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23岁是公务员,辞职创业,35岁负债2.5亿,却46岁身家28亿美元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词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
 
靠着这样刷屏式的疯狂轰炸,脑白金销量暴增,创造了保健品单品年销售10亿的神话。
 
彼时,让跌入谷底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起死回生。
 
曾有大佬说,史玉柱是营销鬼才。但他太固执,太疯狂,注定很难走远。
 
事实上,追溯史玉柱的经历,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传奇故事。
 
他在前途一片光明时放弃铁饭碗,从零开始,毅然下海。
 
他只用了短短两三年时间,就跻身成为中国的亿万富翁。
 
他又在一夜之间大厦倾塌,背负几亿债务,重要骨干却不离不弃;
 
他说:“失败了,但是精神还在,顽强的精神还在。

只要精神还在,完全可以再爬起来。”
 
曾有民意调查,他和比尔盖茨并列为最令人钦佩的人。
 
而他的故事,到底有多传奇呢?
 
(史玉柱)
  

 
1985年,史玉柱23岁,有一体面的公务员工作,有一个贤惠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普普通通却也稳稳当当。
 
这个时候,他最大的愿望,还是当上处长。
 
这一年,他被派到了西安统计学院进修。

其中一个美国教授介绍的统计调查,使他大开眼界。

他意识到,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
 
当时,他在安徽省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队工作。

他所在的处室需要统计的数据很大,全省达上万个农户,每户又有多达640个统计指标之多。
 
他知道,如果用上电脑统计,工作量将会大大减少。
 
于是,进修结束之后,他就回去说服领导购入一台计算机。

然后用他的兴趣和专业自编了一个数据分析程序。
 
这个程序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二三十个人一年的工作量。
 
紧接着,他又编写了一个程序,并发表论文在知名刊物上。
 
这个软件被应用到了全国统计系统中,还获得了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同时也是安徽省副省长杨纪珂的青睐。
 
很快,史玉柱就被公派去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再次进修。
 
毫无疑问,有成绩加持,贵人提携,史玉柱回去之后当上处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但是回原单位之后,他首先递交的却是辞职报告。
 
众人不解,人们看到的是稳稳当当的铁饭碗,而史玉柱看到了创业的前景。
 
面对单位的震动,亲人朋友的反对,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
 
毅然决定下海,放出豪言:“如果下海失败,我就去跳海。”
 
史玉柱的研究方向是开发计算机中文文字处理系统,凭着满腔热情和专业能力,他在半年内写下50万行代码。

开发出初代M-6401文字处理系统,送给原单位试用之后,直接淘汰了原来需要高昂费用的打字机。
 
这使他信心倍增,野心倍增,他要顺势而为,逆风而起。

他要把这款软件,推向全国。
 
他只有4000元,于是他为了节省开支,来到深圳大学。
 
他住在老同学的宿舍,利用校内计算机的资源潜心钻研,使自己的产品更加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过后,这款软件的核心问题彻底解决,可以全面推向市场兜售。
 
可是,新的问题也很快接踵而来。
 
 

 
俗话说得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史玉柱没钱买销售软件需要的演示电脑,没有钱注册公司,更没有钱出广告费用......
 
不过,一直以来,只要有心,方法总比问题多。

只要肯做,条条大路通罗马。
 
他先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卖电脑的老板赊账:
 
“我需要一台电脑卖软件,但是我没钱给你,能不能先赊账,有了钱多加20%的钱还你?”
 
