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拖延症,才能真正摆脱拖延症
导读:
1、拖延症的困扰
2、拖延症背后深层次原因
3、摆脱拖延症小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拖延的习惯或经历?拖延症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标配”之一。正所谓“玩耍起来光阴似箭,工作之中度日如年”,很多人执行工作任务时,不到最后时刻完不成,也不着急。直到接近截止时间了,开始疯狂加班工作,一天干几天的活。这就是典型拖延症的表现。
01
拖延症的困扰
       有人认为拖延是个小问题,往往是责任心不够或者自制力匮乏导致的。其实,拖延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问题,因为很多拖延不是被动产生的,而是拖延主动选择的,主动选择拖延来适应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为什么拖延?
没有人天生是拖延的。拖延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是应对外部事件的一种生活模式。造成拖延最常见的思维模式有四种,分别是完美主义倾向、逃避压力、争取掌控感和时间错觉。
“完美主义”为什么会导致拖延?因为当我们越想把一件事情做得完美的时候,就越容易迟迟不动手,一直停留在想的阶段。因为大家认为“想”不消耗成本,不会伤及颜面,一旦开始,就需要面对这件事情做不好的情况。为了不失败,为了自己的完美,拖延就成了一个选项,于是拖延就开始了。
第二种是逃避压力的思维模式。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容易选择拖延。这种压力不仅仅包含很难完成的任务,有时是一件事情成功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压力。比如领导给你的任务指标是月度完成100万销售额,当你快速或者轻松完成时,领导可能给你把月度任务增加到150万,你为了逃避可能150的任务,选择拖延100的任务。
第三种是争取掌控感的思维模式。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掌控感,只要有了掌控感,我们才会有安全感。我们无法掌控上班的时间,无法掌控是否加班,但是我们可以掌控我们休息的时间,可以掌控我们什么时间开始做一项任务,只要推迟一点睡着的时间,这一天就仿佛还没有过去;只要迟一点开始挑战一项棘手的工作,无力感就会出现得晚一点。拖延成了我们的一项权力。
最后一个就是对时间的错觉。第一种是对过去时间尚未结束的错觉。这种错觉往往是来自某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它对我们来说太过重要,以至于我们在内心不希望它成为过去。比如我们从事的一项喜欢的任务,我们希望能延长自己从事这类工作的时间,于是选择拖延。第二种类型的时间错觉,是心态上的时间错觉,就是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衡量与时间有关的事情。比如当我们想要放松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这个任务虽然20天之后交,但其实它只要5天就能做完,我还可以开开心心玩15天。而等到真的只剩5天的时候,我们又会告诉自己,虽然这个任务需要5天,但如果我拼一拼,两天也能做完。直到最后一天晚上,我们才发现,这个任务其实就是需要20天才能做完。
这就是我们通过主观上对时间感知的扭曲,让自己不焦虑,让自己心里好受些。
 
02
拖延症背后深层次原因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有很多,上面我们分析了几种典型原因,其实拖延症往往还有更深次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周围环境也会给我们思维方式带来很大影响。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被发掘出来。我们此刻很多已成自然的习惯,都来自成长期习得的行为模式。家庭对我们拖延思维影响大致分为五种倾向。
第一种,叫施压倾向。施压倾向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你必须成功。施压的结果就是孩子为了保证成功,总是觉得事情做得还不够完美,或是时机还不够好,于是反而一拖再拖。
第二种,是怀疑倾向。与施压倾向相反,怀疑倾向的家长传递的信息是“你不配,你不行,你别去了,都没用的。”面对怀疑,孩子要么会变得对自己充满不信任,面对任何事情都裹足不前。要么会试图反抗,但反抗的背后,则是更深的对失败的恐惧,因为一旦失败,就证明了父母的怀疑是对的。于是这些孩子反而会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像完美主义者一样拖延。
第三种,是控制倾向。父母制定规则,监控孩子生活的整个过程,明确什么是“应该”。严重的时候,他们不仅要规定孩子的行动,还会试图规定孩子的“思想”,比如“你怎么能想要买这个呢”“你不该有这种想法才对”。如同前面提到过的,此时,拖延就会成为孩子消极抵抗的武器。
第四种,是依附倾向。这样的家庭过度地鼓励牵绊和互相依附,向孩子传达出一种观念:“你不能离开我,我也不离开你。”这会使得孩子在面对选择时,有意无意地拖延。
第五种,是疏远倾向。父母对孩子长期的忽视,有可能使得孩子在长大后,用尽一切去逃避一个人做事情带来的孤独感。一旦遇到需要独自完成的工作,他可能就会一直拖着不去面对。另外一种可能,是孩子奋力让自己表现优异,试图以此唤起父母的关注。很容易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因为格外惧怕失败而拖延。
关于环境对个人拖延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压力越大,就越容易恐惧和焦虑。人的大脑结构在面对焦虑和恐惧的时候,困难还没有战胜我们,我们就提前开始害怕和担心了,就有了拖延的想法。
根据脑科学研究,人脑里有两个结构,一个是掌管潜意识的杏仁核,另一个是负责理性运作的大脑皮层。在面临危险时,杏仁核决定我们是战还是逃?潜意识的反应速度远高于理性思维的速度,这意味着,当一个人处在一个压力很大的环境里,他已经预见到,完成这件事会带来大量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时候,他的身体会本能地、不顾一切地逃避这件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重要的事我们开不了头,但没那么重要的事却可以轻松着手——因为后者没压力,也就不会让人想逃离。
 
03
摆脱拖延症小方法
      要摆脱拖延症,我们首先要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只有理解一件事才能真正面对一件事,只有面对一件事才能解决一件事。当一个人在拖延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来自外界的指责和攻击;当我们自己在拖延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也不是自我批评,而是真正去理解内心深处的困境和正在发生的冲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自己从拖延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单纯的建议:书写。我们可以试着写出每一次拖延时的感受和可能的困境。写出来,我们就能真正理解自己了。当你对自己困境的充分理解,才能构建出一种新的、能够应对生活困境的模式,然后才有机会试一试,看这是否比拖延行为更适合自己。
针对完美主义者的拖延问题,我们不是要改掉的不是拖延这个缺点,而是放下对完美的执念。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害怕失败,要相信自己一直可以成长、进步的,当你拥有了“成长型心态”,即使这次我没做到完美,也不妨碍我在完美的路上不断前进,让下一次变得更好。这样我们就敢于开始,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了。面对“难于开始”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思路,我们可以先不想整个事情,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地方着手,先开始动起来,一旦开始,我们往往就能克服拖延了。
面对压力恐惧的拖延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在做事之前,试着全面地、客观地去想象任务压力或者任务完成后可能的压力。让潜藏的恐惧浮上意识表层,把这种担心写下来,然后针对这些感受,逐个分析,到底哪些是真正可能发生的,我们需要主动去应对克服,哪些是不切实际、杞人忧天的感觉,相信绝大多数是后者。
面对家庭影响,我们要学会认识到没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我们先接受家庭的影响,再学会如何应付各类倾向对我们的影响,知道了原因,解决办法往往也就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拖延症与原生家庭
多少人的人生,毁在这3个思维定式里
群体思维
终结拖延症
“怎样改变完美主义的倾向?太累了”
52种思维错误清单,来自《清醒思考的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