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长记录237|我的信仰光芒万丈。

我们的第237篇成长记录:

「我的信仰光芒万丈」

有人说:“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也有人说“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我们是带着国籍出生的,这就像我们的性别,我们的姓氏一样,是我们最根本的属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对每个青年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更是再基本不过的责任。

为了联系和团结进步青年,并发展青年团员,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法租界的一个普通民居,中国党、团组织的第一所培养青年革命者的学校——外国语学社成立了。

而在1920-1921年间,全国各地也陆续组建青年团。在当时,党的活动是秘密的,而青年团的活动却可以公开或半公开。


因此,这些团的早期组织在当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便以公开或半公开的形式开展革命工作,具体贯彻落实党组织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党的各种主张,大力推进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爱党爱国,从来都不只是一句空乏的口号,而是有力的,炽热的。

今年是建团100周年,回首百年团史,青年力量不容小觑。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一群人燃起星星之火,焚烧愚昧国人思想里的枯草,驱散工人阶级眼前的迷雾。

在革命运动中,学生力量是斗争的主力军。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怕淫威强权,他们上街游行宣讲,只为真理,只为救国。

我们虽然身处一个国际形势紧张的年代,但生活在看不到硝烟的和平生活中。

大多数的我们爱国但不需要牺牲,热血但不需要流血,我们可以用更自由,更多元的方式抒发自己的一腔热血。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记得在看《觉醒年代》的时候进步青年和陈独秀“出研究所进监狱”,虽然我们如今不用在监狱和研究室间往返,但要做好学生与学校间的桥梁。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像革命前辈为人民服务那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学校同学交给我的任务,这便是我的爱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新思想积极进取,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便是我们新一代青年的爱国!

爱党爱国,从来都不是间歇性的呻吟,而是持久的,全面的。

同学们,当我华夏文明经历五千年岁月冲刷,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当其他国家的史书加在一起都不及中国史籍的汗牛充栋,我怎能不自豪?我怎能不爱国?

当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伤害我们的人民,而先烈们不屈不挠流血牺牲时,我怎能不爱国?

当我们如今穿着时尚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享受着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美好生活时,我怎能不爱党?


当疫情突如其来,国外防疫迷惑行为频出,而中国一次又一次地交出满分答卷时,我怎能不爱党?

同学们,无论是跃入史籍书海,还是放眼展望未来,请告诉我,我们怎能不热爱祖国,怎能不热爱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爱党爱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深入的。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科学的爱国主义,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和鲜明的伦理特征。

青年者应对本民族历史、传统、国情及现实有客观认识,对国家和民族文化进行理性分析,实事求是,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保持对外开放兼容;将爱国主义应体现为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这样才能使爱国热情持久不衰、落到实处。

爱党爱国,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多元的。


青少年三观未健全、思想易被污染、双眼易被蒙蔽。近年来看到太多青年者被反华势力蛊惑,成为了恶势力的工具、任人摆布的棋子,实在令我心痛。

因此2021年暑期,我带领由18名师大学子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张家界市慈利县进行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除了语、数、英等基础课程和趣味实验、电影赏析等创新课程以外,我们开设了学习党史的红色课程。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学生们对党史课十分感兴趣,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并在日记里抒发学习心得,表示我们的美好生活是前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造福人民!

我们还组织开展红色论坛,以节目表演、朗诵等方式用团史之红将孩子们的心照亮!

在此,我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便是师者的爱国,是爱国精神的延续。

正值国家安全日,维护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未见硝烟不代表我们可以就此安逸度日,看不见的硝烟仍然弥漫在暗处,用幽暗的双眼窥探;看得见的硝烟也存在于边境,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作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主力军,我们应尽职尽责,为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爱党爱国,现团史之红!


BeTheOne Saying:

百年前正是一群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

百年后的我们,更要接好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昂首阔步,大步向前,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党和国家的奋斗事业。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我的国家。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作者2019级 化学 王贺雷
编辑2021级 化学 曹婕
配图《建党伟业》
音乐《滚烫》
审核唯一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治中回忆录:(32)兼任中央团部书记长(上)
会计学院三下乡丨“童心映红心,筑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篇
2012年12月初中宣传委员入团申请书
建团100周年:广州“团一大”旧址记忆
上音青年学子云合奏《红旗颂》,讴歌伟大抗疫精神!
入团志愿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