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务印书馆:与北大并称「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1897年2月11日,一家承接名片、广告、招牌印刷的小作坊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开张。

创业之初,这家小作坊的全部家当不过两部手摇小印机、三台脚踏圆盘机、三部手扳压印机。

在创始人和出版家的经营下,这家印刷作坊迅速发展壮大,在上海建立占地三十亩的总公司,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建立分馆,成为世界前三甲的文化出版巨擘。

这家出版社便是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上海总公司全景图(1904)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夏瑞芳(1871–1914)毕业于西式学堂清心书院,略通英文。尽管出身平民,夏瑞芳在商业上却颇有胆识。他意识到,只承接零散的印刷业务难以发展,故而将目光转向出版业。

夏瑞芳

在承接印刷业务的过程中,夏瑞芳结识了时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的张元济(1867–1959),盛情邀请他加入商务印书馆,接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一职。

国势衰微之际,在夏瑞芳和张元济的协力经营下,商务印书馆秉持「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宗旨。

馆内不仅会集了严复、蔡元培等最耀眼的译者阵容,更推出了茅盾、冰心、巴金等一大批日后中国文坛上的巨星,成为当时「中华文化的大本营」。  

商务印书馆以出版教科书为起点,将经营方向由印刷业转向出版业。

晚清时局动荡,虽有废八股、废科举、创办新式学堂的改革措施,但当时的教科书却陈腐古板,不合时宜。

商务印书馆抓住机遇,在1898年出版了第一本书《华英初阶》,随后又译注《华英进阶》,打开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大门,是我国最早的自编英语教科书。国学大师梁漱溟、教育家叶圣陶都曾学习过这套教科书。

《华英初阶》和《华英进阶》书影

而后,张元济着手策划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由他编写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图文并茂、内容由浅入深,广受欢迎,首印四千册在三日之内被抢购一空。

以此为起点,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涵盖修身、笔算、珠算、中国历史、中外地理等学科,共16种78册,是当时第一套系统完备的新式教科书

此后十余年间,这套教科书扩大到375种801册,销量占全国教科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出版新式教科书大获成功后,商务印书馆积累了一定资本,继续顺应社会思潮发展。出版社的重点转向了西方法律、历史、政治、经济和哲学等领域的学术译作,其中又以严译西学名著最为知名。

1903年至1906年,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了严复翻译的西学名著,包括《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天演论》和《法意》。

1903–1906年商务出版的严译西学名著

此外,商务印书馆出版帝国丛书、战史丛书、政学丛书、传记丛书等一系列书籍。蔡元培译著《哲学要领》、《妖怪学讲义录总说》等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这些译著的出版,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引入中国,开拓中国士人的眼界,成为重要的文化启蒙书籍。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少年中国》等白话文杂志影响力日增,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杂志销量明显下滑。

为寻找出路,商务印书馆大胆起用时年二十五岁的青年人沈雁冰担任《小说月报》的主编,也就是后来的著名文学家茅盾(1896–1981)

茅盾

任职期间,沈雁冰全面革新杂志。弃用鸳鸯蝴蝶派作品,改为新文学刊物;用白话文翻译近代国外近代文学作品;刊载巴金、冰心、老舍、沈从文等青年作家的作品,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

茅盾后来回忆道:这十一年中(1921–1931),全国的作家和翻译家,以及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者,都把他们的辛勤果实投给《小说月报》。五四以来的老一辈作家,都与《小说月报》有密切的关系。

从最初的印刷小作坊,到后来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商务印书馆为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北大并称「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尽管经历了一·二八事变的战火,损失了80%的总资产,数以万计的藏书被烧毁,商务印书馆依然不忘其志,继续编译、出版图书。

时至今日,商务印书馆形成了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世界名人传记」等译作和《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中外文辞书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在当代出版业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

了解了商务印书馆的百年风雨历程,你对这家出版社有什么新的认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今天的「翻译小百科」就到这里,我们下周五再聚~

文案:张鑫悦

排版:肖烜 李泽慧

审定:马欣悦 朱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读︱旧国文与新西学:中、日、西的知识生产与流动
光绪皇帝学习英语二三事
晚清英语启蒙教科书──《华英初阶》
汪耀华:有多少书,可以留住-王云五先生眼中的创造性出版物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