几个流传下来的铺子,比如木匠铺、铁匠铺、药铺、石匠铺等,有的娃子有时间也会去这些铺子里帮工。

那一次,斯那定珠像往常一样,在铁匠家里帮忙拉风箱。

一旁的铁匠,用火钳将烧红的铁块夹出来后,右手便抡起铁锤向烧红的铁块砸去,顿时火星四溅。

电光火石之间,一粒火星直射进斯那定珠的左眼里,一股子钻心的疼从眼睛那里传了出来,斯那定珠捂住眼睛,疼得弯起腰跪在了地上。

铁匠连忙将他送往药铺,但村医平时只会用土方子治病,遇到这种情况,根本无能为力。

听到消息的父亲赶到后,忙带着草草包扎了一下的斯那定珠,走上了那条人马驿道。

这是斯那定珠,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整整走了5天,父子两才来到了县城。可是,得到的答复却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就这样,斯那定珠的左眼彻底失明,再也无法恢复视力了。

来的路上,因为担心眼睛,斯那定珠并没有心情梳理在外面的世界所看到的一切。

如今,结局已定,虽然伤心难过,但,两个世界的差异,也在斯那定珠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摸着绝壁上的石块,借着微弱的星光,连夜往回赶的斯那定珠,走在那条崎岖的人马驿道上,心思浮动,无法冷静。

斯那定珠五六岁时,这条人马驿道修建好之后,村里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他们带着画笔、画板,和一种叫相机的四四方方的盒子,在村里四处临摹画画。

有人还让村里的小伙伴们整整齐齐的坐成几排,然后用那个相机对着他们按了几下。

最后,也没见有什么东西从那个相机里面出来。

那时候,斯那定珠虽然觉得新奇,但也仅仅只是新奇而已,毕竟,他觉得村里画唐卡的师傅,比他们画的并不差。

如今,走在需要小心谨慎、以免掉进岗曲河的驿道上,斯那定珠想着的却是在外面看见的宽阔而平坦的水泥路、还有暖暖的橘黄色路灯,以及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

回想过往,有几次生病的人被村里的大汉抬着外出看病时,要么死在路上,要么耽误了治疗,无法医治。

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样。

如果,有一条能够跑汽车的、通往外面世界的路,那么,自己的眼睛就不会瞎了,那些人的性命,也不必枉送。

就像没有吃过糖的人,不会想念甜的味道。

一个见识到糖的甜味的人,会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追寻那一抹香甜。

快要到家的时候,斯那定珠对着父亲说道,阿爸,长大了,我一定要为村里修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

斯那定珠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

在巴拉格宗,长子有义务守在父母身边,为父母养老送终。

但是,心里有梦想的斯那定珠,却一心只想往山外跑,因为他知道,固守在巴拉村,他一辈子也赚不到修路的钱。

13岁那年,背负着自己的理想,也背着乡亲们的唾弃,斯那定珠拿着父亲筹来的35块钱,光着脚丫走出了大山。

最初,因为没有本金,凭着自己从小在险山峻岭间穿梭的本领,他加入到马帮,在香格里拉的茶马古道上,赶马、赶骡子。

后来,随着各地公路逐步修建起来,马帮的生意越来越少,越来越危险,想留着一条命修路的斯那定珠离开了马队,开始做“倒爷”。

他把从巴拉格宗挖到的水晶石、药材运到北上广出售;同时,将北上广的新鲜玩意,运到故乡所属的迪庆州,以此赚取不错的差价。

凭借诚信为本,斯拉定珠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他结束走南闯北的生活,在香格里拉买了房、买了车,开了第一家五金批发市场、和一家火锅店。

逢年过节,看着生意上的伙伴们都呼朋引伴地回故乡,斯那定珠就会难受,他的家乡看似近在咫尺,走起来,却相隔甚远。

仅仅一条人马驿道,就要走整整5天。

而每回去一次,就会难受一次。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到外面的世界,巴拉村原来的60多户人家,走得只剩14户了。

如果再不想办法,村将不存,故乡,也将变成梦里的一个名词而已。

儿时的梦想,他一直记得。

路是一定要修的,虽说自己4000万的资金确实远远不够,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路修好了,后期被暴雨或是泥石流毁坏之后,没有后继资金来维护,修了等于白修。

何况,即便路修好了,也不能保证乡亲们就一定会回去定居。毕竟,在那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收入来源,回去又干什么呢?