很出人意料,老板同意了,还派他的副经理去给史玉柱送电脑。
 
这名副经理,现在是征途公司的副董事长。
 
史玉柱没有钱注册公司,他就先把产品挂靠在别人的旗下。
 
至于市场营销里非常重要的广告战略。
 
他的解决办法是走进当时业内口碑的《计算机世界》报社广告部。
 
用软件的实际演示实力说服广告部主任给他打三期1/4版广告。
 
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就在广告登出后的第十三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上就收到了共计15820元的汇款。
 
这让他有了初步的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让他信心倍增,野心倍增。
 
乘胜追击,借势而起,加大广告投入,四个月后就有了100万元的收入,这是巨人集团的第一桶金。
 
之后,史玉柱并未懈怠,也并未沾沾自喜,而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上不断前进。
 
1990年1月,求伯君的WPS借着方正的跳板横空而起,这深深地给史玉柱敲响了警钟,不进则退。
 
同年同月,史玉柱再次来到了深圳大学,和他的一个朋友一起过上了封闭大门的”苦行僧”的生活。
 
他不在乎外表,一个星期出门一次买一箱方便面,一门心思只盯着眼前的计算机,期待着思想的火花。
 
五个月的时光,150个昏天暗地的日日夜夜,史玉柱的四件白衬衫一件件由白穿到黑,换来了M-6402、M-6403高度优于过去的文字处理系统的成功,拥有了强硬技术的支撑。
 
1991年4月,巨人公司成立,同年,推出的M-6043汉卡就实现利润3500万元。
 
史玉柱非常崇拜IBM,IBM是计算机领域里的老大,被称为“蓝色巨人”。

他希望未来可以做中国的IBM,成为东方的巨人。
 
雄豪言,一路向前。
 
 

 
很快,史玉柱就扶摇直上。
 
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不仅技术很牛,更善于资本管理模式和销售方法创新。
 
他自己控股,给出员工高出股份的薪酬。

避免了公司内部的起哄不团结,造成无必要的争端。
 
打破了当时单纯的“广告+销售”的模式,重视渠道,开创了现场订货的销售模式。

使得代理商把销售网络铺向全国各地,收益可观。
 
他深谙营销之道,打心理战术,牢牢抓住消费者的需求。

由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的飞跃,规模不断扩大。
 
1992年,一直在深圳办公的史玉柱正式把总部迁到了珠海。

手下员工过百,资产早已过亿,巨人集团也已经成为下辖8家分公司的集团。
 
这时,史玉柱30岁,刚好而立之年。
 
这一年,曾无比辉煌的王安电脑破产,史玉柱唏嘘过后走上了“企业多元化”之路。
 
这时,除了自己的招牌文字处理软件M-6403以外,开始开发其他软件。
 
如财务管理软件、酒店管理软件等,甚至还投向了生活用品、房地产、保健品等本没有关联的领域。
 
事实证明,史玉柱的决策当时是没有错的,军帅并进,利益并趋。
 
不过事业走向了高峰,婚姻却走向了尽头。

他的妻子董春兰向他提出了离婚,因为他只专注自己的事业。
 
史玉柱知道自己亏欠妻子,挽回无果就选择净身出户,此后一直未曾再婚。
 
1993年,巨人集团业务量高速腾飞,销售额3.6亿。

史玉柱获得珠海市“第二届科技奖”特等奖,一时风光无限,受到群众的赞誉 。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自然也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
 
事情的转折来自于史玉柱想要建造一个用于办公的大楼。

对于集团的发展来讲,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计划跨度太大了。
 
一开始,大楼预计修建18层,预计资金两亿元,实事求是,稳稳当当。
 
但是短时间内,就被提升到了38层、54层、64层。

最后定为了70层,260米的高度,12个亿的预算。
 
如果成功,这一定会引起世界巨大反响。
 
此时的史玉柱,意气风发,被寄予厚望。
 
他非常自信,甚至走出了房地产项目运作的惯例,不向银行贷款,依靠自有资金和预售楼花资金回流来搭建他的梦。
 
起初,事情的进展比较顺利,巨人集团一直盈利。

史玉柱也进入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8位,荣华加身。
 
我们经常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对于史玉柱来讲,意外正在以不可控的局面悄然来临。
 
 

 
巨人大厦的工期因为天灾和地势的原因一拖再拖,
 
房地产因为国家对楼市的调控,不断缩紧,开始遇冷,巨人大厦的楼花在取得第一笔成绩后很难再卖。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本来可以充当紧急救援的一些辅助业务如保健品也遭遇了瓶颈期,整个大环境有些不容乐观。
 
