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浙春蕙兰名品欣赏

(一)江浙春慧兰传统名品欣赏

江浙兰人习惯把新中国成立之前选出并记录在册的春蕙兰品种称为传统名品,近几年才选育的品种称为下山新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数年前选育出的品种则称为新老品种(次新种)。

江浙有记录的春兰传统名品280余个,而保留至今的仅有100余个。人们把春兰园艺品种按梅瓣、荷瓣、水仙瓣、奇花,或梅瓣、荷瓣、水仙瓣、蝶瓣、色花、奇花来分类。在艺兰生活中,人们还把春兰园艺品种封以各种各样的雅号,如:把春兰绿云称为"春兰皇后";把宋梅、龙字、集圆、万字(汪字)称为"春兰四大名花";把宋梅、龙字称为"国兰双壁";把龙字称为"荷形水仙之冠",西神称为"梅形水仙之冠";把宋梅、龙字、集圆、万字、汪字、小打梅、贺神梅、桂圆梅称为"春兰老八种";把绿云、军旗、紫绶金章、宁波雪荷称为"春兰四大奇花";等等。

江浙有记录的蕙兰传统名品近190个,而保留至今的仅有60余个。江浙蕙兰与春兰园艺品种分类略有不同,蕙兰除按梅、荷、水仙、素、奇等分类外,也可结合苞壳颜色和上面分布的砂晕、筋纹作具体分类。如苞壳颜色都呈绿壳绿筋的称绿壳类;苞壳颜色基部呈白绿色,逐渐向上绿色加深,到苞尖又稍淡的称白绿壳类;苞壳颜色基部呈微绿色,逐渐向上呈红色,到苞尖又泛出绿中带紫晕的称赤转绿壳类;苞壳颜色基部微白,周身呈淡红色,壳上筋纹比苞壳色稍深的称水银红壳类;外层苞壳颜色呈紫红色,壳上筋纹比绿壳类稍粗的称赤壳类。另外,还有青麻绿壳类、深紫壳类等。然而在现时的鉴赏过程中,人们少有提起这样的分类,而更多的是用花萃的色泽进行分类,如绿秆绿花的称绿蕙;赤秆赤花的称赤蕙;赤秆绿花的称赤转绿蕙。在艺兰生活中,人们还把蕙兰园艺品种封以各种各样的雅号,如:大一品、程梅、关顶、元字、染字、上海梅、潘绿、荡字称为"蕙兰老八种";楼梅、翠尊、老极品、庆华、江南新极品、端梅、崔梅、荣梅称为"蕙兰新八种";大一品称为"绿蕙之首";程梅称为"赤蕙之首":等等。

1.春兰梅瓣

宋梅宋梅又名宋锦旋梅。清朝乾隆年间浙江绍兴选出。叶姿弓垂,叶质糯润,上三彩壳,白绿梗(仅指花下第一节)。花开出架。三瓣收根、紧边、圆头、有尖锋,平肩,色翠,蚕蛾捧,刘海舌。舌上红斑有单点、多点、白舌。壮草可开台(双花)。香气醇正。有时开梅形水仙瓣或荷形水仙瓣。春兰梅瓣代表品种,"春兰四大名花"之首,与龙字合称"国兰双璧"。

小打梅清道光年间在苏州花窖选出,因选育者争夺而发生口角,故称小打梅。外三瓣短圆,分窠蚕蛾捧,捧内侧底部有深紫红色纹。刘海舌,舌上红点较淡。花微落肩。苞衣赤绿,叶姿半垂。"春兰老八种"之一。

万字万字又名鸳湖第一梅。清同治年间浙江嘉兴选出。叶姿弓垂,株形优美,但叶面易长黑斑。贴肉苞衣绿彩重,花拳顶节转绿。瓣短阔有尖锋,紧边、收根、肉厚、色纯,平肩或飞肩,蚕蛾捧头有红点,小如意舌。"春兰四大名花"之一。

天兴梅清光绪年间沈姓花农选出。叶片较宽,半垂性,叶面有光泽,叶尖稍钝,苞衣紫红色。三瓣短阔圆头,质糯厚实,瓣尖有钩锋,花色俏绿。唇瓣放宕下垂,呈三角形。

永丰梅永丰梅又名圆梅。1920年浙江奉化选出。叶姿斜披,边叶半垂,叶性厚硬有强壮感,叶沟浅、叶色暗绿,叶梢尖而长。花苞外壳水绿色有紫云,由外向内越来越赤紫,贴肉苞衣深绿,带紫赤砂云。花拳赤紫,花型大。外三瓣大圆头紧边,瓣根部边缘向后翻卷。捧瓣前端白头厚,合抱紧,捧瓣内侧有紫红点。尖如意舌,舌上有鲜红的三角形点。花色不净绿,瓣根部带紫红,有混暗感。花期较迟。

