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及参考案例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及参考案例

2012-6-7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 周长凤

「摘要」校本课程纲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核心产品,是教师教学的指南以及学校进行审议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撰写上它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项目说明、课程元素、所需条件等,而在课程元素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以理论为引领,结合案例来阐述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关键词」校本课程纲要 基本要求 参考案例

《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依据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相关课程的性质而撰写的、包含一门校本课程生成所需的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文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产品。课程纲要的撰写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审议和管理。那么,教师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呢?

一、《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基本要求

《课程纲要》在撰写上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教师在遵循这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来撰写。一般情况下,《校本课程纲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项目说明、课程元素和所条件。

项目说明

在项目说明部分中教师简要地说明开发教师、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习时限、授课对象、是否选修等等。例如:校本课程《创新乐园》是选修课,开发教师是张洪生;课程类型属于科技类;适合对象是初一至初三的学生,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学习时间共需12课时,每课时45分钟,可在1个学期内集中实施,也可根据学校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分成若干板块分别实施;设备及教具要求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准备;教学资源是自编的校本教材。

课程元素

目前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用的是目标模式,此模式遵循的是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在“八年研究”中孕育出来的一种课程编制原理(又称为泰勒原理),他认为课程开发者应该至少应该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学校希望达到什么教育目的?(课程目标)②提供什么经验才可达到这些目的?(课程内容)③如何有效地组织编排这些经验?(课程实施)④如何确定是否正在达到这些目的?「1」(课程评价)。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课程开发时必须要考虑的四个课程要素,同时也是《课程纲要》中的最核心元素。那么在撰写《课程纲要》时,我们如何来表述这四个课程元素呢?

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表述首先要明确具体,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不宜写的过于虚幻、模糊和复杂,像“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这类陈述作为课程目标就过于概括。而像“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的鉴赏力”这类陈述就稍微具体一点,可作为课程目标。其次,在制定目标时要澄清我们希望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态度上有什么样的变化,例如,校本课程《刻画生活》,其课程目标是这样描述的:①通过欣赏刻画作品,对刻画有初步的了解;②通过对刻画过程的学习,学会正确的用刀方法,并能刻画出各种内容的作品;③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实物作品等方式,进行刻画艺术的学习;④通过学习刻画产生兴趣,能在学习中欣赏美、感受美,得到情绪的陶冶,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2」这四项目标都是希望学生在学完该课程之后能够获得的一种结果。再次,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还应注意层次性,即不同学段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和同一学段针对学生差异的目标层次性。上述《刻画生活》课程目标的制定就明显体现出几个不同的层次。

课程目标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提炼的过程。课程目标的制定不必太苛求完美,初期可以简单明了一些,然后在校本课程自身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正如我国课程论专家吴刚平所说的:“在某个阶段,清晰的目标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更为可能的是,目标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逐渐建立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能完整地制定出来。”「3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说明课程所选择的专题、教学内容、活动项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已确定的课程目标,并建立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原理的基础之上,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并让学生感到值得去学。不仅如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应体现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的迁移,使学生能够将校本课程中所学的东西迁移到对国家课程的学习中去。

课程内容的呈现可以框架结构图或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包括模块或单元、专题、主要内容以及课时数等。例如「4」,在校本课程《Fireworks板报制作》中,其课程内容包括《建立文档》《收集资料》《制作报头》《制作专栏》《版面装饰》《展示作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下面又有2-3个不同的专题,像《收集资料》这个单元里就有三个不同的专题,即奇妙的网络世界、网上寻宝、把宝贝藏起来。而每个专题里又分别列出其主要内容及要求,这就使得整个课程内容呈现出一个巨大的网络。但是在《课程纲要》中最初呈现的内容往往只是原则性的要求或框架式的构想,其实际的合理内容须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开发过程才能形成。

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主要说明教学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学法指导、学分认定、课时、场地、设施、班级规模等,例如是面向全体的班级授课制,还是能力分组教学;是讲授还是讨论;是书面认知还是活动体验;有无固定的场地;班级人数多少等等。另外,课程的课时需求,课时的分配和安排,是否有固定的课时表等都应在考虑之列,教师对课时的控制和学生对课时的控制往往是衡量课程性质的量化因素。

在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教学策略的运用或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5」,校本课程《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是这样描述的:《创新思维》是以创新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思想激励、案例学习、模仿体验、技能掌握、实践应用”为主要线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教学策略主要是①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②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观察生活寻找创新切入点。③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找到创新方案。④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协助,完善创新方案。这些教学策略是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部分,要作为重点来描述。

4.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说明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结果等。教师在描述课程评价时要考虑评价的主要方向和理念,评价的具体方法,如是考试还是考察,是书面考试还是成果展现,学习过程的考察如何进行,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通过评价活动促进本门课程的完善,需要使用哪些新的评价方式,如何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等等。另外,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课程评价可以用文字描述或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6」,《创新思维》中的评价是这样的:“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提出的创新方案,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提问、发言、收集事例等情况。与此同时,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定,以期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素养,具体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见“创新思维”课程评价表(略)。”该课程评价同时用了两种呈现方式:文字描述和图表。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纲要的四个核心元素,但并非是全部要素。教师要想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有一个更高的站位,而且确保该校本课程对学生和学校有很好的适切性,有时还需进行课程开发背景分析以及课程特色说明。所谓课程开发背景分析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即基于政策解读、需求评估、资源调查、办学特色说明、问题反思等等;课程特色说明主要指的是课程特色与学校特色的关联性、课程实施效果显著的特色等。