玉柱看到了,但他认为这些都尚且不是问题。

所以继续加大投入资金去打广告,期望获得收益。
 
他早已不是当年贫穷一无所有的年轻人,遇到问题现在可以用钱来解决。
 
只是事与愿违。
 
当时,巨人集团产品极其多元化、无特色化,人们需要的是对产品的印象构建。

但史玉柱的广告却非常狂妄空泛,不仅无法突出产品,甚至极度引起了群众的反感。
 
史玉柱是香港泰山会的一员,里面的朋友敲打过他,希望他务实一点,稳进一点。
 
还有人私下说他:不顾血本,渴求虚荣;恶性膨胀,人财两空;大事不精,小事不细;如此寨主,岂能成功?
 
可对那时的史玉柱来说,一切劝阻都听不进去,也停不下来,依旧不间断投入。
 
1996年,巨人集团成了一个无底洞。

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而巨人大厦在收盘时仅仅盖到第三层。
 
史玉柱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赔付大量金钱,舆论甚嚣尘上。
 
更可怕的是,媒体的大肆曝光。
 
墙倒众人推,本来可以延期支付的供应商都蜂拥而上要求即刻付款;
 
公司上下人心惶惶,濒临失控;
 
曾经史玉柱不“屑”于借助的银行,这个时候不会再给他任何资金了。
 
很快,巨人大厦工程停工,公司跌停,梦想破碎;
 
35岁的史玉柱背负2.5个亿的债务,变成“当之无愧”的全国首“负”。
 
 

 
这段时间,是史玉柱人生的至暗时刻。

指责声铺天盖地,讨债的人接踵而至。
 
他只能埋头游戏,渴望得到虚拟的快乐。
 
他瞬间变得潦倒不堪,唯一剩下的一辆奔驰车,因为加不起油成了摆设。
 
出门只能靠公交车,一个曾经的商界大佬,过上了还不如普通人的“灰头土脸”的生活。
 
直到1997年8月,他和几个不离不弃的部下用最后一点钱去西藏散心。
 
短短一周之内,史玉柱经历了两次生死。
 
爬珠峰时,没有钱雇向导,天色将黑,6000多米的风雪寒凉刺骨。

氧气即将耗尽,史玉柱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勇气,他也不想拖累他的同伴。
 
“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他的同伴没有放弃他,和他共用氧气,又硬生生锲而不舍地找到了一条生路。
 
史玉柱被从死神那里抢回来,看到了第二天的太阳,他不禁感叹:
 
我又赚了一天。”
 
家都很高兴,但没高兴太久。

因为珠峰的路况极为复杂,没有公路,国道都是土路,返程时遭遇了山体滑坡。
 
如果不是司机敏锐,提前倒退了,他们就长眠于那片土地之上了。
 
经此一境,见了天地,见了生死,史玉柱的心态变得温和了。

他接受失败,接受自己,放下焦虑,放下骄傲,决心从低谷重新出发。
 
他推翻了旧的思路,构建了“两个两年”的概念。

他的生命,他的公司,都只能存活24个月。
 
凤凰涅槃,向死而生。
 
很多年后,回想这一段失败的经历,史玉柱是这样总结的:
 
“在我的人生轨迹里,成长最快、脱胎换骨的就是1997年。

之前是很狂妄不结合实际的状态,幸亏1997年倒了,如果1998年倒更惨。”
 
他把这一段经历视为人生当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1998年,史玉柱带着借来的50万元,跟困难时候忠心耿耿的部下一起,伴随着“脑白金”的计划腾空而起。
 
50万元,5万元是工资,15万元是生产费,15万元作为市场推广。

剩下的作为备用,选择在江苏江阴重新起步。
 
江阴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那里离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都非常近。

消费者购买力能力相对较强 ,而投入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他潜入老百姓中做调查,宣传产品,其中一些老人的言语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你说的这种产品,我想吃,但我舍不得买,我等着我儿子给我买呐!”
 