贺神梅贺神梅又名鹦哥梅,因出产于浙江四明山脉之鹦哥山而得名。叶姿斜立,叶较细,叶色偏黄。新芽紫红色。花苞壳为水红色,锋尖有绿彩,贴肉苞衣浓绿色。外三瓣收根圆头,周边内卷,形似汤勺,拱抱,平肩。正面净绿,背面有红丝。软观音捧,捧心圆整光洁,刘海舌。淡紫红色花拳,顶节转绿。花形端庄大气,花色俏丽,花品端正精神。春兰梅瓣花之佳品。"春兰老八种"之一。

瑞梅1930年左右绍兴刘阿余选出,苏州谢瑞山命名。叶姿斜立,斜垂混杂,多数叶片呈斜披状,仅边叶半垂。叶沟较深呈" V "形。每棵植株仅3~4片叶,5片叶的植株极少。叶质厚硬,叶色深绿,微有光泽,叶梢尖长。新芽紫红色,出芽率高,易开花。花苞紫赤、锋尖带绿,贴肉苞衣根部赤红、前端全绿彩,花萃浓赤红。外三瓣短圆、紧边、质厚,色净绿微泛黄。一字肩,花品端正。半硬蚕蛾捧,捧端白头上有隐红点。如意硬舌,初放花时,舌端呈尖形,久开下垂呈小圆形,舌上红点淡。捧瓣内侧有紫红纹,捧瓣根部有细红丝。

绿英色如青梅,旧传春兰青秆青花之上品,故以绿英称之。清光绪年间苏州顾翔宵选育。1902年由杭州九峰阁莳养。新芽翠绿有红丝。叶半垂,叶质软润厚实,叶色深绿有光泽,先端稍钝,叶脉较深,叶柄紧收。鞘叶紫红色。花苞绿色略带紫筋麻。花萃翠绿,与叶面齐。外三瓣短圆,收根紧边,稍落肩。软蚕蛾捧,花瓣淡翠绿色,端部雄性化明显,形态圆整。大如意舌,短圆不下垂,

红点似元宝,鲜艳靓丽。花色净绿俏丽,花品清秀怡人。春兰绿梗花中的稀有品种,较易开花。

翠桃翠桃又名安昌梅。有紫梗、绿梗之别。目前流传的翠桃并非清光绪年间选出、又名品莲的翠桃。叶色浓绿,叶厚有光泽,叶姿半垂,叶缘锯齿细。新芽紫绿,芽尖有明显的乳白点。花苞绿缀红紫筋纹,苞形圆鼓,贴肉苞衣缀绿彩,筋脉突而筋距宽。外三瓣宽厚如桃形,萼片中线有浅黄绿色筋纹,瓣端部微飘,圆头或有微缺口,花色绿。捧瓣雄性化强,淡黄色的捧端格外突出,大都呈合背状,看不见蕊柱;分背时露出蕊柱,如同连在一起的3个蕊柱,两边大中间小。硬而不舒的如意舌上有红点,有的舌瓣与捧鼻粘连在一起,俗称三瓣一拳头。总体上看外轮较大,中窠较小。紫梗翠桃花萃紫红,最上一节转绿;绿梗翠桃花萃翠绿,外瓣端有缺口,花色更显翠绿。

桂圆梅桂圆梅又名赛锦旋。民国初年绍兴朱祥保选出。以其外瓣圆整如桂圆而得名。叶色浓绿,底叶宽有浅行龙,中叶细," V "形叶沟浅,叶缘锯齿中等,叶质厚硬有弹性,叶端急收尖,具承露形,叶底收脚不明显。叶姿半垂与半立相混,脚叶有点鱼肚形特点,甲壳低。花苞银红,紫麻筋到顶,麻距宽,苞衣层层鞘色重,小锌紧裹小蕾,三瓣端有钩锋相搭。放花前应及时挑开,便于舒瓣。花齐架,花萃粗,翠绿色,茎节有红晕。五瓣分窠,外三瓣阔大,收根极细,瓣端微紧有钩锋,一字肩,半硬蚕蛾捧,如意舌上缀浅红斑。植株健壮,花形圆整。"春兰老八种"之一。

