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录片的构成要素
(2007-03-05 17:45:20)
在谈到纪录片的构成要素时,先来看看纪录片的特点,首先,它所记录的必须是正在发生的真实历 史。也就是摄像机的磁基记录与故事的发生是同步的,只有客观的记录,而没有主观的导演。其 次,就创作者而言,他既是旁观者又是见证者,由于他的参与与否,决定了纪录片创作者,将在纪 录片的拍摄中扮演特殊的角色。第三是纪录片事态发展趋势的难料性。第四,纪录片可选题材的局 限性。一个题材是否可以作为纪录片来创作,应该考虑这样的几个方面:①人物环境是否典型;② 人物所从事的事件是否有特定意义,是否可以以小见大;③人物事件的发展是否有故事有冲突;④ 纪录过程是否适用于电视语言来表达;⑤人物事件发展趋势是否可预测把握等。由于纪录片的这些 不同于其他电视艺术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构成纪录片要素的特殊性。
支撑纪录片创作的理念要素。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应该贯穿这样几个理念,首先创作思维的出发 点应是先确定关注点,后提炼主题,避免主题先行。这个理念的确立,直接关系到纪录片创作手法 的运用。是罗列素材用空镜头配以解说词,去填充你要表达的思想,还是把你要表达的思想渗透到 主人公的生活中去。而后者既是纪录片的创作要求,也是纪录片的表达难点所在。因此,关注点的 确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纪录片的创作走向及主题捕捉。个人的命运和经历,作为一个时代的缩 影 ,无疑成为纪录片需要特别关注的主体。包括关注主体的生存体验、矛盾冲突、生存历程、生 存趋势等。更重要的是善于在关注中与最终要表现的主题联系起来,立足在关注中理清拍摄思路和 重点,逐渐明确要表现的主题。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而要表现真实的事,最好的手法就是善于 捕捉正在发生的事。但由于拍摄主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属于正在发生的事,这并不等于毫无遗漏地 跟拍跟拍再跟拍。创作者要在关注的基础上,有个基本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判断“正在发生的事” 的价值所在,预测“正在发生的事”的重要走向,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敏锐地记录下这件“正在发生 的事”的发生缘由、发生过程、发展高潮及结果,从而把这件“正在发生的事”作为一个完整的情 节融合到整部纪录片中去。纪录片应该具有的另一个理念就是力争做到用事实本身去说明问题,这 个命题的含义指的是要把当事者亲身经历的过程作为事实本身具有的说服力呈现给观众。不少纪录 片创作者总习惯用画外解说词加空镜头,借助音乐或其他间接的手法去说明问题。这些方法固然需 要,但在纪录片中要力争避免。即使最动人的解说词,最煽情的音乐,最精良的制作,也等同不了 替代不了用事实本身说明问题。可以这么说,当你拍摄的纪录片要靠借助事实本身以外的其他手段 时,其结果将是苍白无力的。
纪录片的电视画面语言要素构成。所谓电视画面语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 息及负载的同期声。纪录片的画面语言应该真实、自然、流畅。就纪录片的电视画面的不同功用而 言,纪录片应该由三种画面语言要素组成:记叙性画面语言、描述性画面语言及表现性画面语言。 其中,记叙性画面语言是纪录片的主体性画面语言,要负载一些功能:告诉观众是谁在何时何地干 了些什么,记录主人翁的喜怒哀乐,展示主人翁的个性性格,较完整清晰地展现想展开的故事情节 和矛盾冲突,交待清楚围绕主人翁展开的人和事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深化纪录片中心主题。这些 功能的实现,就要靠记叙性电视画面来实现。在拍摄和运用记叙性电视画面时,要注意选择好叙述 的角度和处理好叙述的层面。叙述角度的选择,就是寻找和理清纪录片事件发展的主线和脉络的过 程。由于角度选择不同,决定了叙述的重点和主题相应转移。在处理纪录片的记叙性画面的层面 时,一般要抓住最有感染力的一点,再由点到面地展开,最终产生三个层面的效果:由画面的感染 力引向情感的共鸣,最后达到思想的穿透力。描述性画面语言,就是通过电视画面对人物的肖像、 人物活动的环境状态、时空转换的说明,以及情节展开前的情景铺垫,都需要用描述性的电视画面 来表现。描述性电视画面的拍摄和组接需要完整性,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习 惯。一般情况下,描述性的电视画面语言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画外解说词,用以强化或者补充说明 电视画面难以表达的东西。表现性电视画面语言,在纪录片中一般很少用,一旦要用就得少而精, 恰到好处。要做到有利于渲染要展示的典型环境,成为有别于其他环境的标志性画面;有利于烘托 主人翁情感氛围,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有利于表达某种寓意,将一些说白了乏味,不说又不行而 又意味深长的含义隐含其中,从而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如在纪录片《龙脊》中,山岗一棵孤立的 大树经常出现在画面中,既让人感受到龙脊人倔强的生命,又隐含着龙脊人孤苦无援的生存环境。 此外,要根据情节起伏的需要,有机地运用好三种画面语言,使整部片子随着情节的展开产生节奏 感。
一部好的纪录片不能没有故事,而故事的发生发展,需要一系列情节和细节来组装。因此,就 纪录片的故事内容板块构成而言,情节和细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要素。而情节的营造、细节的捕 捉也最能体现一部纪录片创作者的功夫所在。当确立一个纪录片的题材开始拍摄后,首先面对的一 个问题是从何下手,如何面对纷杂的琐事,准确地捕捉和取舍你所需要的情节,以保证主题走向不 偏方向不离题。而判断取舍情节的标准,要看能否塑造人物的个性特点,能否表达和深化纪录片的 主题,能否为事件的发展提供承上启下的铺垫,能否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感受。在拍摄一部下 岗工人自谋职业开荒致富的纪实片时,每当谈到债务困难时,主人翁阿苗总习惯于默默地吸烟,这 引起了我们的特别关注。后来见到这个场景,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把镜头推上去,来一个特写,并且 作为一个细节多次出现在片子中,较好地表达了主人翁复杂的内心世界。纪录片的情节,大都是由 细节演化而来的。当你在拍摄中,捕捉到一个难得细节,而这个细小的环节还难以说明问题,还可 以作进一步挖掘时,就需要在细节的基础上进行展开,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情节。这就是纪录片情 节的捕捉与营造。而一个完整情节的营造应把握这样一个拍摄走向:情节发生的缘由→情节发生的 过程→情节展开的焦点→情节发展的结果。当你把握住以上几个走向之后,才能营造出一个完整的 情节。
要说构成一部纪录片的完整要素,还要考虑整部片子的结构布局、节奏基调、解说词及音乐等 要素。但这些要素的成立,都依附于以上谈到的主要要素之中。有了正确的理念作支撑,就能形成 一条正确的思路,从而把握住纪录片创作的本质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脚本的创作方法
纪录片《动物世界》 解说 赏析
电视纪录片的荧屏 “亮点”与“禁忌”
纪录片如何配解说词
电视纪录片《徽州文化》解说词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100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