就这样,一句广告词“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开始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中国人重孝,中国人重情。

一句如此简单通俗的言语调动了人们的情感,使其再一次创造了销售奇迹。
 
 2000年,公司盈利13亿元,高登保健品榜首。
 
 2000年,他还清了欠下的所有债务。
 
“敢于承担个人责任”为他重新赢得了社会的尊敬,脑白金的广告从此播放十年之久,累计销售额100多亿,令人望尘莫及。
 
史玉柱很聪明,深谙营销学之道。

他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亲民路线,调动大众的情绪,从而赢得胜利。
 
 2001年,黄金搭档问世,也是一样俗气的广告词,也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同年,史玉柱当选“经济年度人物”。
 
后来,当别人问起他第二次创业的感受。
 
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说道:
 
“可以踏实睡觉的感觉,真好。”
 
他又一次站在了顶端,他以“一个著名的失败者”站在社会的顶端。

他沉下心来,未雨绸缪,不再冒进。
 
他还投资银行,各项可以变现的资产,使他“肚里有粮,心中不慌。”
 
 

 
在万事顺利的当口,史玉柱又做了一个让众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2003年,他把相当于“聚宝盆”的脑白金卖给了四通控股,紧接着又很快买下两个银行的股份。
 
 2004年春节后,史玉柱和几名高管商议进军网络行业,并高薪挖来研发人员。
 
这时的史玉柱非常谨慎,在两年研发期间,公司上下都对外守口如瓶,甚至还备好了两亿资金作为可能亏本的准备;
 
2005年11月,《征途》游戏推出,大获成功,破掉了国内游戏行业盛大、网易、九城三足鼎立之势。
 
对于他游戏的成功,也许,巨人集团副总裁汤敏的一段话可以很好地概括:
 
他(史玉柱)经常不分昼夜地把自己关起来打游戏,然后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告诉研发部游戏里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补救。”

最好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的,史玉柱最擅长的就是研究消费者的需求。

他说“做保健品,第一要有效,第二要让消费者感觉得到确实有效:

做网游也一样,第一要好玩儿,第二要让玩家告诉别人这个游戏好玩儿。”
 
他打破“行规”,率先采用“免费模式”。

他继续延续脑白金式的营销方法,让“征途”的宣传广告遍布群众视线。

史玉柱,又一次,开网游业之先河。
 
2007年11月,巨人网络登陆纽交所,总市值高达42亿美元。
 
这一次上市更是直接造就了21个亿万富翁、186个百万和千万富翁。
 
而史玉柱,这一天,更是成了第一个穿运动服到纽交所敲上市锣的。
 
2008年,史玉柱以28亿美元的身价位居《福布斯》全球互联网富豪排行榜中第7位。
 
这时,他46岁。
 
而史玉柱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为人们津津乐道学习挖掘。
 
 

 
几年过去了,社会变革更迭,商界浮浮沉沉,有人崛起,有人失意。
 
而史玉柱,却早已洗净铅华,过起了退休生活。
 
2016年,史玉柱在解决了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之后, 彻底退居幕后。
 
作为一个商人,他曾给年轻人的启示是:

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做成一件事。
 
所以他做软件时成功了,做保健品时成功了,做游戏时也成功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史玉柱或者比尔盖茨,但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这一条路上,最要的就是专一做事,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什么都要。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学会铭记挫折,从挫折中学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史玉柱因为一次失败练就了一生受益的专注,专注的心态和创业方向。
 
而我们,也应该要从一些失败中汲取营养,逐渐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应是大多数平凡人生最美好的成就。
 

作者:朱小鹿&平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2.5亿烂债到身家500亿,他靠的竟是一句烂大街的广告词!
简单史玉柱
【励志故事】我打心底佩服的一个人:史玉柱,跌倒再爬起来的商业巨人!!
史玉柱的“攻心计”:豪赌天性
35岁负债2.5亿,靠脑白金东山再起,传奇商人史玉柱是如何崛起的
马正:从负债2.5亿,到造就21个亿万富翁,不要轻视负债累累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