冠姚梅1916年浙江湖州姚佐田选出。中叶细,边叶环垂的弧度大,中叶斜垂,部分叶尖微有扭曲。叶面稍有光泽,老叶光泽性不强,暗深绿色,叶尖锐。叶沟在叶的下端较深,靠近叶端较平。叶缘锯齿略粗而密,叶面有行龙、副脉明显,叶背主脉突出、侧脉明显,呈黄白色,假指环高而且明显。新芽绿底紫红色筋纹,出土即见绿底紫红筋。新苗直立性强,呈浅绿色。脚壳高而尖,其叶脚收放不十分明显。单株壮苗基本都在5片叶以上。花萃圆细色绿,最上一节翠绿无杂色,茎节有红晕。花苞绿底缀紫红色筋麻,锌壳下部浅紫色,往上部逐渐转深绿,紫筋宽而明显。外三瓣透蕾见白边,色翠绿,圆头收根,紧边,平肩。软蚕蛾捧光洁,大如意舌端部有明显的大红斑块。

养安梅1922年绍兴钮养安选育。叶姿高腰半垂,叶沟深呈" V "形,叶质厚硬,叶色浓绿。花苞壳淡粉紫色。锋尖浓绿彩,赤紫筋麻。贴肉苞衣色泽浓绿艳丽。花掌绿底有淡紫云,花萃顶上节转绿。

外三瓣长角大圆头,紧边、瓣质厚糯,一字肩。花朵未绽放时,外三瓣白边鲜明。花瓣绽展后,花瓣周缘仍有淡淡的白边。花色翠绿俏丽。夹鼻蚕蛾捧。蕊柱背部露于两捧之间,捧瓣前端圆润光洁,白边明显。刘海舌放宕舒展,舌上红点呈" V "形。花朵微俯放。

元吉梅元吉梅又名掌扇梅。1916年浙江兰溪陈元吉选出。过去在余姚称新天兴,在杭州称元吉梅。半垂叶姿,中幅叶宽,叶梢尖,叶肉厚,有光泽。新芽为紫红色。花苞紫红。外三瓣圆头,收根细,平肩,紧边。花色淡翠鲜绿,有浅色筋纹。易飘皱。合背半硬捧,小刘海舌。属兰中小品。

老代梅清道光时出宁波。常开一秆两花,往往上下排列,故名,然中小草时亦开一花。其叶斜垂,老叶呈半垂,中叶细,叶色浅绿,有光泽。叶质厚,叶脉浅,叶尖钝,叶缘锯齿细密。新芽紫绿,脚壳低。花苞色深有紫筋,呈圆形。贴肉苞衣绿底紫红筋通顶,绿彩重。绿茎紫节。通常一茎双花,外瓣长脚圆头,细收根,紧边,瓣端呈拱抱状,主瓣上扬,瓣端前倾。五瓣分窠,中窠上仰或平端,气质高贵。半硬捧,圆整光结。小如意舌,舌背后半部红点密布,久开不下宕。

翠筠翠筠又名发祥梅。翠筠原意为竹子青皮,因此花青秆青花,故名。1913年选出。叶姿呈半垂状,新苗斜立。叶色绿而无光泽,叶质厚叶脉浅,有行龙,叶梢钝。新芽紫红,脚壳低。花苞绿底红紫筋纹,有3片全绿壳。花萃颜色翠绿,茎节有红晕。外三瓣收根细,圆头紧边,一字肩,质厚糯。软蚕蛾捧光洁圆润,捧瓣内侧有紫红筋。刘海舌,缀粉红斑。花形正,花色青翠,俏丽文雅。

2.春兰水仙瓣

汪字清康熙年间,由奉化汪克明选育。叶姿斜立,叶沟呈" V "形,叶色深绿。叶芽粉紫色,花苞紫麻绿壳,花莛淡绿,节上有红晕。外三瓣长脚圆头,拱抱,一字肩,紧边,质厚色糯。分窠软捧。小圆舌,红点淡,有时开白舌。

花守好,骨力佳,花形经月不变。"春兰四大天王"和"春兰老八种"之一,是春兰水仙瓣的代表。

集圆集圆又名十圆。清咸丰初年出余姚。也能开梅瓣。叶姿弓垂,叶幅比宋梅长阔,高腰挺秀,叶色浓绿有光泽。叶质厚糯,叶背两侧脉较显,大都夹有狭细心叶。花萃色泽红。苞片根红,端带绿彩,形阔大。外三瓣圆大起峰,分窠观音捧,捧头有隐红点。刘海舌,"春兰老八种"和"春兰四大名花"之一。

龙字龙字又名姚一色。清嘉庆年间选自浙江四明山之高庙山。叶姿斜立和半垂相混,叶柄细收,俗称线香脚。叶中段放阔,俗称螳肚。叶梢钝尖,俗称鳝尾。

花苞紫麻筋绿壳。外三瓣短圆头尖,紧边,质厚,浅绿色中略带黄色,有透明感。观音捧,分窠。大铺舌,舌上倒品字形3个鲜红点。花容丰丽。花萃细长。长势强健,易栽培,易繁殖,健花。荷形水仙瓣代表。