(三)所需条件

所需条件主要说明的是为顺利实施该课程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如教室或专用教师的需求,教室空间的分割,课程所需要的学校其它空间设施,校外实施空间等。比如,《做快乐的传媒人》这门校本课程所需的条件就是网络多媒体教室、录音笔、摄像机等;《化学与生活》所需的条件就是实验室、投影仪、实物投影台等教学设备。

二、《校本课程纲要》参考案例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纲要》的呈现形式,在此以某中学高二年级校本课程《游泳与水上救生》的课程纲要作为案例,仅供参考。

游泳与水上救生「7

课程开发背景

人类在布满江、河、湖、海的地球上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和水发生关系。久而久之,人们在劳动和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学会了游泳技能。游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也是老少皆宜的休闲娱乐运动。它可以使人体的各个器官或系统得到锻炼,同时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或访谈中,83.4%的学生都对此非常感兴趣。

然而据报道,溺水已经成为中学生假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为了落实我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让所有学生“人人学会游泳”计划,发挥学校周边游泳场馆的资源优势,同时体现我校生命教育的理念,学校面向高一和高二学生长期设立了游泳专项课程,为学生体育与健身创造条件。

课程目标

了解竞技游泳与实用游泳的区别,了解游泳运动的技术要领与特点

掌握入水、接近、拖带、解脱、现场即时救护等水上救护的基本技术,能把所学的救护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有特殊偏爱的学生可发展竞技游泳。

激发对游泳运动的热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关注自我和他人安全的意识。

课程内容

“游泳与水上救生”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考虑到掌握游泳技能是进行水上自救和救助的基础,先安排游泳技术的巩固与复习单元,然后再安排水上自救和溺水救助方法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见下表:

“游泳与水上救生”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单元

专题

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时

游泳基础巩固

蛙泳

1.复习蛙泳技术、水上救生专门游泳技术—踩水

2.了解并联系侧蛙泳技术

3.了解抬头自由泳技术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练习

2-4课时

侧蛙泳

抬头自由泳

水中自救方法

水上救护发展史

1.了解水上救护发展史

2.了解游泳时发生溺水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3.练习在水中发生肌肉痉挛等情况时的各种自救方法。

4-8课时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水中自救的技巧

溺水救助方法

水上救生专门游泳技术

1.了解并掌握水上间接救护方法,学会借助救生器材进行救护,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力量的合理分配以及技术的合理运用。

2.了解并掌握水上直接救护(水中赴救)方法和水上救生的专门游泳技术。

4-8课时

对溺水者的水上救护方法

水上救护的基本原则

课程实施

适合对象

具有一定蛙泳基础的高二年级学生,班级人数20人左右

课时安排

共需10-20课时,每周1课时,每课时40分钟,每学期为一个教学周期

设备要求

游泳馆(有25国家标准水池),现场救生急救器材、塑料打水板、救生圈等教学器具

教学资源

自编的讲义

教学策略

让学生先巩固基础,再逐步提高教学难度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本科目的基础性和实用性特征,适当地降低教学难度。如在讲授有关水上救生知识时,教师应以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水上救生的基本概念并进行初步体验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观察演示、模仿、练习等途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水上救护技巧,并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

引导学生通过演示、模拟、实践等方式掌握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文字及图片资料、实物,播放视频等方式演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演示、分组模拟体验,引导学生掌握水上救护的技术,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与生活贴近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对水上救护技术的运用能力。

加强安全教育

本课程内容涉及水上自救和救助,为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模拟,以及让学生现场体验,教师都要特别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与练习。

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 的原则,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游泳技术水平、对自救方法和施救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见下表。

“游泳与水上救生”课程学习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优秀

5颗星)

良好

4颗星)

合格

3颗星)

自评

互评

师评

游泳技术水平

熟练掌握蛙泳、侧蛙泳、自由泳等游泳技术,并且能够在救护过程中合理运用游泳技术;25自由泳速度在18秒以内

比较熟练低掌握蛙泳、侧蛙泳、自由泳等游泳技术,在救护过程中能够运用游泳技术;25自由泳速度在24秒以内。

基本掌握蛙泳、侧蛙泳、自由泳等游泳技术,游泳动作基本连贯;25自由泳速度在30以内。

自救能力

能够正确应对抽筋、呛水等突发事件,在水中能有效地对自己进行自救

面对抽筋、呛水等突发事件,能够保持冷静,在水中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救。

在水中活动过程中一旦遇到意外与危险时,能迅速、及时地发出求救信号,采取仰卧姿势使身体飘于水面(继续呼救),等待获救。

施救

能够及时发现溺水情况,在施救过程中合理并有效地运用救护技术,确保溺水者与自己的安全。

具有一定的水中赴救能力,在施救过程中能够简单运用救护技术,确保溺水者与自己的安全。

对于溺水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意识,能够有效地利用器材进行救护,基本掌握水中赴救的技术。

课程特色

牢固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校更好地落实“体育与健康”这一课程,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生命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1」 泰勒著,施良方译,瞿葆奎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页。

2. 2」「4」「5」「6」「7」奚晓晶. 校本课程之科目设计.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62521344-45 45 110

3. 3」吴刚平. 校本课程开发.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1. 122-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1小时教你学会编制课程纲要
《历史名人故事》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纲要
拓展性课程纲要的设计
剪纸课程纲要
初中英语课程纲要(七年级下册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