就在斯那定珠陷入焦灼的时候,一次旅行,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1999年,斯那定珠来到了云南昆明的世园会。

看着并不比故乡巴拉格宗美多少的西山龙门景区,人潮涌动,游客如织,斯那定珠灵光一闪。

是呀,如果将巴拉格宗发展成为旅游胜地,修路的资金、老乡们的就业等问题,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

顾不得资金不够的斯那定珠,立即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立马回村,开始马不停蹄地做起了修路的游说工作。

可是,有的村民觉得他占用了自己的地,不答应;

有的村民,觉得他简直是异想天开,理都不愿意理他;

还有的村民觉得他抛下父母外出经商,就不是个好人,自然不支持他;

还有一位老奶奶,甚至一口唾沫直接吐在了他的脸上。

斯那定珠的心底,泛起了苦涩,用衣服擦了擦脸,又开始解释。

他知道修路肯定会遇到障碍,他甚至还明白,这点障碍与后期动工之后将遇到的问题相比,不值一提。

但,有那么几个瞬间,他也会觉得无奈,不让他们出钱,占用的地,还付给相应的钱,这样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为什么他们就不理解呢?

转念一想,或许,这就是隔绝于世、消息闭塞的后果。

因此,他修路的心,更加坚定。

整整一个星期,斯那定珠的嗓子都喊哑了,终于有人愿意让他试一试了。

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

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做好之后,斯那定珠找来勘察队,勘探地形。

谁知,来一队说修不了,来两队,还是说没法修。

斯那定珠却斩钉截铁地说道,你们不能修,我来修。

两年的时间里,斯那定珠餐风饮露、披星戴月,在巴拉格宗与香格里拉县之间的群山里徘徊,画地图、绘制路线。

终于,2004年9月,一声爆破响彻山林,一条从214国道,通往巴拉村的盘山公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

常言道,山路十八弯,斯那定珠绘测的这条路,有着43个急弯。

中途,4000万的资金很快用完,他先后将自己的五金批发市场、火锅店卖掉;后来,又将房子车子抵押;再后来,向生意伙伴借、向银行贷款......

据了解,巴拉格宗有金矿、铜矿,还可以开发水电站。

有企业趁火打劫,用两个亿的干股引诱他,想跟他合作修路,目的是路修好之后,开采巴拉格宗大山里的矿石、修水电站。

可他却说,挖了矿、修了水电站的巴拉格宗,就不是巴拉格宗了,他不能将一个满目疮痍的巴拉格宗留给后代。

他不想做巴拉格宗的罪人。

还剩一公里的时候,斯那定珠的父亲看了看这条路,说道,“希望修通后,能够坐车回去一趟。”

然而,老人家说完这话,不久后却与世长辞。

这成为了斯那定珠此生的遗憾。

2008年1月1日,路修通之后,斯那定珠开着车,来往在这条“天路”上,想象着父亲就坐在身边。

为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路修好之后,斯那定珠借助于贷款,让旅游公司开始运营。

他先将巴拉村的居民都搬到的峡谷的缓坡地带,将巴拉村的古老建筑,做了维护之后,布置成旅游景点、民宿、博物馆等,供游客住宿、观赏。

与此同时,他以每户一万元的租金,租来村里闲置的土地发展生态农业;

并将景区道路维护按段承包给村民,每年给每户发近万元的工资。

如今,巴拉格宗的村民,陆陆续续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景区里面200多个工作人员,都来自于巴拉格宗。

不计成本修路、给村民建房屋、开发景区,斯那定珠早已花光了自己的存款,而且还负债上亿元。

好在,他的这些付出,换来了巴拉格宗的村民家家户户都过上现代化生活,手机、电脑和小汽车是标配。

回顾往昔,如今57岁的斯那定珠说,路修完了,自己还活着,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因为,当中心酸,真的无从说起。

一个人,见识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却仍旧保持初心,已实属不易。

更何况,他还散尽家财,只为修一条回乡的路,帮故乡的人们,脱贫致富。

不得不说,斯那定珠的格局之大,非一般人能比。

我们总是在说,伟大的奇迹,其实也是平凡的人物铸就而成。

却不知道,能够铸就伟大奇迹的人,注定就不会平凡。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曾想过一个问题:不久的将来,我们如何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我想,斯那定珠一定有了他的答案,那条“天路”,就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有力的证据。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了天路又建香巴拉,举债14亿的藏族愚公何以笑对“亿万负翁”
秘境巴拉——这是被上苍眷顾的地方
湖南藏着一个神秘的村落,路走不通只能划船,与世隔绝的生活
求学如玩命
激活唐诗文化 带领村民致富
[首藏作品](5795)“当代愚公”毛相林 绝壁凿出致富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