"春兰四大名花"和"春兰老八种"之一,与宋梅一起被喻为"国兰双壁"。

西神梅西神梅又名喜晨梅。1911年在浙江奉化选出,后为无锡杨六笙、荣文卿所得。叶姿斜披,叶梢尖长,叶沟呈深" V "形,叶齿粗糙。外三瓣紧边圆头,收根。蒲扇捧,刘海舌,舌上一大红圆点。花容俏丽,花架高挑。花萃粉紫色,顶上一节转绿。株型不大,易花。梅形水仙代表。

逸品民国初年浙江宁波选出。半立叶,叶幅中阔,叶" V "形沟深。叶色浓绿有光泽,叶质厚糯。花苞赤绿色。外三瓣长脚圆头、有尖峰,紧边,拱抱。圆整光洁之挖耳捧,圆舌端正,上有鲜大红点。花瓣有隐绿筋脉。花品秀逸。

西子西子又名文品。民国时出于浙江杭州。半垂叶,叶梢钝,株形酷似万字。经常开梅形或荷形水仙。开梅形水仙时外三瓣圆紧,长脚收根,瓣肉厚,软蚕蛾捧,分窠,小刘海舌;开荷形水仙时外三瓣圆头,长脚收根放角,半硬捧,大圆舌,舌上缀有两条红色粗条。花容丰丽,翠绿色。

祥字祥字又名朱祥字。民国初年绍兴朱祥保选出。梅形水仙瓣。叶姿斜垂,叶形细狭,叶梢尖,叶柄收,脚壳低,叶质薄软。株形文弱。新芽绿色,芽尖有紫晕,苞壳锋尖绿色重,苞衣绿底缀紫红筋纹。花萃高,淡紫色。外三瓣圆头,细收根,紧边,质糯厚,一字肩。五瓣分窠,半硬兜捧,如意舌。

笑春1919年春选出,以颐道居士的"娇花含笑靥留春"诗意命名。叶姿弓垂,叶有柔软感。外三瓣圆头紧边,厚肉,平肩。半硬兜捧。圆舌,舌上一红点鲜丽。

九庄梅1918年宁波杨祖仁选出。叶幅中细,叶有" V "形沟,叶色偏黄。新芽水银红色,花苞水银红色有绿峰。一字肩,瓣上有隐红筋,但收根不好。浅兜捧。圆舌端正,红点特鲜明。

苏州春一品苏州春一品又名贝氏春一品。1937年前苏州贝姓爱兰人选出。叶姿斜立,叶柄紧而粗壮,叶梢钝,叶沟浅,叶幅宽长。植株高大雄壮,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质厚硬。花苞水银红色。外三瓣阔大、收根极细、呈荷瓣形,主瓣紧边,副瓣前端紧边、根部平展,一字肩,分窠半硬浅兜滑口捧。圆舌放宕,红点小而靠近喉部。花萃高挺,淡粉紫色。花色翠绿,花型大。

翠一品翠一品俗称小西神。抗战前由杭州吴恩元选出。叶姿半垂性,叶尖尖锐," V "形沟,边叶浅,中叶却很深,叶色深绿有光泽。花苞赤绿,有深紫麻筋。花萃细长。外三瓣阔大、长脚细收根,瓣前端呈微飘状,平肩,色翠。软浅兜捧。圆舌,舌上红点特别鲜艳。水仙瓣精品。

宜春仙宜春仙又名水仙大富贵。1923年前选出。叶姿斜垂,边叶弯垂,中叶略细,叶质厚而软,叶沟浅,边叶叶沟略深,叶尖急收。新叶有亮光,叶鞘高,甲尖硬。株型粗大。新芽紫红色。花苞紫红色。内苞衣转白绿色,缀紫筋到顶,麻疏。苞衣薄软,花蕾出壳可见白边。花萃粗短,紫红色。外三瓣长脚圆头,略紧边,瓣端呈内扣拱抱状。

主瓣高扬上盖,中有紫红线段。五瓣分窠,软浅兜捧,捧内有紫红斑。大圆舌下宕,舌上有" U "形红斑。花色翠绿,花型较大,花品端正。抗逆性强,易发芽,易上花,易培养。

嘉隆嘉隆又名娇龙。1920年江苏昆山爱兰人选。紧边厚肉,捧舌俱佳,骨劲不亚汪字。时有开长脚,花较次。叶姿半垂,叶沟浅,叶面较平,叶色淡绿。叶脚细,叶尖细尖,叶缘锯齿极细,叶质软薄,

