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一幅画卖出3472万元的天价,凭啥?
userphoto

2023.10.30 湖北

关注
凡畅,90后作家,MCN机构老板,投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私人微信号:fan66539

他46岁才开始学习工笔画,却一跃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之一。

他画的牡丹,几乎是“古今第一”,至今无人能超越。

他一幅画卖出3472万元的天价。

他的画作被国家严格保护,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张大千夸赞他说,花鸟鱼虫,吾仰于非闇

中央美院教授李树声说,于非闇在近百年的中国绘画史上,就工笔花鸟画这一项来说,他不仅影响了北京画坛,而且在全国也堪称第一。

1889年,于非闇生于北京书香世家,从小就接触名贵书画、拓片、缂丝,钟情于诗文书画。

1911年,22岁的于非闇,回到祖籍山东蓬莱,师从民间画师王润暄,学画花鸟、草虫,并学习饲养昆虫和研制颜料。

在38岁以前,于非闇在绘画方面并无建树,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

直到1929年,于非闇拜师齐白石,学习山水绘画和篆刻。

人到中年,他才开始认真创作。

1935年,在好友张大千的建议下,于非闇主攻工笔重彩花鸟画。

第二年,47岁的于非闇,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人生第一次画展,引发轰动。

大器晚成的于非闇,逐渐崭露头角。

他还受邀与著名画家谢稚柳、方介堪、黄君璧、张大千等人,一起去浙江雁荡山写生,被传为佳话。

然而好景不长,抗战时期,于非闇家道中落,生活极度贫困,穷到连饭都吃不饱。

他不得不靠卖字画、当老师、去报社打工,艰难谋生,再加上妻子病重,于非闇身心俱疲。

但再苦再难,他从未放弃绘画,北京的大街小巷、城楼和公园,都留下了于非闇写生作画的身影。

有一天,于非闇潜心作画时,猛然抬头,窗外竹影摇曳,水仙绽放,暗香浮动,生命的气息带给他,难以言说的震撼。

他感叹道,自己所画不如真的,连前人所画,也一样不如真。

艺术顿悟的火花,就在那一刻,突然降临。

电光石火间,四季变幻的时空,交叠在于非闇的想象空间。

那里春花烂漫,却又伴着夏夜葳蕤,遒劲秋干,撑起一方澎湃葱茏,春花,夏叶,秋干,就这样不顾一切地融于一体。

花草在四季中最精彩的面貌,交叠成一副生动而饱满的姿态,它被于非闇创造出来。

他师古却不泥古,创两宋双勾技法之新,自成一派。

他用精湛的技法,和超高的想象力,开启了近现代工笔花鸟画,一个全新的时代。

此外,于非闇还苦练“瘦金体”书法,用工写结合的方式,使画作达到“形神兼备”的至高境界。

对待学生,他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著名画家俞致贞、田世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1957 年,北京画院成立,齐白石任名誉院长,叶恭绰是院长,于非闇担任副院长。

至此,于非闇在68岁时,才登上艺术巅峰。

但那时,他已重病缠身,为了将自己的创作经验传承给后人,他撰写了《于非闇工笔花鸟画论》

这本书,上半部分是“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下半部分是“中国画颜色的研究”,还附有200多幅高清图,包括于非闇的经典代表作,以及唐宋元历代名画。

寻找传统中最美的花鸟,让它们在笔下幻化出生命,这,便是于非闇终身探索的答案。

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传统工笔画的精华,才得以传承至今。

这本书,是于非闇一生艺术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艺术品鉴价值与格调,值得您用心研习、欣赏和收藏。

如果您也需要的话,可以点击这个视频左下角,去入手这本《于非闇工笔花鸟画论》。

希望它能带你欣赏中华传统绘画、经典艺术的魅力和诗意。

让绘画点缀生活,让艺术点亮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工笔花鸟画赏析
【国画】田世光.绘画精选(1)
张大千曾言:“花鸟鱼虫,吾仰于非闇”
绘画|田世光的猿猴
田世光 花鸟:艳而不俗,清雅悦目
把花鸟画成这样,哪个不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