叶边有浅行龙。新芽叶片直立,脚壳细尖。浅紫色花萃细圆,苞壳水红,紫筋到梢,贴肉苞衣宽大翠绿。外三瓣长脚圆头,质地糯软,主瓣呈上盖状。半硬捧,大圆舌,舌上有" U "形或元宝形红斑。花色俏丽,花型中等。初花期端正漂亮,但久开脚略长,且落肩,这是其缺陷。

3.春兰荷瓣

大富贵大富贵又名郑同荷。1909年海选出,湖州双林郑同梅与杭州吴淳白得到,并分别命名。叶姿肥环,叶幅宽大厚润,叶齿较细,叶色浓绿有光泽。苞壳紫红色。外三瓣宽大,收根放角,质厚而糯,花色净绿带光泽。短圆捧,大刘海舌。大富贵常开台花,人见人爱,但在栽培中叶片易起黑斑。荷瓣代表。

翠盖荷翠盖荷又名文荷。绍兴冯长生采得,1900年杭州邵芝岩选育。春兰传统品种中最矮小的品种。株型小巧,花容端正,盖过以前荷瓣花,故又称盖荷。立叶,叶梢钝,叶柄紧细,叶面光滑。外三瓣短圆,收根放角,紧边。罄口捧,大圆舌。花形圆整小巧,花品清秀精致,小花矮草十分相配。

环球荷鼎1922年采自浙江上虞大舌埠山中。当年郁孔照以八百大洋购进。春兰荷瓣名品。叶形斜立,叶质厚实,叶色深绿,新叶有光泽。叶面有沟槽,叶缘锯齿细密,叶尾起兜呈匙形。外三瓣短圆,收根细,紧边放角,一字肩。短圆蚌壳捧,刘海舌,舌面有艳丽" U "形红斑。

端秀荷1926年前后,宁波杨祖仁选出。花品端庄秀美,故名。叶短宽,呈斜立状,形态优美。叶鞘紧抱不散。叶色深绿,富有光泽,边叶起兜。叶性柔中有刚。花苞紫红色。外三瓣短阔,紫红筋纹隐约可见,收根细,紧边放角,平肩。蚌壳捧,大圆舌,舌面缀鲜艳红点。

4.春兰素心

蔡仙素蔡仙素又名蔡水仙。民国年间选出。据传由蔡梅素分生出来,开水仙瓣。新芽青绿,叶幅中阔,叶性半垂,叶色滋糯有光泽。外三瓣放角,厚肉糯质,淡翠色,平肩。软兜捧,圆舌纯白。绿秆细长。系素心中罕见之捧瓣有兜者,为端正之名花。

老文团素清道光年间苏州周文段发现,起名文团素,又名周文段。此后,由于与此花相仿之新花出现,为示区别,故名老文团素。净绿色新芽。叶根细,随着生长渐变为中阔叶圆垂之姿态,色泽优美,有叶肉,叶态有柔和之曲线美,颇为美观。外三瓣放角,长形收脚,淡绿色俊俏,一字肩,有时甚至飞肩。剪刀捧,纯白大卷舌。花大,隐筋净翠色,花肉糯质透明,但据传因瓣质地稍硬而易开挺瓣。春兰荷形素之名品。

苍岩素苍岩素又名福荷素。清光绪前嵊县长乐镇钱氏选育,钱嫁女将此花作嫁妆陪嫁至长乐魏家,魏家嫁女把花陪嫁到苍岩俞基成家,世代相传。

20世纪80年代,苍岩俞渠汀让一盆苍岩素给绍兴吴书福,吴书福以福荷素之名参加全国兰展,获得特别金奖,故又名福荷素。叶阔,呈半垂形。苞衣绿。外三瓣圆大放角,长脚收根。猫耳捧,大卷舌全白。花色翠绿。健花,易繁殖。

张荷素张荷素又名大吉祥素、素大富贵。清宣统年间绍兴兰农刘茂成采得。叶姿半垂,叶柄细而长,叶梢尖长,叶片长大,叶幅宽阔,叶质厚硬,叶色深绿有光泽,叶沟较浅。花苞圆大,翠绿,有绿筋条。外三瓣短阔,收根放角,初开花形酷似大富贵,之后外三瓣伸长。大落肩,蚌壳捧,大圆舌长而卷。花色翠绿,舌瓣净白。花特大。春兰素心中最大型之品种,易繁易花。

杨氏荷素1920年宁波杨祖仁选育。叶色翠绿有光泽。花苞淡绿色,绿筋麻粗,结圆。贴肉苞衣白绿色。外三瓣长卵形,瓣前端钝圆、有尖锋,紧边,质厚糯,主瓣比副瓣圆阔。捧瓣短圆如蚌壳,净白大圆舌。花色翠绿娇嫩,花品端正。久开微落肩,瓣脚稍伸长。荷素名品。

玉梅素玉梅素又名玉梅。清康熙年间在绍兴选出,是流传至今最老的名种之一。新芽紫红色,叶色深绿略有光泽。叶质厚,叶面有" V "形叶沟。叶姿斜立。苞衣淡紫红色带绿彩。花萃浅紫红色。外三瓣长脚圆头,收根,微落肩。舌面无红色斑纹(故又称白舌梅),舌中侧裂片(俗称腮)有粉色淡红晕,为桃腮素。准确地说,玉梅素属于传统春兰中的赤壳梅瓣桃腮素。

素蝶素蝶又名宁波素蝶。1920年由陈义室主人选出。苞衣绿色,上缀绿筋,条条通梢达顶,满布绿砂晕,清晰可辨。外三瓣宽阔,副瓣下半幅呈素唇瓣化,卷舌。花色翠绿,唇瓣化部位白色,整朵花形宛如粉蝶飞舞,柔姿动人,被兰界视为珍品。

5.春兰奇花

绿云清同治乙丑年,陈氏采于杭州五云山后大清里,后为邵芝岩以高价得之。新芽碧绿,微带粉红晕。叶短阔厚壮,常旋转扭曲,叶尖钝圆,有光泽。脚壳紧抱不散。苞壳淡水银红色,有绿砂晕。花萃高。外瓣短宽,放角收根,蚌壳捧,刘海舌。瓣、捧、舌变化很大,时有多瓣、多捧、多舌出现,为奇瓣花。喜阴耐肥。被称为"春兰皇后"。

四喜蝶民国初年选出,产地、选育人不明。叶面有" V "形沟,叶缘叶齿细密,叶梢尖长。叶芽粉赤,绿底上缀着细细的紫麻筋。花苞形似毛笔,外苞衣有彩头、稍厚,内苞衣较薄、少有彩晕。花拳红色,最顶一节转绿。花朵形态从行花到多瓣奇花,变化很大,花型大小变化也很大。一般开品外轮四瓣,内轮三四瓣,两捧半幅唇瓣化。而开品好时外轮会开成五六辫甚至八瓣,内轮捧瓣全唇瓣化,甚至连蕊柱也会唇瓣化,唇瓣的数量可达到五六枚。瓣背有红筋,唇瓣根部两侧都会有大块红斑。

簪蝶1935年日本从我国引去,产地、选育人不明。叶姿斜立,叶沟呈" V "形,叶梢尖长,叶色深绿。新芽紫红。花苞绿底紫筋。花萃高。副瓣与捧瓣均有紫红色线条。副瓣唇瓣化根部明显,中间有断裂现象,副瓣端部后卷。猫耳捧,卷舌。常开双花。

舞蝶抗战前选出,产地、选育人不明。叶半垂,叶宽且长,叶色翠绿无光泽。花苞赤绿。副瓣下半幅唇瓣化,绿白分明,上缀红点,瓣端后卷,舌下垂后卷。中大型花。花初开端正,然花守不好,久开副瓣反转过多,花形变得松散。

珍蝶1925年绍兴东双桥曹炳卿选育。植株高大。叶半立,叶幅狭细。花容端正小巧,外三瓣短圆、质厚、荷形,主瓣紧抱捧瓣,副瓣2/3唇瓣化。外三瓣色翠带红色纹筋,瓣端向后卷,唇瓣化部分有不规则红点、红条,大圆舌红点呈" U "形。大草小花是珍蝶的缺点。

冠蝶20世纪30年代无锡沈渊如选出。叶姿半垂,叶柄收紧,叶质厚糯。花苞翠绿缀紫筋麻,苞衣红紫色。花萃细高。五瓣宽阔,分窠,副瓣前端唇卷,2/3以上唇瓣化,缀有稀疏点块。蚌壳捧,大圆舌。花容丰丽,花品列传统蝶花之冠。

老蕊蝶老蕊蝶又名三心奇蝶、三心蝶、绿三心、红三心等。细窄叶形,叶姿斜垂。叶面有" V "形沟,叶色深绿有光泽,叶梢尖长。叶芽粉紫色。深红色花苞缀紫筋,锋尖绿彩重。花萃高挺,赤紫。外三瓣狭长,捧瓣唇瓣化,形成三

舌状。捧瓣中部有绿晕,绿晕上有鲜艳条状红斑,瓣边雪白如舌。外三瓣翠绿,与内轮三舌相配。花色俏丽,色彩耀眼。捧瓣中部无绿晕的,捧瓣色彩更白,中间红斑更突出,称红三心蕊蝶。抗逆性强,繁殖力强,开花勤。余蝴蝶抗日战争后期(1945年)从中国输往日本的山采春兰中发现的奇花。叶姿斜垂,老叶端部弯垂,叶沟较浅,叶色黄绿,叶质偏软。新叶有亮光,叶梢尖如针。叶脚紧收,叶片可达七八片以上。新芽刚出土为白绿色,后逐渐呈淡绿色,有浅紫纹。叶鞘细长,甲尖较软。花苞刚出土时,从底往上由白转浅绿色,见阳后转为绿色带紫晕,筋麻紫红色。放花前花苞膨大,

贴肉苞衣淡绿色、紫筋到梢。外轮花瓣增多,呈宽竹叶瓣向四周放射,内轮花瓣层层叠叠,无明显捧瓣与蕊柱。花的内轮着生数不清的碎小花瓣,瓣端雄性化呈淡黄色,偶有舌化,有时见红斑,有时可见残缺的舌。花型极大,一拳双花,偶有三花。有人也称其为菊瓣蝴蝶,有时也可开出玉树状菊瓣蝴蝶。

梁溪蕊蝶1959年由沈渊如选出。叶细长,半垂。苞衣绿色泛紫,筋络深紫色。外三瓣狭长,翠绿色。猫耳捧,捧瓣周缘白色,有唇瓣化现象,瓣内部缀有紫红色点、块。卷舌,微缀紫红点。

6.蕙兰绿蕙类

老上海梅老上海梅又名前上海梅。绿蕙梅瓣。清嘉庆年间,由上海李良宾选育。叶姿半垂,叶架高,叶幅中细,叶缘内裹呈" U "形,叶色浓绿有光泽。花拳高,齐叶架,着花5~8朵。外三瓣长脚圆头,平肩抱开,紧边质厚,淡绿色。捧瓣抱合圆整,穿腮小如意舌,两侧舌缘内卷,舌尖起兜,舌上红斑鲜艳。中等花,花形、花守、骨力均佳。壮苗时外三瓣形态更佳,并能开飞肩,神韵极好。

大一品大一品又称一品、大一品仙。绿壳类大荷花形水仙瓣。产于富阳,按《兰言述略》载,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选出。另据《兰蕙同心录》载,嘉庆初年由胡少梅选出。叶属阔叶性厚叶环垂式。荷形水仙瓣,白绿苞壳,水晕极佳,头形整足,苞壳紧实,大平切头形。灯芯梗,着花9~12朵,单花直径7~8厘米。五瓣分窠,收根细,放角,紧边,飞肩或平肩,软蚕蛾捧,大如意舌。被推崇为蕙兰中荷形水仙瓣之冠,列"蕙兰老八种"之首位。

潘绿绿蕙梅瓣。清乾隆年间由江苏宜兴潘姓爱兰人选育。曾列为老种绿蕙四大名种之一。叶姿斜披,边叶半垂,叶幅中宽,叶质厚硬。花苞绿壳。绿梗扭挺,齐叶架。花柄较长,花距开张疏朗。外三瓣长脚圆头,平肩,花色翠绿。两片捧瓣黏合,俗称琵琶头,硬捧。穿腮小舌,有根无舌,紧缩捧下。

荡字绿蕙水仙瓣。清道光年间,由苏州至荡口的花船上售出。当时卖者采得大丛落山蕙草,分成4块压在竹篓内,放舟游卖。荡口镇有人买得一丛命名荡字,西塘镇亦有人购得一丛,取名小塘字仙。花萃细挺,高出叶架,着花7~9朵,花型较小。外三瓣头圆稍狭,紧边,一字肩。蚕蛾捧,五瓣分窠,如意舌,舌面布满鲜艳的红点。典型的小荷形水仙瓣。

仙绿绿蕙水仙瓣。民国初年,发现于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梅;又因其初开时与老上海梅相似,故亦称后上海梅。叶姿中细,厚叶圆垂式,与上海梅相仿,姿势优美。花萃细长。外三瓣长脚圆头,平肩,羊角兜捧,长舌不卷,舌面缀满密集的红点。花色翠绿鲜明。花形良好之名花。

老极品绿蕙梅瓣。1901年,由杭州公诚花园冯长金选出。叶质厚,直立性较强,从叶柄至中幅略有叶沟,中幅到叶尾逐渐平展,叶姿斜立。花等浅绿色,粗壮挺拔。外三瓣头圆,紧边,瓣肉厚,瓣端起兜呈匙形,长脚收根,平肩。硬兜捧,五瓣分窠,间有捧瓣根部微合者,大龙吞舌。堪称绿蕙梅瓣上品。

楼梅绿壳类荷形水仙瓣。清光绪中年由绍兴楼姓爱兰人选出,故名为楼梅。据另一传说,谓当时主人宴客于兰厅,宴罢送客至门口,适有一盆兰花绽蕾舒瓣,于是主人挽客人室欣赏,取名留梅,后又改为楼梅。花萃细长,俗称灯芯梗,着花6~9朵,小簪细长,排铃疏朗。外三瓣大头细收根,平肩,分窠浅兜捧,大圆铺舌(开足后,前端微后卷)。花色翠绿俊俏,精神气度均佳。蕙兰中难得的荷形之水仙瓣。楼梅一直深受艺兰界推崇,认为唯有此花可与大一品媲美。

庆华梅绿蕙梅瓣。1912年春,浙江杭州九峰阁主人购得。叶姿斜立,叶幅中细。外三瓣短圆头,平肩,紧边厚肉,蚕蛾捧,如意舌。色翠,白绿长秆。被列为"蕙兰新八种"之一。

翠萼绿蕙梅瓣。民国初年江苏无锡荣文卿选出。叶姿斜垂,叶幅中细,叶质厚硬。花萃出架,着花7朵左右。外三瓣呈椭圆形,瓣肉极厚,瓣尖微飘。分窠硬捧,如意舌,舌根不露。小巧可爱的小花形绿蕙飘梅。

朵云绿壳绿花波瓣形。新中国成立前江苏宜兴选出,沈渊如选育命名。叶姿斜垂,叶幅中细,叶色翠绿。五瓣呈波状。捧瓣圆阔,似猫耳状向上翻皱,每片捧瓣内中心处有一淡黄色细圆突出痕,周围有黄、白、绿晕。大刘海舌。为皱角梅瓣形中别具风格的新奇品种,蕙兰中名种珍品。

7.蕙兰赤蕙类

元字元字又名元字仙。赤蕙水仙瓣。清道光年间,苏州浒关艺兰者选出。叶姿斜垂,叶形长阔,叶姿雄伟。花萃绿底有紫红晕,高达60厘米以上,一般着花5~7朵,花朵疏朗。外三瓣长脚圆头,平肩,紧边,质厚。五瓣分窠,半硬捧,捧瓣前端有一指形叉,为其特征。执圭舌垂而不卷,舌面缀有鲜艳的块状红点。花型大,直径可达6~7厘米。花品端正,气度从容,为赤蕙水仙瓣难得精品。

程梅程梅又名程字梅。赤蕙梅瓣。清乾隆时,由江苏常熟程姓医师选育。程梅叶姿呈半垂,新苗斜立有力,叶幅宽阔(超过1.5厘米),叶长50厘米,植株雄伟。叶缘微向内裹,呈浅" V "形,叶缘锯齿粗,叶脉明亮细润。叶质厚糯,有光泽,叶色深绿,光照充分时叶呈深墨绿色。花苞为赤麻壳,硕大。花蕾为蜈蚣钳头形。花萃租,俗称木梗,高出叶架,花柄紫红色,花萃绿底有红云。通常着花7~9朵。外三瓣圆整紧边,花瓣质厚,短圆阔大而光洁,花色绿,瓣根有粉红云。分头合背,半硬蚕蛾捧。尖如意仰舌。壮苗时捧瓣分窠,舌瓣也能略放宕,绿苔舌上有紫红点。程梅气势雄伟。若论蕙兰梅瓣,当推程梅最具代表性。赤蕙梅门之上品佳种。

关顶关顶又名万和梅。赤蕙梅瓣。清乾隆时,由苏州浒关人在万和酒店选出。叶姿半垂,叶幅宽阔,叶长。叶脉粗,叶质硬。新芽绿底有红丝纹。花苞赤壳,紫红筋麻。花萃高出叶架,高达50厘米左右,着花8~9朵。赤梗赤花,俗称关老爷,喻其花带紫红色。外三瓣短圆宽大,紧边。豆荚捧,易交搭。大圆舌,绿苔舌上缀紫红点块。花色较紫暗,不够明丽。论外瓣圆短,蕙兰中关顶与程梅为最。我国兰界因关顶花色赤暗、捧交搭而不作贵。

老染字老染字亦名阮字。赤蕙梅瓣。清道光时由浙江嘉善阮姓爱兰人选出。叶姿短阔,每株叶片较多,常达9~15片。花萃细长。外三瓣短窄深,平肩,分窠大观音兜捧,大圆舌。有时花朵瘾放,唇瓣尖部不舒、上翘或歪斜,故俗称为"秤钩头老染字"。筋骨极好,久开不变形。"蕙兰老八种"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不懂兰花术语,就品鉴不了兰花,你永远都是门外汉
看不懂兰花术语,就品鉴不了兰花,你永远都是门外汉!
兰花术语要点及鉴赏 [图解]
兰花鉴别欣赏标准
艺兰必备:兰花鉴赏术语
我国常见兰花种类及其主要园艺品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